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楚人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使楚
大家都知道,明朝为朱元璋所建立。在他逝世后,朱允炆便继承了他的位子。但他当皇帝的时期不长,因为后来朱棣夺位,通过发动战役成功当上皇帝。朱棣在位期间,经济发展顺利,百姓的生活也十分安乐。其中要说朱棣做过最有成就的事情,那便是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起到了宣扬明朝威望的作用,也促使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朱棣为何派郑和下西洋,世人对此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朱棣是借下西洋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但后来,印度洋捞出石碑,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才真正的显露。
一、郑和下西洋
朱棣于1045年派郑和下西洋。这已是朱棣成为皇帝的第三年,在这三年间,他一直巩固自己的统治力量。在完成自己的目标后,他开始正式的展现自己的能力。后来,他便安排三宝太监作为首领下西洋。
当时的明朝,仍实行海禁政策,但朱棣却决定要下西洋,这让人猜不到他的真正目的。传说朱棣让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联系各国家,还要找到朱允炆的下落。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却向外展示了明朝的实力。
二、展现国家实力
下西洋会经过许多国家,其中有很多都是小国家。他们从未听过明朝,但见到明王朝的舰队后都十分惊讶。原来在遥远的另一边,还有如此强盛的国家。下西洋,避免不了赠予与回报。在明王朝舰队送出金银珠宝后,这些得到好处的小国家也派出一些使者,去到他们眼中强大的明王朝,朝拜了明朝的皇帝。在见到明朝皇帝后,这些使者都十分嘴甜,让高高在上的朱棣十分得意,把宝物赠予了这些来明的使者。
外国使者的油嘴滑舌使得明成祖有所膨胀,在自己的子民都还未完全信任自己的情况下,他经常委派自己的太监三宝带着财富下西洋,宣扬国家的强盛以及自己的名望。越炫耀,越使人眼红。通过带着珠宝下西洋这个举动,使锡兰国的国王对此产生了贪念。他诱惑郑和下西洋的舰队来到自己国家,随后便劫船要钱。见过大风大浪的郑和听见此消息后并不害怕,他带着一行两千多人的军队来到其城,把他生生地擒拿了。
本想占点便宜,便宜没拿到却被人抓住了,锡兰国国王可谓人财两空。在见到锡兰国国王后,朱棣并没有做出什么为难他的事情,不仅不追究他的责任,还给他送了许多宝贵的东西。这一举动,使锡兰国国王十分的感动,他决定生生世世都相随明王朝。
三、海底捞出石碑
通过抓到大不敬的锡兰国国王,却对他好生礼待的事情后,明王朝更加具有威望了。这使得更多的王国与明王朝交好,上贡也变得越来越多。在经过一系列宣扬国威的事件后,不得不让人提出疑问,到底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一块石碑的出现,专家:这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1911年,锡兰从海底打捞出了一块石碑。
当时打捞出这块石碑的人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只是随意把它放置在码头上。经过几十年的时间,人们才真正的关注这块石碑。这块石碑上面有3种文字,其中只有中文还能看得清楚,其他的波斯文以及泰米尔文已无法辨识。在2014年,这块石碑被卡科伦坡博物馆所收藏。当时博物馆的人还邀请我国专家到此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在经过专家的研究后,他们发现原来这个石碑是《布施锡兰山寺碑》。从这块石碑上记录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原来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与各国交好并以此达到贸易与和平的目的。
结语
下西洋这一壮举,让不少国家改变了对明王朝的印象。到了现在,中华民族仍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下西洋彰显的不仅是明王朝的财力,也彰显了明王朝的实力。虽然郑和下西洋的事情过去已久,但相信我们对于世界的积极影响,仍将通过别的方式继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