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宰相刘罗锅”里面的五个字,其实有四个是错的
创始人
2025-07-06 22:02:17
0

《宰相刘罗锅》可谓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讲的是乾隆年间,名臣刘墉和大贪官和珅在朝廷和民间,对各种事宜展开的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风趣幽默,着实让“宰相刘罗锅”这个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宰相刘罗锅”这里面一共有五个字,却有四个字是错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说前两个字:“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俗称,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官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当于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也各不相同。秦时是相国,汉朝是丞相、大司徒,魏晋南北朝是尚书令、中书令、侍中,隋唐是尚书左右仆射,宋朝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朝是内阁大学士,到了清朝则是军机大臣。

最容易与宰相混淆的是“丞相”这一职位。丞相是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辅佐皇帝处理朝政总理百官。也就是说,丞相一定是宰相,而宰相却不一定是丞相,因为宰相在不停的朝代对应了不同的官职。中国的最后一位丞相是明太祖时代的胡惟庸,朱元璋利用胡惟庸谋反案清洗功臣,并成功的废除了丞相职位。日后,内阁阁臣权势变重,内阁大学士成为了宰相。

清朝原来和明朝一样,以内阁大学士为宰相。但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架空了内阁,成为了真正的权力中心,而军机大臣才是宰相。刘墉虽然位至体仁阁大学士,但从没有做过军机大臣,所以说他是“宰相”,这其实是不对的。他的父亲,著名的刘统勋,历任三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才是真正的宰相。乾隆朝的宰相最著名的领班军机大臣,是阿桂和和珅。

再说最后两个字,“罗锅”。

1958年,刘墉墓被发掘,里面出土了刘墉的一根腿骨,居然长达75厘米,按正常的比例换算下来,刘墉的身高足有1米9。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刘墉,是一个高大挺拔的大个子,并不是一个罗锅的小瘦子。

而且,刘墉是科举出身,科举考试除了才华,体貌端正也是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刘墉凭借父亲的宰相身份,可以凭恩荫直接以举人身份参加会试和殿试。这两次考试,刘墉考中了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可谓学富五车、仪表堂堂。

至于把他称为罗锅,可能是因为他个子太高了,而他对面的皇帝乾隆和嘉庆都要比他矮一头,所以为了照顾皇帝维护古代的礼仪,就要弯腰了。所以嘉庆皇帝戏称他为“刘坨子”,不过此时的刘墉也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了,有些驼背也很正常了。但绝不是说刘墉一直就是一个罗锅。

所以说,“宰相刘罗锅”这5个字里面,只有刘墉的姓“刘”这个字是正确的。无论“宰相”还是“罗锅”,都是民间出于对这位为官清廉正直的大清官的喜爱,艺术创作出来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山... 侵华日军将领山田国太郎中将,曾以第二军司令部情报课长、战车第5大队长、陆军公主岭学校战车教导队长、陆...
原创 蒋... 抗战初期,蒋介石迫于全国民主势力的压力,同意由国民党、共产党、职教社、救国会等十几个党派组成一个咨询...
原创 陈... 在我国的众多开国上将中,陈明仁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既是国民党的中将,在北伐战争和抗战时屡立战功,还曾...
原创 李... 1966年12月3日,中国台湾省的日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国民党一级上将白崇禧将军,于昨日突发心脏...
原创 你... 从《金枝欲孽》到红火一时的《甄嬛传》《步步惊心》等一系列的清宫戏,后宫嫔妃们是种热衷于宫斗,后宫争宠...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蜀汉五虎将之... 皆知,东吴有四大都督。最牛逼的是周郎,一个赤壁之战,便奠定了三国格局。以至于赤壁之战后,曹操给孙权写...
原创 李...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都不是一般的人,想要降服众人一条心,是非常不容易的,宋江作为这些人的头领,下了不少...
原创 从... 真实的唐高宗李治绝对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位皇帝,世人只知道他的老婆武则天如何叱咤风云,而殊不知这位在电视...
原创 蒋... 1955年第一次大授衔时,元帅当中年龄最大的是朱德元帅,当年已是69岁高龄,大将当中年龄最大的是张云...
原创 统... 吴三桂和清朝之间的斗争,其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最初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是以求援为名,这就好比唐肃宗请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