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国给朱棣献上麒麟,无人敢说是假,这种动物如今随处可见
创始人
2024-11-05 05:37:48
0

原标题:一小国给朱棣献上麒麟,无人敢说是假,这种动物如今随处可见

公元1415年农历十一月,南京的奉天门上演了一场盛大的仪式,明成祖朱棣亲自迎接来自麻林国的贡使。这次朝贡备受关注,原因并非仅仅因为麻林国的地理距离遥远,更在于他们所献上的礼物——一只非同寻常的麒麟。在中国,麒麟与龙、凤、龟并称为四大灵兽,其出现被认为是祥瑞之兆,象征着长治久安、太平盛世的到来。

然而,问题在于麒麟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只是传说中的神兽。那么麻林国究竟献上了什么动物呢?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麒麟的定义为“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对麒麟的描绘有三大特点:鹿身、牛尾、一角。而在1412年,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国)曾向大明进贡一只“麒麟”,然而对这只神秘生物的描述更像是一只长颈鹿,具有长脖子、双角、牛尾、鹿身等特征。

这一发现让人不禁思考,难道麒麟只是传说中的虚构,而实际上是另一种动物在贡使途中被误认为了“麒麟”?在南京奉天门的欢迎典礼上,这一剧情似乎已经进入了高潮。大臣纷纷向皇帝祝贺,称赞他的圣德广大,被及远夷,因此才有了这个“嘉瑞”。

然而,皇帝明成祖也表现出一种谦虚态度,他强调这并非是他个人的功德所致,而是皇考的深仁厚泽所带来的。他还提到大臣们的赞辅之力,使得远方的国家纷纷前来朝贡。成祖似乎在暗示,这场“麒麟”的表演背后,实际上是政治需要的产物。虽然麒麟并非真实存在,但作为一种象征,它在政治、文化上的意义却是巨大的。

在这场政治演出中,大臣们似乎都默契地选择了不揭穿真相。他们纷纷撰写颂词,将麒麟奉为瑞物,而这也凸显了政治体制下的一种“言必称圣”的传统。沈度在《瑞应麒麟颂》的序文中写到:“麒麟出榜葛剌国,表进于朝,臣民聚欢,欣喜倍万。”这里的“瑞应”与麒麟的神秘氛围相辉映,似乎在告诉人们,这不仅是一种政治上的喜庆,更是天命的显应。

而夏元吉则在《麒麟赋》的序文中写到:“今年秋,麻林国复以麒麟来献,其形色与古之传记所载及前所献者无异。”这里所称的“古之传记”不禁让人联想到古代对麒麟神话的传承,将这场政治舞台上的虚构与历史神话相连接。

然而,这一政治游戏在欢迎仪式上达到了高潮。大臣们齐声称贺,纷纷道:“陛下圣德广大,被及远夷,故致此嘉瑞。”而明成祖则表现出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岂朕德所致,此皆皇考深仁厚泽所被及,亦卿等赞辅,故远人毕来。继今,宜益尽心秉德,进贤达能,辅朕为理,远人来归,未足恃也。”

回顾这场政治操演,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政治心理。明成祖的需要一个直观的标志,来高度浓缩郑和下西洋的成果。麒麟,作为一种神秘的象征,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而郑和的航海活动,虽然盛大,却相对抽象,难以形成具体的政治象征。

因此,这只“麒麟”的出现,更像是政治需要的产物。正如先前提到的,如果没有郑和的航海活动,中国境内是不可能出现“麒麟”的。麻林国的贡使以及其他国家的朝贡也是在郑和的引领下实现的,因此这只“麒麟”实际上是由中国的航海活动所催生的。

虽然这出政治戏剧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幕,但它却展示了政治运作中的巧妙手法。在面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神秘生物时,大臣们的默契配合、颂词吟咏,都是为了达到政治宣传的效果。这一场景,有如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新衣,大家似乎都共同构建起一种虚幻的现实,以满足当时的政治需要。

在这段历史的记忆中,麻林国的“麒麟”成为了一种象征,不仅代表着政治的需要,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心理。这样的政治象征虽然有一定的荒谬成分,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痕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确定的故事:从古希腊至今的怀... 宗教怀疑论成为哲学游乐场中的一个强劲对手。 作者:Dr. Jesús Zamora Bonilla ...
原创 晚... 嘉庆四年(1799年),大清帝国的太上皇爱新觉罗·弘历去世,享年89岁。乾隆帝在位长达60年,且在其...
原创 刘... 1950年,刘伯承将军步入了周总理的办公室,一坐下便拿出了一摞文件,准备与周总理深入讨论工作。他提出...
原创 1... 在1950年,丁佑君凭借她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了世人。她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然而从小对社会弱势群体充...
原创 害... 秦桧在杀害岳飞之后,曾在历史的舞台上继续活跃了13年。尽管岳飞的死引发了全国的悲愤,秦桧却凭借着自己...
白钢管内衬陶瓷 这是(18897993153)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白钢管内衬陶瓷:一种新型的管道材料 白钢...
原创 大... 清代的财政政策严密实施“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通俗而言,就是根据国家的财政收入来合理规划各项开支,确...
袁崇焕到底是真英雄还是卖国贼?... 1629年寒冬,北京城外的马蹄声撕碎了崇祯帝最后的幻想。当袁崇焕带着关宁铁骑在广渠门浴血奋战时,紫禁...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结束79年海外漂泊   国宝回家 完璧有时   核心阅读   当地...
原创 陈... 解放战争期间,毛主席以极高的战略眼光和远见,决定实施战略反攻,部署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其中就有著名的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