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儿子中最机灵的一个,并非乾隆,靠装糊涂保全了一家荣华富贵
创始人
2025-07-03 14:02:14
0

引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康熙帝晚年期间,由于太子屡次挑战他的底线,遭到了两次废黜,众皇子眼看太子已是无望再重回巅峰,于是其余皇子们打起了皇位主意。最后还是四爷党为首的胤禛顺利登基,而作为支持者最多的八爷党,可想而知等待他们的下场是什么。

虽说胤禛成功坐上了皇位,但是想要坐得稳,必须继续去消除其他党派的势力,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雍正登基前后都极其不易,“九子夺嫡”的教训也从康熙跨越到了雍正,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雍正回想起这些事,心中还是充满愧疚的,而手足相残也成了他的一个黑历史。为了防止历史重演,他重新更改了立储的流程,见立储制度秘密化,提前将诏书藏在太和殿的牌匾后面,一共有两份,皇帝驾崩后,再由御前达成取出来对比,两份一模一样就可以宣布新帝。

雍正觉得他的做法万无一失,其实,只要有想法,诸位皇子们还是会去争取争取,拼命去争取到皇位,可是这些“争取”在雍正帝面前是无用的,因为他的储君人选已经明知故问了,就是弘历,也正是日后的乾隆帝。其实看弘历的培养就能看出来,他出生时,还是王爷的胤禛就已经搬出宫去了,等到他10岁时,才真正看到了自己的皇祖父,第一次正式见面,康熙就用了一句话形容弘历“此子福过于予”,这句话对于还是皇子的胤禛以及其余皇子们来说无疑于是如雷贯耳,这是什么意思?康熙帝的意思是,弘历将来的福气会比他还大,康熙可是皇帝,是天下最有福气的人,他这样一说,让周围人难免会揣测他的意图,自己的都还没从皇子里选出储君,就已经暗示皇孙里未来的储君了?而他并不是说说而已,在此之后,果真将弘历接到了宫中来亲自培养。

康熙还破例召见了弘历的母妃,可见弘历在康熙的心中的地位之高,所以也有人说,胤禛能成为雍正帝,他的好儿子弘历给他拉了不少分,而康熙明确的表示了弘历就是皇孙里最为优秀的,雍正又怎么会忘记父训?虽说“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但是他还不至于昏庸到放着自幼聪明的弘历不利,改立相对于平庸太多的弘时。

弘时也确实不聪明,他还当真觉得自己身份高贵,硬要去搏一搏,结果就搏出事了,他公开和他父皇的死对头八爷党的人走在一起,后来雍正在清洗八爷党的时候,弘时直接跳出来替他们说话,这是什么意思?胤禛将年号定为雍正,就是说自己是先帝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而弘时的反应不就是委婉的说自己的父亲的皇位本该由他八皇叔坐吗?雍正帝是看不得这样的“逆子”威胁自己,两人的梁子算是结下了,事实上,弘时也确实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在24岁的时候就神秘死亡,人们也不会也不敢去调查一个早就被皇帝放弃的阿哥。

弘时一动皇位的念头,就需要跟三个人作对,一是先帝康熙,而是父皇雍正,三是他的兄弟弘历,他也并没有政治头脑与他们任何一个较量,所以下场也不好看,然而康熙认为弘历是最为聪明的皇孙,其实并不是,雍正皇子里最聪明的是第五子弘昼。他从小就是养尊处优,他的母妃知道他没有强大的后台去跟弘历争皇位,于是就放任他玩乐。长大后的弘昼更是清楚自己越表现的荒唐,他在弘历眼里就更加没有威胁性。

事实证明他的做法也确实聪明,弘历也确实疼爱他这个弟弟,不光给了他实权,他在朝廷上耍赖,殴打一等公,这可是相当大的事故,在御前动用暴力,足够能以企图行刺的借口将他入狱,更何况一等公讷亲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百官面前被打了也实在丢了脸面,于情于理,乾隆都该治他的罪,可事实上,他没有阻止,也不曾怪罪自己的弟弟。弘昼没有当上皇帝,甚至离皇位甚远,但是他的确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他的眼里,就是皇叔们也不能将他怎么样,因为天下最大的乾隆要包庇自己,其余人就只能将不满吞进肚子里。

虽说弘昼越来越过分,而且他的死也说是有乾隆的原因,但是事实上,他的许多荒唐事只要找出一两条就足够治他罪,乾隆再因为一些小事要收拾他实在说不过去,再说清太祖努尔哈赤早就立下规矩,储君不能杀害兄弟,所以手段极其强硬的雍正帝都未曾杀害过其余皇子,更不用说轻松登基的乾隆帝。

结语

如今看来,和亲王弘昼确实是大智若愚,装疯卖傻地掩盖自己锋芒,还能得到乾隆的喜爱,与他之比,总是自己的皇兄是皇帝,其他的王爷们还是要老老实实的过日子,但是他就可以明目张胆地各种制造事端,从整个清王朝来看,比他嚣张的亲王真的是为数不多,可见他能在君王面前弄出各种不合规矩的事之后还能全身而退,他的手段是有多高明。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弘昼不光是要伴虎,还要在老虎面前“耀武扬威”,实在是厉害。

参考文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清史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明建国伊始,便着手构建一系列的国家制度,监察弹劾制度亦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明初诸帝对官员的纠察极其...
原创 太... 朱标,至正十五年(1355年)出生,朱元璋称吴王,朱标即立为世子。洪武元年(1368年)十三岁的朱标...
原创 忽... 阿合马早期非常得忽必烈信任,大事小事都委托于他。后来他被朝中另一个大臣王著等人设计刺死后,忽必烈非常...
原创 南... 北朝后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加上南方的梁朝,三国对峙,历史从此进入了“后三国”时代。期间,北方的...
在幕起幕落间,与原著再相逢 文... 文学作品的戏剧改编,一直是艺术领域的重要现象。文学作品作为剧目题材的有力补充,显示出舞台艺术对文学性...
原创 外... 关于我国的领土,在很多历史时期都是一个谜团。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元朝时期我国的领土面积横跨亚欧大陆,当...
原创 太... 韦后势力不容小觑,想要将其一举铲除,绝非易事,为了增加胜算的几率,李隆基很有必要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后,将六国分别分封给自己的子嗣和宗亲。刘肥被封为齐王,建立齐国,封地七十三...
原创 原... 东汉帝国的刺史固然是一州的负责人,但法律规定的刺史权力很低,他只有向皇上检举不法的权力,不能对高官们...
原创 原...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这句话其中的“三国”指的是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时期,而“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