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灵甫身亡汤恩伯遭殃
创始人
2025-07-06 22:02:12
0

1947年5月16日,时任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的张灵甫被击毙于孟良崮。关于张灵甫的死因共有四种说法:

一说为因其顽抗被解放军击毙于山洞中;一说为被俘后某战士为取他所带的金表不慎将其击毙;一说是被俘后死于解放军某干部手下;一说是在山洞中组织“集体自杀”时做表率自裁。

但不管张灵甫的具体死因是什么,总之,蒋介石这一爱将的阵亡,让远在南京的蒋介石急怒攻心,于是乎汤伯恩就倒了霉,被蒋介石打了个头破血流。

一根手杖,一个破头

1947年时,我军基本已经在所有解放区站稳了脚跟。蒋介石自己也清楚,再全面进攻解放区,兵力消耗会越来越快。

于是乎蒋介石将陕北和山东作为重点进攻对象,其中在山东一线,汤恩伯是国军进攻主要集团的指挥官,张灵甫为主进攻主要集团之一——整编74师的师长。

5月11日,张灵甫率整编74师向坦埠方向推进,得到这一情报的我军兴奋不已,准备直接吃掉这个全美械装备的“国军五大主力”之一。

陈毅、粟裕等人针对性地制定了“猛虎掏心”战法,直接包围张灵甫部。张灵甫处于包围之中,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张灵甫向汤恩伯发出求援。但遗憾的是,张灵甫最终没有等来援军,他被击毙于孟良崮战役中。

张灵甫死亡的消息传到南京后,蒋介石惊怒交加。他发急电让汤恩伯“滚回来”,汤恩伯从接到这封电报,一直到走进蒋介石的办公室,内心的忐忑就没有止息。蒋介石原本只是阴沉着脸,看到汤恩伯后,蒋介石一声怒喝:

“跪下!!!”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一个哆嗦,汤恩伯则抖了一下,赶紧在地上跪好。

蒋介石死死的盯着汤恩伯,片刻后他扯过立在一旁的手杖,给汤恩伯一顿劈头盖脸地招呼。手杖抡过空气,随着一声声破空声响起,汤恩伯的脑袋上瞬间浮现出道道淤痕。

蒋介石用的力气越来越大,坚硬的棱角直接戳破汤恩伯脑袋上的皮肉,殷红的鲜血流了汤恩伯满头满脸。

又打了几下后,蒋介石力竭。周围人这才敢小心翼翼地围上来。其中汤恩伯的恩师陈仪劝说蒋介石先消消气,让汤恩伯下去反省。汤恩伯离开后,蒋介石命人直接暂停其一切职务,让汤恩伯好好反省反省。

张汤恩怨,酿成大祸

张灵甫身亡汤恩伯遭殃,很多人都以为这是蒋介石在“迁怒”。诚然当时蒋介石也有这么个意思,但就国民党当时的内部情况来看,张灵甫身亡与汤恩伯也的确有不可忽视的联系。

国民党内部权力倾轧非常严重,谁都想踩着共事的人一点点往上爬。特别是不同的党派之间,更是巴不得自己永远风光,其他党派灰头土脸。汤恩伯和张灵甫虽然都是蒋介石嫡系,但他们的关系非常不好。

张灵甫是凭借自己,一步步成为蒋介石嫡系部队中的主要将领的,他本身也的确里立下了不少战功。而汤恩伯固然有曾有功,但他能在蒋介石那里混得风生水起,也是因为有个“恩师”陈仪在旁边打辅助。

在张灵甫眼里,汤恩伯如果离开陈仪什么都不是,而汤恩伯则认为张灵甫居功自傲,根本不是个好东西。在蒋介石决定将山东作为重点打击目标后,他拿出包括汤恩伯和张灵甫在内的多名将领,想着如此阵容总能拿下山东。

可张汤二人素来不和,汤恩伯当时作为张灵甫的直属上司,成功压了张灵甫一头。张灵甫看见汤恩伯就血压高,对于汤恩伯的决策总想要杠两下。在进攻孟良崮的战役中,这两人就存在分歧。汤恩伯主张稳扎稳打,张灵甫一定要出奇制胜。

于是在没有通知汤恩伯的情况下,张灵甫率整编74师加速前进,等汤恩伯得到消息时,张灵甫部已经脱离大部队有些时间了。汤恩伯骂骂咧咧,说张灵甫这是嫌死得不够快。

果然没几天,汤恩伯收到了张灵甫的电报:请求支援,帮助突围。

如果是我军部队,一定会先放下个人成见,给人捞出去再说,如果暂时腾不出手也会去一份电报,说明情况和给出最迟可以驰援的时间,鼓励作战。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中可没有这传统,汤恩伯直接无视了张灵甫的求援。

