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这句话其中的“三国”指的是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时期,而“烽火”就代指战争。
这句话形象到只要看见,仿佛又将人带入那个政权分裂,纷争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时代。
不过提起三国,脑海中首先浮现起来的却不是生灵涂炭,而是各路枭雄的精彩对决,有关于家国大义的泪目瞬间,也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毕竟三国时期出现了太多卓越的人才,也涌现了许多倾国倾城的佳人。
令同样是处于混战时期的魏晋南北朝自愧不如。
这些人才里有称为“神仙在世”的诸葛亮、“乱世枭雄”的曹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布等。
在三国中还有另外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就是推动了三国进程的魏文帝曹丕。
可惜,一手建立曹魏的他不过活了40载春秋,不过他在曹操尸骨未寒时干的两件事,实在是令自己折损寿元。
曹魏的建立
曹魏虽然是由曹丕一手建立的,但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父王曹操。
曹操在历史上颇受争议,一直徘徊在奸臣与枭雄之间,这一切都由于他的身份以及所做的事情。
他是东汉末年的大臣,颇有军事能力,在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并且四处征战,将北方土地逐渐收回汉王朝,被封为魏王。
“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许就是曹操身上最大的歧义。
那时的汉王朝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同时,曹操在四处征战下广纳天下名人贤士,不断充盈自己的阵营,权力早就超过了当时的汉献帝。
正因如此,使得汉朝不再姓刘,而成为了曹氏的天下,这也是他被称之为奸臣的原因。
但一心想要统一天下的曹操,那时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显然无力谋取政权,而他本身或许也没有覆灭汉王朝的想法。
不过错过了这次的时机,他至死也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
而这个愿望也顺延到了儿子曹丕身上。
曹丕为人狠辣,在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下,在父王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并且在此期间,又收纳许多贤才为自己所用,其中就有司马懿。
父王死后,他那夺天下的野心再也无法隐藏,在司马懿一族的协助下,便一鼓作气逼迫汉献帝退位。
自己却在洛阳称帝,至此北魏政权正式建立,也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开端,不过这却冒了天下之大不为,也令曹氏一族彻底坐实逆贼的名号。
可见曹丕是才在曹操的肩膀上夺世界。
或许是见过了太多的勾心斗角,曹丕上位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巩固政权,但手段算不得光明磊落。
九五之尊的曹丕所作所为
九五至尊上的皇帝已在无人之巅上,这个位置正因为有着强大的权力,才令许多人趋之若鹜,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上位者。
因此即便是生性纯良的皇帝,在这个位置上呆久了,身旁又有奸臣的谗言相伴,或许也会变得残暴无道。
所幸曹丕自小跟随着曹操,颇有自己的才能,因此上位后并没有对百姓实施暴政,反而是以贤良的君主的姿态对待他们。
成为皇帝的曹丕也有诸多功绩。
比如在军事上,那时的曹氏一族势力主要在北方,汉王朝又处于逐渐衰落,导致西域出现诸多动乱,被羌族占据。
他直接将西域封为凉州,然后派中央的官员去管辖,虽然引起了羌族的不满,但通过武力镇压,还是将西域收复囊中。
在政治上开创九品中正制,为后来的科举制打下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士族笼络官场的行为。
但是在对待自己的亲弟弟曹植上,却十分残忍。
曹植自小得到了曹操的真传,在文学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因此,也更得到曹操的喜爱,对曹丕而言,他就是自己最大的威胁。
于是曹丕听信了奸人谗言,准备对曹植下死手,但才华横溢的曹植仅凭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唤醒了曹操内心的良知,解救了自己的生命。
可惜,彼时的曹丕早已利欲熏心,想要除掉一切隐患,虽然并没有处死曹植,但还是将他终身幽禁,最终令其抑郁而终。
令其折寿的两件事
虽说杜绝了一切隐患的曹坯,十分安稳的在皇位上坐了许久,可是人一旦得到了滔天的权势,便会迷失自我,他也不例外。
按理来说,父王曹操离世的三年,他应该披麻戴孝,但是曹操早就被权势迷失了心智。
于曹丕而言曹操是他人生的榜样,也是令其敬重的父亲,曹操仙逝不久,他也非常悲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位居九五至尊的他,早就忘却了这份情感。
竟然在国丧期间大肆操办酒宴,对待美人更是求知若渴,抢了许多女人做老婆,甚至还有自己的庶母。
其中也有早已和曹植相知相许的甄宓,或许也有这部分原因,才会对曹植下如此狠手。
身边有众多佳人陪伴的曹植,日日歌舞升平,可见他的精元已经受了损伤,但后续仍然长期以往,实在是无可救药。
更何况当时的东吴和蜀汉虎视瞻瞻,但沉迷于酒色的他将这一切都交与司马懿对付,因此司马懿一族也越发壮大。
沉迷于酒色是令他折寿的内因,而外因就是司马懿。
那时的曹丕十分信任于一直相伴自己左右的司马懿,即便是司马一族的谋逆之心早就昭然若揭,但他仍然深受司马懿的蒙蔽,丝毫不为所惧。
后来再一次绝佳可以永绝后患的时机,他又放走了司马懿,最终这位曹魏肱骨之臣的后代覆灭了大魏,也了却了曹丕的生命。
结语
对于曹丕而言,由于他并不是曹操的长子,但野心勃勃的他却想拥有地位,以至于他的一生都在筹谋当中度过。
可惜,在得到皇位后,却沉迷于酒色无法自拔,所谓酒令色昏也不过如此吧。
而司马懿对曹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于他而言他也算得上是良师益友,可惜最终因权势背道而驰,也成了了结自己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