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说过一句话,让无数人奉为做人的第一原则,那便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但真正懂历史的人知道,曹操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绝不仅仅靠的是权谋和野心,更靠的是他海纳百川的用人胸怀。
尤其对待降将,曹操有一套非常独特的思路,不管之前是敌是友,只要有真本事,他都敢用,而且往往用得很好。
编辑
你可能会问,曹操为什么这么喜欢用降将?其实道理不复杂。
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天下大乱,人才流动非常频繁。今天你在我的帐下,明天可能就投奔了别人。曹操深知,要想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扩大势力,光靠自己培养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胆吸纳各方豪杰。而且很多降将本身就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或者地方势力,用好他们,相当于直接吸收对手的战斗力。
在曹操麾下,出名的降将可真不少。
编辑
像张辽、徐晃、张郃这些后来成为“五子良将”的人物,最早都不是曹操的嫡系。
但曹操不在乎这个,他在乎的是你有没有能力、愿不愿意效忠。有意思的是,曹操甚至对曾经和自己有仇的降将也敢重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天我们要重点讲的,张绣。
宛城之变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率军南下征讨张绣。张绣当时占据宛城,实力不算太强,看到曹操大军压境,很干脆地选择了投降。事情发展到这儿,本来可以很圆满。
编辑
曹操兵不血刃拿下一城,张绣也能保住性命和部分权力。但偏偏这个时候,曹操犯了一个后来让他后悔一辈子的错误。
当时曹操大概是觉得胜利来得太容易,有点得意忘形。他听说张绣的婶婶邹氏长得非常漂亮,竟然直接把她招来陪自己。
这下彻底激怒了张绣。
在古代,这种羞辱对于一方将领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而且,曹操还私下拉拢他的部下胡车儿,这更让他觉得曹操可能对自己有除掉之心。
于是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张绣突然发动叛变,趁夜袭击曹操的军营。
曹操在慌乱中狼狈逃跑,手臂中箭,差点丧命。
编辑
而且,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有最得力的爱将典韦,都在这一战中阵亡。
尤其是曹昂的死,让曹操的正室丁夫人与他彻底反目,从此分居。
这件事成为曹操心中永远的痛,后来他多次公开表示,这是他一辈子最后悔的一场仗。
按理说,结下这样的血海深仇,两人应该是不死不休了。
编辑
但历史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仅仅两年后,张绣竟然再次投降曹操,而曹操居然也接受了!
仇人相见,为何能冰释前嫌?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曹操会接受一个杀子仇人的投降?其实这里面有着很深的政治算计。
建安四年(199年),北方的袁绍势力越来越强大,已经成为曹操最大的威胁。曹操急需稳定后方,集中力量对付袁绍。
而张绣占据的宛城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连接中原和荆州的要冲。如果张绣倒向袁绍,曹操将腹背受敌。
编辑
这个时候,谋士贾诩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分析认为投靠曹操才是张绣最好的出路。他对张绣说:“曹操现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义上代表朝廷,投靠他名正言顺。而且曹操现在正需要力量对抗袁绍,一定会不计前嫌接纳我们。反之如果投靠袁绍,我们势力小,不会被重视。”
果然如贾诩所料,当张绣再次前来投降时,曹操表现得异常大度。
编辑
他亲自拉着张绣的手参加宴会,当场封他为扬武将军,还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两人成了儿女亲家。相当于给双方的关系上了保险。
曹操确实痛失爱子,但在霸业面前,他选择了克制个人情感,以大局为重。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而且曹操很可能也意识到,当初宛城之变的起因,自己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
效忠与建功,官渡展锋芒
张绣归顺后不久,曹操与袁绍的决战,官渡之战就爆发了。这是决定北方霸主地位的关键战役,也是对张绣忠诚度的最大考验。
编辑
史料记载,张绣在官渡之战中“力战有功”。虽然具体细节没有详细记录,但可以想象,他率领的部队一定在某个关键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毕竟张绣的部下多是西凉老兵,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很强。
张绣的参战具有象征意义,连曾经的仇敌都真心效忠曹操,这对鼓舞曹军士气有很大帮助。
因为战功卓著,张绣很快就被提升为破羌将军。这个封号很有讲究,既肯定了他的战功,又暗示着他的出身背景(西凉地区多羌人)。
编辑
曹操的用人艺术在这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不仅用降将,还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给予最合适的岗位和封号。
官渡之战后,张绣继续随曹操南征北战。
建安十年(205年),他在南皮之战中击败袁谭,再立新功。这次曹操给他的奖赏更加丰厚,增加食邑二千户。要知道,当时经过长期战乱,全国人口锐减,二千户食邑已经是非常大的数目了。
据说张绣成为当时曹操麾下所有将领中食邑最多的人,甚至超过了曹操的一些元老嫡系。
编辑
这个待遇,足以说明曹操对张绣的重视和肯定。
未竟的征程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这是一场艰苦的远征,目的是彻底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张绣随军出征,但不幸在途中病逝,未能看到北伐的最终胜利。
他死后,曹操追封他为定侯,让他得到了应有的哀荣。
张绣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他从一方诸侯到曹操的仇敌,再到曹操的重臣,每一步都充满了戏剧性。
编辑
而曹操对待张绣的态度,更是堪称用人艺术的典范。他不仅不计前嫌,还给予重用和厚待,这种胸襟和气度,确实配得上“乱世枭雄”的称号。
相比于曹操麾下其他降将,张绣的待遇可能不是最高的,但他的故事一定是最特别的。
因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曹操最为难得的包容和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