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最近挑战中国,却不敢对美国和俄罗斯做出同样的举动,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考虑。
有观点认为,日本民族的文化中,英雄崇拜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崇拜那些曾经打败过他们的人。回顾历史,日本曾在1941年12月对美国珍珠港发动袭击,引发了太平洋战争。最终,美国对日本实施了两次原子弹轰炸,并对东京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使得日本最终战败。自1945年起,美军便驻扎在日本,对其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部分日本人对美国怀有愤怒,却又不敢公开表达,而一些右翼势力至今仍追究美国在东京大轰炸中的责任,认为美国这一行为是反人类罪,导致了成千上万的平民死亡,并将东京几乎完全摧毁。可是,美国方面并没有为此道歉或做出回应。
今天的日本,已经失去了昔日“大日本帝国”的武士道精神,不敢轻易挑战美国。即便高市早苗有意修改日本的“非核三原则”,她也没有勇气去制造核武器或原子弹。她能做的,也许只是尝试引进核武器。然而,日本能从美国那里得到核武器吗?即便日本获得核武器,首先恐怕是想报复美国,因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遭受过美国原子弹攻击的国家,考虑到这种历史背景,美国自然也会对此心生戒备。
再来看俄罗斯,日本对苏联(俄罗斯的前身)有着复杂的情感,既有敌意,又心存畏惧。虽然日本曾在亚洲大陆进行过大规模的侵略,但在东北亚的战场上,他们在30年代后期与苏联发生了两次冲突,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尤其是在1945年8月,苏联在撕毁《苏日中立条约》后,迅速发起进攻,歼灭了驻守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并占领了北方四岛。这一领土争议至今依然没有解决。尽管日本站在西方阵营一边,支持乌克兰抵抗俄罗斯,但他们依然不敢轻易与俄罗斯发生冲突,从心理上对俄罗斯抱有一种敬畏之情。
然而,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日本似乎并不畏惧中国,甚至有些轻视中国。每当日本的政治人物,尤其是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中国往往会强烈抗议,因为“靖国神社”里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多位战犯,而东条英机正是引发太平洋战争的主要责任人之一。但美国和俄罗斯对此并不关心。日本人认为,中国并未打败过日本,直到日本投降,真正决定战争结果的是美国和苏联,而非中国。因此,包括高市早苗在内的部分日本右翼政客,以及一些普通民众,对中国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轻视情绪。他们认为,中国在93年阅兵上展现的强大军力不过是“花架子”,只要中国未能打败过日本,他们就不愿真正尊重中国。
目前,高市早苗在日本国内拥有80%的支持率,这显示出日本民众普遍认为,尽管高市早苗不敢对美国和俄罗斯采取过激行动,但她却敢对中国强硬发声,甚至公开表示如果台海发生战事,日本将武力介入。尽管日本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单独介入台海冲突,但她敢于公开表达这种立场,使她在日本国内树立了“有胆量”的政治形象。面对这样的舆论支持,高市早苗显然没有收回她的言论。中日关系的未来究竟是通过和平解决,还是最终走向冲突,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这种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局势,造成了日本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态度。既对曾经击败过他们的国家心存敬畏,又对中国表现出不合逻辑的挑衅。这种态度不仅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