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吕秀莲提出统一方案:大陆承认“一个中华”,台湾变成“中立国”
创始人
2025-09-11 03:01:47
0

俄罗斯乌克兰之间的战争不仅攸关欧洲的安全事务,台湾岛内更是对此风声鹤唳,“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说法大行其道。

舆论场上的你一言,我一嘴,惹来许多政治人士的参与,民进党元老吕秀莲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5月份,吕秀莲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专访时,向记者提了一个极其不受欢迎的想法:中国大陆和台湾应该形成一个经济融合的共同体,就像欧盟一样,但在政治上保持独立。对此,她称之为“一个中华”政策。

那么,大陆会接受吕秀莲的想法吗?吕秀莲的“统一方案”中又包藏着什么祸心呢?

步上“台独”之路

吕秀莲,1944年6月的一天,出生于台湾省桃园县。

和大多数台湾人一样,吕秀莲的祖上也源自大陆,祖籍福建省南靖县书洋乡田中村。

桃园镇小学毕业后,吕秀莲就考入了台北市女子第一中学。

在学校里,吕秀莲成绩不错,被台湾大学法律系录取。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五六十年代台湾人,在国民党“仇共”的教育下,吕秀莲打心底里就敌视大陆。

同时,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在台湾施行高压统治,把在大陆的做派一并带到台湾,搞得岛内百姓怨声载道。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批读过书,留学美国的青年学子,在受到了西式自由思想的浸染下,认为“台湾就应该独立,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很早的时候,吕秀莲就参与政治。

1970年,吕秀莲就曾前往欧洲,和“台独建国联盟”欧洲本部负责人张维嘉相谈甚欢。

这也是吕秀莲第一次和海外“台独”势力进行接触,从此在邪路上一去不回头。

返回台湾后,吕秀莲迫于现实,还加入了国民党。

当然,这对于她而言,只是掩人耳目,更好的隐藏自己“台独”这一政治身份而已。

起初,吕秀莲热衷妇女运动,做了不少好事。不过,从1994年开始,吕秀莲就脱下了面具,不再参加国民党的党务活动,这几乎就等同于向国民党彻底摊牌。

4年之后,吕秀莲拿着哈佛大学硕士学位证书回到了台湾。有学历傍身的吕秀莲,底气十足,决定参选台湾桃园“立法委员”。

这触及到了国民党的底线,最终被开除了党籍。众所周知,台湾曾被日本殖民统治半个世纪,留下了许多日裔台湾人。

为了壮大“台独”势力,吕秀莲竟然认贼作父。

1996年3月,吕秀莲专门来到日本,参拜靖国神社。

她还大言不惭地说道:“我认为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是非常遗憾的事,特别是中国成为战胜国是不公平的、是很荒唐的。“

这种可耻的言论,实在是令人气愤填膺。公然否定二战的正义性,无异于为法西斯辩护,无异于挑战整个世界秩序。

可以说,将吕秀莲定为全人类的公敌,是一点也不冤枉她。

那她何以冒天下之大不韪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向李登辉递交投名状。

众所周知,李登辉又名岩里政男,九十年代的台湾,李登辉是台面上最炙手可热的政客。

吕秀莲想在台湾政坛有所作为,必须要拜一拜李登辉这个大码头。

这番表态让李登辉很是欣赏吕秀莲身上弥漫的“日本皇民”气息,两人遂狼狈为奸。

比如说在1999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受到大陆政府的严厉声讨。岛内还不似这般丧心病狂,一些民众出现了批评李登辉的浪潮。

但吕秀莲却声援李登辉,召开了所谓的“两国论,台湾魂——我爱台湾全民运动”记者会,还称“不放弃统一”的国民党老人是“满朝文武皆是懦夫”。

吕秀莲不遗余力的支持,自然得到李登辉的青睐。

1996年,李登辉赢得选举,聘请吕秀莲为顾问。一时之间,吕秀莲风头无二,声望也水涨船高。世纪之交,吕秀莲和陈水扁依靠欺骗岛内民众,成功当选。

上台后的吕秀莲露出了“台独”的狰狞面目,彻底不装了。当选那日,吕秀莲就对外表示:“台湾和大陆在血缘方面,在历史上市远亲,在地理上是近邻。”

2002年4月2日,吕秀莲接受了一家香港电视台的专访,不仅老调重弹,更顽固声称“台湾绝对不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个时期,吕秀莲立场极为激进,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台湾独立”。

之所以现在态度有所软化,提出“让大陆承认一个中华,而让台湾成为一个中立国家”,也是因为吕秀莲看到了两岸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以及美国绝不会出兵援助台湾这个原因。

“一个中华”能解决台湾的困境吗?