最后还是因为张灵甫一封求救电报送到了蒋介石那里,在蒋介石的要求下,汤恩伯才不情不愿地点兵出击。

只是还没等汤恩伯的部队赶过去,整编74师被全歼,师长张灵甫被击毙的消息就传了出来。汤恩伯知道后心里一惊——哦豁这下完了!张灵甫凉凉,蒋介石怕是要怪罪自己。果然不久后,他就收到了蒋介石让他“滚来”的电报。

诚然,汤恩伯的见死不救确实推动了张灵甫身死,但张灵甫本人的性格缺陷,其实也是导致他兵败身陨的重要原因。

张灵甫在国民党内部的名声并不好,因为他总是自恃有功,为人骄横跋扈,和其他部队积怨颇深。

我军当时就是考虑到围歼张灵甫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其他部队绝对不会积极救援,才下定决心要摁死他和他所带领的整编74师。而后来也确实如我军料想的那样,张灵甫最终没有等到汤恩伯的支援部队。

张灵甫一死,蒋介石被气得差点撅过去。

一则是因为他没有想到汤恩伯居然如此意气用事;

二则是张灵甫和整编74师的覆灭“灭了自己人的威风,助长了他人的士气”;

三则是蒋介石将张灵甫不听军令导致自己身死整编74师被全歼的不满发泄在了汤恩伯身上——你一个上级管不好自己的下属,真是废物点心!

手术保命?“死了也好”

受到张灵甫身死的影响,汤恩伯被免职。

为了能再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他在得知恩师“陈仪”想要投奔共产党时果断告密,最后陈仪身死台湾省,但他却没有因此而得到重用。

没了恩师,还百般受气,汤恩伯觉得自己一刻都无法在台湾省生活下去,所以他和自己的心腹一番策划,决定前往日本安度余生。当然第一次外逃并没有成功,后来汤恩伯从医生那里知道自己的肝脏有问题,便申请前往日本就医。

这时候的蒋介石已经对汤恩伯产生了厌恶之情,也担心汤恩伯趁机离开台湾省后,会将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些不人道的事情捅出去。要知道汤恩伯可是连自己恩师都能出卖的人。所以作出批示让汤恩伯“就地医治”。

等到1954年4月,蒋介石接到汤恩伯家人投递的汤的病历本以及出国就医申请,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蒋介石同意让汤恩伯去日本东京。

但短短两个月时间,蒋介石又收到关于汤恩伯的消息,因为手术过程中汤失血过多,死于手术台之上。对此蒋介石就回复了四个字:“死了也好。”

可能连汤恩伯自己也不会想到,当年无比器重自己的校长,自己多年追随的人,竟然对自己的死如此冷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山... 侵华日军将领山田国太郎中将,曾以第二军司令部情报课长、战车第5大队长、陆军公主岭学校战车教导队长、陆...
原创 蒋... 抗战初期,蒋介石迫于全国民主势力的压力,同意由国民党、共产党、职教社、救国会等十几个党派组成一个咨询...
原创 陈... 在我国的众多开国上将中,陈明仁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既是国民党的中将,在北伐战争和抗战时屡立战功,还曾...
原创 李... 1966年12月3日,中国台湾省的日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国民党一级上将白崇禧将军,于昨日突发心脏...
原创 你... 从《金枝欲孽》到红火一时的《甄嬛传》《步步惊心》等一系列的清宫戏,后宫嫔妃们是种热衷于宫斗,后宫争宠...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蜀汉五虎将之... 皆知,东吴有四大都督。最牛逼的是周郎,一个赤壁之战,便奠定了三国格局。以至于赤壁之战后,曹操给孙权写...
原创 李...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都不是一般的人,想要降服众人一条心,是非常不容易的,宋江作为这些人的头领,下了不少...
原创 从... 真实的唐高宗李治绝对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位皇帝,世人只知道他的老婆武则天如何叱咤风云,而殊不知这位在电视...
原创 蒋... 1955年第一次大授衔时,元帅当中年龄最大的是朱德元帅,当年已是69岁高龄,大将当中年龄最大的是张云...
原创 统... 吴三桂和清朝之间的斗争,其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最初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是以求援为名,这就好比唐肃宗请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