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输掉了战争,并溃逃台湾,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蒋介石本人领导不力。蒋介石此人,小肚鸡肠,对那些跟自己持不同意见的将领,往往采取排斥、打压的做法。
熟悉近现代历史的人,往往会知道在蒋介石的一生中,曾经有三次下野的经历,并且在这三次下野中,他都曾杀害过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这三个人,军事有真才实学的能人,蒋介石心胸狭隘,不分青红皂白将其杀害,也为最终南京国民政权的溃败早早地埋下了伏笔。
第一位被蒋介石杀害的是王天培将军。北伐战争中,王天培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攻打徐州时,更是在极短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了战斗任务。
1927年,此时北伐战争已接近尾声,蒋介石为了独吞革命成果,向共产党人发起了攻击,并命令王天培终止北伐战争并全力捕杀共产党。但王天培将军并非是是非不分之人,他十分崇敬孙中山,对共产党人也采取联合的态度。
于是他违抗了蒋介石的命令,并发表了《告本军全体武装书》,严厉斥责了蒋介石的这一做法,在《告本军全体武装书》一文中他言道:“北伐战争即将胜利,形势也是一片大好,此时为了争权夺利而进行内战的人,有违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中华民族永久的罪人”。
蒋介石得知此事,十分愤怒,于是就在王天培的军饷中做手脚,军饷对一个军队来说至关重要,随意克扣势必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果然,由于军饷问题,军队内部发生了矛盾,致使徐州失守。
后来蒋介石带兵攻打徐州,却一连失利,干脆一气之下扣押了王天培,以平心中的怒火。后来,蒋介石因为李宗仁被逼下野。但蒋介石仍旧野心勃勃,不断暗杀反对势力。在蒋介石下野的一个月后,年仅38岁的王天培就在蒋介石的授意下被处决,这样一位英雄人物被杀死,实在是可悲可叹!
第二位是邓演达,邓演达是国民党左派,他十分敬重孙中山,对蒋介石的做法嗤之以鼻,并多次发表文章谴责蒋介石,这种行为遭到了蒋介石的记恨。后来蒋介石直接下令捕杀共产党人,邓演达虽然不满,却可奈何,只能出国暂避锋芒。
在回国后,邓演达依旧坚持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在被叛徒出卖后,蒋介石出于名声还假意对被捕的邓演达进行劝降,可惜,邓演达早已看透了蒋介石的本质,坚持与蒋介石斗争到底。此时蒋介石已经掌握了国民党的军权,想要再进一步,消灭反对势力,将国民党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可惜,物极必反,蒋介石太过于心急,在他将反对者胡汉民关押之后,却遭到了国民党其他人的纷纷反对,事态已经远远超出了蒋介石的控制。为了平息他们的怒火,蒋介石只得暂时下野,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选择将邓演达杀害。
此事一出,顿时引起了众多有志之士的怒火,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更是在公开场合发表声明,表示国民党已经无法再领导革命队伍,这种情况均是由国民党内部领袖所导致的。言辞中难掩对蒋介石的愤怒。
第三位是陈仪,陈仪曾经和蒋介石关系极好,他们一起在日本留学,也在国民党中曾经担任要职。陈仪得罪蒋介石也是因为陈仪坚持要保护一批共产党人,这一消息传到蒋介石耳中,他自然是十分气愤。
但让蒋介石动杀心的却是因为陈仪想要效仿傅作义进行起义,这无疑是触碰了蒋介石的底线。当时,蒋介石由于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接连失利,已经遭到了美国人的强烈不满,此时李宗仁又趁虚而入,想要逼蒋介石下野。
蒋介石自知大势已去,决定下野。在这种情况下,陈仪的起义自然令蒋介石不能接受,于是立刻派人逮捕陈仪,陈仪宁死不屈,蒋介石于是下令将其枪毙。
纵观这三位人物,均是对革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蒋介石却因一己私利,为了巩固自己的独裁统治,不由分说地将这几位英雄全部杀死,最终也是机关算尽,尽失人心,导致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