吕秀莲口中的“一个中华”,意指文化、民族或文学意义上的“中国”,但有别于政治意义上的“中国”。

“一个中华”也不是一个新概念,几十年前,在谈到两岸统一问题上,台湾学者、和低级别官员一直在鼓吹这一方案,即建立共同体或由独立的中华诸国建立联邦。

对于吕秀莲的方案,两岸都不认同。

现在担任民进党智库新境界文教基金会董事、民进党副秘书长林飞帆就说:“吕秀莲的提议实际上已经非常过时了,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大陆的国台办早在2004年,就指出:“吕秀莲所谓的‘以一个中华’取代‘一个中国’的提法,实质上是以‘一个民族,两个华人国家’对抗一个中国原则,是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的体现。”

实际上,两岸对峙的核心是:大陆只将台湾视作其主权的一个省级行政区,而非将台湾视作一个独立政权。

在大陆眼中,中华民国政府死亡于1949年,当今台湾人口中的“中华民国”和历史上的“中华民国”不是同一个政治实体。

于是,两岸在“中华民国”的问题上出现了“已亡论”和“犹存论”之争。

“中华民国”的存废问题对于大陆方面确实很棘手,对于台湾方面也是“烫手山芋”。不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抱有复杂的政治心态。

在法理上,一旦承认“中华民国”事实存在,就意味着是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

所以,对于大陆而言,“中华民国”是一个比较负面的词汇,必须坚决否定。

近年来,驻欧大使卢沙野就公开声明“台湾是一个叛乱政权”,王毅外长也说过“台湾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其实质就是否定“中华民国”的存在,宣传“九二共识”中的“一个中国原则”中的“中国”代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对于民进党而言,“中华民国”是“完成台湾独立”最大的法理障碍。

因为“中华民国”的疆界范围包括台湾和大陆,和大陆的领土范围有重叠,那么台湾就和大陆属于同一个中国。

在陈水扁和吕秀莲执政期间,大陆方面曾利用军事手段迫使二人放弃了“修改国号”的行动,这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缓兵之计。

等大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远超台湾、比肩美国,对“中华民国”这一称谓自然是要将其扫进垃圾桶,才有了卢大师和王外长的公开表态。

吕秀莲恐怕也早就看到这一点,才会提出“建立一个中华”方案。

然而,“一个中华”方案是包藏祸心,本质上还是为了让台湾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吕秀莲声称“台湾可以像欧盟中许多小的成员国一样,和大陆组建一个经济融合体”。

可是,欧盟中的成员国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尽管没有统一的财政权,但有独立的外交权和军事权。

假如大陆同意“一个中华”方案,就掉进了吕秀莲的陷阱,等同于承认了“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

日后,台湾不高兴了,觉得待在“一个中华”是弊大于利,就可以像英国一样,想脱离“一个中华”,就脱离“一个中华”。

吕秀莲提出的统一方案,甚至比前些年海外学者提出的“邦联制”方案更险恶。

“邦联制”下的美国各州,好歹不是主权国家,退出联邦也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

但吕秀莲的方案却是让台湾先成立一个“独立国家”,再加入类似于欧盟这样的经济联合体,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另外,“邦联制”国家也不适合台湾问题。

国家的形式选择不是任意的 ,它受到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关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单一制国家

经过几千年的交往和融合,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已经成为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在没有外敌侵扰的基础上,中国采取单一制而不选择“联邦制”,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符合十几亿人民的共同利益。

结语:

实话实说,统一台湾的方案非常之少,能让十四亿大陆人民和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都满意的道路非常有限。

大陆长期坚守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代价最小方案。

一旦此方案在现实层面不可达成,最终的结局可能会不得不面临“电车难题”,采取“弃车保帅”,利用军事手段,完成一劳永逸的统一大业。

参考资料

《论联邦制和中国的统一》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台独女狂人”吕秀莲》 决策与信息

《“一个中华”能解决台湾的困境吗?》纽约时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邱... 邱清泉,这位文武双全的将领,身上竟然有一个叫邱疯子的绰号。这个称呼或许听起来与他的身份有些不符,但实...
土楼溯源:生土夯筑的建筑智慧 在福建的群山褶皱里,一座座圆楼方寨如大地隆起的年轮,承载着中原移民的乡愁,凝结着东方建筑的智慧。从宋...
原创 华... 1948年7月31日,杨成武将军当时担任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的第二政治委员。接到中央军委和华北军区的指令...
突发坠机!打捞进行中........ 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 资料图 图源:“战区”网站报道配图 报道称,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言...
陶瓷刚玉复合管 这是(17607997915)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陶瓷刚玉复合管:一种新型的管道材料 陶瓷...
拍卖速递!苏富比14件瓷器成交... 11月21日晚,香港苏富比“御赏菁华:重要私人珍藏中国艺术瑰宝”夜场圆满落幕。这场集结14件元明清宫...
原创 东...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很多事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能否把握住合适的时机。曹操决定攻打荆州,这个...
原创 曾... 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曾国藩 晚清时期的名臣曾国藩,拥有自己独特的人际交往理论。他认为...
原创 孙... 内容提要:孙权为何要逼死陆逊,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今天我们要...
原创 如... 别看日本早早的成为发达国家,更是很长一段时间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其实在30多年前,日本也曾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