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最大的误会是啥 就是认为满清能出动几十万大军
创始人
2024-11-02 12:05:33
0

原标题: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最大的误会是啥 就是认为满清能出动几十万大军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重要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看待这两次战争时,存在一个普遍的误会,即认为清朝能够出动几十万大军进行抵抗。

鸦片战争中的清朝兵力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的总兵力约为80万人,包括约20万八旗兵和约60万绿营兵。然而,这80万兵力并非全部可用于对外作战。首先,清朝的军队分散在全国各地,承担着维护治安、监视地方等多重任务,导致兵力无法集中。其次,清朝的军队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国防军,而是同时兼有警察、内卫部队和国防军的职能,其中国防军的色彩最淡。

在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实际动员的部队约为10万人。这其中还包括了从各省抽调的约5.1万人,以及原有的设防兵。然而,这些抽调的部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由于清军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治安,从各地抽调的兵力最多不能超过当地的四分之一,导致兵力不足。其次,这些抽调的部队是从各地临时拼凑而来,兵与兵之间不熟,兵与将之间不习,整体战斗力大打折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清朝兵力

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前,清朝的总兵力依然庞大,但同样存在分散和职能不清的问题。在战争中,清朝实际投入作战的兵力数量有限。以京畿附近的清军为例,主要由荣禄控制的武卫军负责镇守,总兵力约为9万人。而八国联军的兵力最多时达到12万余人,实际参战兵力约为三四万人。

然而,兵力数量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朝的失败还与装备落后、战法陈旧、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的缺失等因素有关。此外,清朝高层的分化和未能有效整合全国的精锐力量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结语

综上所述,认为清朝能够在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出动几十万大军的误会,主要是由于对清朝兵力情况的不了解和对战争复杂性的忽视。事实上,由于军队分散、职能不清以及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清朝在这两场战争中实际投入作战的兵力数量有限。这一误会也提醒我们,在看待历史问题时,应以客观、全面的视角进行分析,避免简单化的误解和偏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安史之乱被视为大唐盛世转衰的关键事件,若不是名将郭子仪挺身而出,凭借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力挽狂澜,唐朝的...
原创 为... 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绝对不能拿来作为赌博的筹码,因为一个国家承载着数以亿计的百姓的生计与未来。因此,...
原创 “... 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常有一句戏言:“智商打击”。这句话的意思是,关于中国历史的种种“离谱言论”不断涌...
原创 三... 东吴的崛起离不开孙坚的辛勤努力与冒险精神。那么,孙坚究竟是如何从一位普通的地方武将,发展成东吴的奠基...
原创 “... 历史开讲 大家好,我是猫叔儿,喜欢人文历史。今天换个角度,带大家一起重新解读一些历史故事。如果你喜欢...
原创 立... 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虽然是一个小国,但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可令人诧异的是,近年来立陶...
原创 他... 1947年12月,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何以祥结束了金刚寺战斗后,因健康原因离开了前线,前往后方休...
原创 吕... 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不仅攸关欧洲的安全事务,台湾岛内更是对此风声鹤唳,“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
被慈禧“按名查腐”的清末奇书 晚清有部奇书,竟然被慈禧拿来当成了惩办官员的黑名单——“慈禧太后索阅是书,按名调查,官吏有因以获咎者...
原创 吕... 01 吕布的第一个认干爹的人是丁原。 那么,吕布为什么会认丁原为干爹?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丁原愿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