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太平公主有多厉害,为何李隆基要与其联手才去对付韦皇后
创始人
2025-07-04 10:32:23
0

韦后势力不容小觑,想要将其一举铲除,绝非易事,为了增加胜算的几率,李隆基很有必要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再说太平公主本人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因为随着李显复位,得益于同胞兄妹的关系,太平公主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然而李显对二次皇位并不珍惜,反纵容皇后韦氏结党营私、为所欲为,致使她觊觎皇位的野心极速膨胀。而从太平公主及哥哥李旦的内心来说,必然防范好不容易回归李唐的江山再改了“韦”姓。所以,从根本上讲,太平公主同韦后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两路人。

因此,当太子李重俊兵变失败之后,韦后顺势给太平公主与李旦都扣上“同谋”的帽子,并指使心腹宗楚客在李显面前进行构陷。后来多亏御史中丞萧至忠据理力争,才使得李显没有犯昏。否则,那时候兄妹二人就已经凶多吉少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姑妈及父亲遭难,李隆基也不可幸免。因此,也正是出于对局势的清醒认知,作为李旦之子的李隆基才结交万骑营头领葛福顺、李仙凫等人,暗中积蓄力量,未雨绸缪,静观其变,以备不时之需。

公元710年6月2日,中宗驾崩于神龙殿。而中宗之死完全是韦后几人一手策划的结果,所以她在中宗去世后的第一时间不是发丧,昭告天下,而是多管齐下,布局主动。

一、从各军府中调集了5万名兵士到京城警戒戍卫,并且分别由“五韦一高”统领。所谓五韦就是韦捷、韦灌、韦璇、韦锜、韦播,他们分别为韦后的堂弟子侄,一高是指高嵩,他是韦温的外甥。而韦温又是韦后的堂兄兼“大总管”,忙里跑外,不亦乐乎。

二、派左监门大将军薛思简率500兵士赶往均州,防止谯王李重福(李显之子)生乱。

三、派刑部尚书裴谈及工部尚书张锡到东都洛阳驻防,同长安遥相呼应。另外还将崔湜、岑羲、张嘉福几人提拔为同平章事(宰相),加以笼络。

通过上述措施,韦后将主动权牢牢抓到手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下来便是最后的一步——称帝。而太平公主为了反制韦后,于是同上官婉儿起草了一份遗诏,规定温王李重茂继承皇位,由相王李旦辅政,韦后主政。但韦后的最终目标是皇位,所以在她的眼中,太平公主及李旦都成了障碍,因此紧锣密鼓地谋划着将二人清除。结果兵部侍郎崔日用将韦后的密谋泄露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当机立断,提前同太平公主、薛崇简、鍾少京、刘幽求、麻宗嗣、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等人制定计划,于6月20日午夜发动兵变,将韦后一党诛灭。所以,从中宗去世到韦后被除,共经历18天。

综上所述,韦后的打击目标实际上是太平公主及李旦,而李隆基不过是主动承担起了反击韦后的任务。因此,当事到临头时,李隆基也不能辟开太平公主而单独行动。

一来太平公主是长辈,无论是出于尊重,还是坐镇指挥需要,她都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人物;二来李隆基要通过姑妈的力量来增加胜算的几率;三是从太平公主的角度出发,即便行动失败,她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所以还不如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总之,归根结底,太平公主同李隆基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团体,一荣俱荣,一损而俱损。但真正唱主角的人是李隆基,并不是太平公主。也正是由于李隆基出色的表现,所以当睿宗李旦立太子的时候,身为庶三子的他才众望所归,脱颖而出。

太平公主有多厉害?

如果在铲除韦后集团时就把太平公主捧得神乎其神,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武则天在世的时候,太平公主根本没有招揽权势的胆量,否则被拍灭是分分钟的事情。李显复位的第二年,才允许太平公主设置官署,招纳幕僚。但当时她还倍受着韦后的压制,所以所能做的也就是强占百姓田地、穷奢极欲地修建宫宇府邸,或者是通过为人谋一官半职而获取灰色利益。

到了睿宗李旦复位后,太平公主才真正变得炙手可热,势不可当。当时朝中七相,其中之五依附其门下。而且诸如左羽林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等人均为其效忠。另外还有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晙与胡僧慧范等人也甘为左膀右臂。如果当时她有母亲武则天的魄力,恐怕李隆基连皇帝都当不上。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其他看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虽为妩媚入宫闱,却因智谋赎尼身。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功过...
原创 关... 在小说《三国演义》当中,关羽为了寻找刘备,经历的所谓千里走单骑和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也从...
原创 朱... 有人曾经说过,优秀的人优秀的原因总是相似的,而那些误入歧途的人则是有各种不同的原因。朱总理是一个非常...
原创 中... 三国是一段乱世春秋,但也正是在这段烽火之中,中国历史的底色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天下大势,本来便是合久...
原创 宋... 开国大典前夕,宋庆龄第一次见到江青,说了7字评价,与江青接触过的人,十分认同宋夫人的说法,认为这七个...
原创 为... 在1925年时,奉军大将郭松龄突然在河北滦州聚集7万奉军反叛奉军大帅张作霖,并通电全国要求张作霖下野...
原创 乾...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几代帝王的努力,由他们所缔造的“康乾盛世”已为大清帝国累积下了不少的财富和国力。...
原创 雍...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在皇位上时间最长的大清皇帝(乾隆虽然实际掌权63年,但在皇位60年)—康熙帝在畅...
原创 隆... 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隆科多这个“舅舅”之于雍正,不仅仅是从人伦层面对母家男性长辈的称呼,更是从统...
原创 一...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十九日,此时距离清世宗雍正皇帝去世仅两个多月,雍正的儿子乾隆皇帝在登基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