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难怪曹丕才活40岁,在曹操尸骨未寒时他就干了两件事,是件件折寿
创始人
2025-07-04 10:32:17
0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这句话其中的“三国”指的是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时期,而“烽火”就代指战争。

这句话形象到只要看见,仿佛又将人带入那个政权分裂,纷争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时代。

不过提起三国,脑海中首先浮现起来的却不是生灵涂炭,而是各路枭雄的精彩对决,有关于家国大义的泪目瞬间,也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毕竟三国时期出现了太多卓越的人才,也涌现了许多倾国倾城的佳人。

令同样是处于混战时期的魏晋南北朝自愧不如。

这些人才里有称为“神仙在世”的诸葛亮、“乱世枭雄”的曹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布等。

在三国中还有另外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就是推动了三国进程的魏文帝曹丕。

可惜,一手建立曹魏的他不过活了40载春秋,不过他在曹操尸骨未寒时干的两件事,实在是令自己折损寿元。

曹魏的建立

曹魏虽然是由曹丕一手建立的,但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父王曹操。

曹操在历史上颇受争议,一直徘徊在奸臣与枭雄之间,这一切都由于他的身份以及所做的事情。

他是东汉末年的大臣,颇有军事能力,在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并且四处征战,将北方土地逐渐收回汉王朝,被封为魏王。

“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许就是曹操身上最大的歧义。

那时的汉王朝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同时,曹操在四处征战下广纳天下名人贤士,不断充盈自己的阵营,权力早就超过了当时的汉献帝。

正因如此,使得汉朝不再姓刘,而成为了曹氏的天下,这也是他被称之为奸臣的原因。

但一心想要统一天下的曹操,那时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显然无力谋取政权,而他本身或许也没有覆灭汉王朝的想法。

不过错过了这次的时机,他至死也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

而这个愿望也顺延到了儿子曹丕身上。

曹丕为人狠辣,在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下,在父王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并且在此期间,又收纳许多贤才为自己所用,其中就有司马懿。

父王死后,他那夺天下的野心再也无法隐藏,在司马懿一族的协助下,便一鼓作气逼迫汉献帝退位。

自己却在洛阳称帝,至此北魏政权正式建立,也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开端,不过这却冒了天下之大不为,也令曹氏一族彻底坐实逆贼的名号。

可见曹丕是才在曹操的肩膀上夺世界。

或许是见过了太多的勾心斗角,曹丕上位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巩固政权,但手段算不得光明磊落。

九五之尊的曹丕所作所为

九五至尊上的皇帝已在无人之巅上,这个位置正因为有着强大的权力,才令许多人趋之若鹜,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上位者。

因此即便是生性纯良的皇帝,在这个位置上呆久了,身旁又有奸臣的谗言相伴,或许也会变得残暴无道。

所幸曹丕自小跟随着曹操,颇有自己的才能,因此上位后并没有对百姓实施暴政,反而是以贤良的君主的姿态对待他们。

成为皇帝的曹丕也有诸多功绩。

比如在军事上,那时的曹氏一族势力主要在北方,汉王朝又处于逐渐衰落,导致西域出现诸多动乱,被羌族占据。

他直接将西域封为凉州,然后派中央的官员去管辖,虽然引起了羌族的不满,但通过武力镇压,还是将西域收复囊中。

在政治上开创九品中正制,为后来的科举制打下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士族笼络官场的行为。

但是在对待自己的亲弟弟曹植上,却十分残忍。

曹植自小得到了曹操的真传,在文学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因此,也更得到曹操的喜爱,对曹丕而言,他就是自己最大的威胁。

于是曹丕听信了奸人谗言,准备对曹植下死手,但才华横溢的曹植仅凭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唤醒了曹操内心的良知,解救了自己的生命。

可惜,彼时的曹丕早已利欲熏心,想要除掉一切隐患,虽然并没有处死曹植,但还是将他终身幽禁,最终令其抑郁而终。

令其折寿的两件事

虽说杜绝了一切隐患的曹坯,十分安稳的在皇位上坐了许久,可是人一旦得到了滔天的权势,便会迷失自我,他也不例外。

按理来说,父王曹操离世的三年,他应该披麻戴孝,但是曹操早就被权势迷失了心智。

于曹丕而言曹操是他人生的榜样,也是令其敬重的父亲,曹操仙逝不久,他也非常悲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位居九五至尊的他,早就忘却了这份情感。

竟然在国丧期间大肆操办酒宴,对待美人更是求知若渴,抢了许多女人做老婆,甚至还有自己的庶母。

其中也有早已和曹植相知相许的甄宓,或许也有这部分原因,才会对曹植下如此狠手。

身边有众多佳人陪伴的曹植,日日歌舞升平,可见他的精元已经受了损伤,但后续仍然长期以往,实在是无可救药。

更何况当时的东吴和蜀汉虎视瞻瞻,但沉迷于酒色的他将这一切都交与司马懿对付,因此司马懿一族也越发壮大。

沉迷于酒色是令他折寿的内因,而外因就是司马懿。

那时的曹丕十分信任于一直相伴自己左右的司马懿,即便是司马一族的谋逆之心早就昭然若揭,但他仍然深受司马懿的蒙蔽,丝毫不为所惧。

后来再一次绝佳可以永绝后患的时机,他又放走了司马懿,最终这位曹魏肱骨之臣的后代覆灭了大魏,也了却了曹丕的生命。

结语

对于曹丕而言,由于他并不是曹操的长子,但野心勃勃的他却想拥有地位,以至于他的一生都在筹谋当中度过。

可惜,在得到皇位后,却沉迷于酒色无法自拔,所谓酒令色昏也不过如此吧。

而司马懿对曹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于他而言他也算得上是良师益友,可惜最终因权势背道而驰,也成了了结自己的导火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虽为妩媚入宫闱,却因智谋赎尼身。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功过...
原创 关... 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关羽为了寻找刘备,经历的所谓千里走单骑和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也从...
原创 朱... 有人曾经说过,优秀的人优秀的原因总是相似的,而那些误入歧途的人则是有各种不同的原因。朱总理是一个非常...
原创 中... 三国是一段乱世春秋,但也正是在这段烽火之中,中国历史的底色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天下大势,本来便是合久...
原创 宋... 开国大典前夕,宋庆龄第一次见到江青,说了7字评价,与江青接触过的人,十分认同宋夫人的说法,认为这七个...
原创 为... 在1925年时,奉军大将郭松龄突然在河北滦州聚集7万奉军反叛奉军大帅张作霖,并通电全国要求张作霖下野...
原创 乾...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几代帝王的努力,由他们所缔造的“康乾盛世”已为大清帝国累积下了不少的财富和国力。...
原创 雍...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在皇位上时间最长的大清皇帝(乾隆虽然实际掌权63年,但在皇位60年)—康熙帝在畅...
原创 隆... 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隆科多这个“舅舅”之于雍正,不仅仅是从人伦层面对母家男性长辈的称呼,更是从统...
原创 一...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十九日,此时距离清世宗雍正皇帝去世仅两个多月,雍正的儿子乾隆皇帝在登基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