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日本政府一咬牙就把岛“买”下来,闹得中日关系剑拔弩张,全中国街头到处是砸日货的场面。那时候,日本媒体天天炒作“保卫尖阁”,右翼分子上街游行,感觉他们铁了心不撒口。
2025年8月,海面上风平浪静,日本巡逻船远远吊着,不敢太靠近。中国海警船队照旧转悠,无人机在天上嗡嗡飞,监视着却不落地硬碰。
这转变来得太突然,让人忍不住想,日本到底琢磨出啥门道了?是真服软,还是憋着劲儿等机会?
钓鱼岛虽小,却像东海的一根刺,扎了中日好几代人。历史上,这片礁石早就是中国领土,古代地图和文献里写得清清楚楚。
1895年《马关条约》签了,日本趁乱吞了过去。二战结束,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文规定要还给中国。可冷战一打响,美国为了稳住东亚棋盘,把钓鱼岛连同琉球一起托管给日本,等于白送了块麻烦。
这托管不是永久的,美国自己也说过不站队主权,可日本借着这层皮,慢慢把岛当成自家地盘。渔民们出海捕鱼,本是祖祖辈辈的营生,却总被日本船拦路扣人。
事情真炸锅,是从2010年那次撞船开始的。中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正常作业,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艇冲上来,擦碰后直接扣了船长詹其雄,关了17天。国内舆论一下就沸了,北京街头抗议声浪高涨,日本那边却变本加厉,菅直人政府还想借机拉选票。
两年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拍板,花20多亿日元从私人手里“国有化”钓鱼岛。东京街头捐款箱叮当响,石原慎太郎带头鼓噪,右翼势力欢呼雀跃。中国不干了,外交部直批非法,民众砸车烧店,经济上也卡了日本脖子,稀土出口一限,日本企业叫苦不迭。
那阵子,日本死咬着不放,派船巡逻、飞机低飞,仗着美日安保条约,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公开说条约罩着钓鱼岛,日本底气足了,野田访美时还跟奥巴马握手庆祝。钓鱼岛从无人问津的小礁,成了中日关系的火药桶,国际社会都盯着,生怕擦枪走火。
可日本咬得再紧,也得面对现实。中国没急着动手,而是稳扎稳打,从2012年底起,海警船队进钓鱼岛12海里巡航,天天轮换,万吨级舰艇破浪前行,广播警告日本船滚蛋。 起初,日本巡逻艇还敢水炮对喷,水花四溅,双方船员隔海对峙。
可几年下来,中国海军变天了。辽宁舰2012年服役,山东舰2019年下水,福建舰2022年入列,三艘航母编队演习,东海波涛里导弹齐飞,舰载机起降如家常便饭。 海警力量也翻倍,2500吨级舰艇成群结队,累计巡航天数破纪录。
日本咬牙顶了几年,渐渐露怯。安倍晋三上台后,防卫白皮书年年提“中国威胁”,可实际动作小了。2013年安保法通过,日本自卫队能海外出兵了,但钓鱼岛上他们不敢多布防,生怕中方反制。 为什么?说白了,实力对比变了。
中国经济体量稳坐世界第二,海军吨位亚洲第一,日本的“出云”号航母改装完,也就勉强跟辽宁舰比肩。东海资源开发,日本想独吞,可中国海警常态化巡航,让他们连浮标都放不稳。
疫情一闹,日本经济雪上加霜,防卫预算虽增到GDP2%,但钱多花在导弹上,没法填海峡差距。
美国这老大哥,也帮倒忙了。冷战时,美国托管钓鱼岛,就是为了卡中国脖子,1972年还明文“施政权”给日本。 2010年后,美方高调表态安保适用钓鱼岛,拉日本下水。可到2025年,美国自己焦头烂额,中东乱局、国内撕裂,亚太投入缩水。
拜登政府峰会喊“印太战略”,可钓鱼岛成边角料,国会报告里提了提风险,却没承诺出兵。 日本人算盘打得响:真打起来,美国顶多空中支援,不会为块礁石和中国拼命。X上日本网友吐槽,“美国人只会卖武器,我们冲锋他们看戏”。
我国外交部年年重申主权,例行记者会敲桌子批日本“炒作”,但总留对话门。
钓鱼岛不光是土,还是资源和面子。日本右翼分子还闹,可政府约束紧,怕经济再遭殃。
日本醒悟的道理,说到底就俩字:实力。
日本台词少,中国底气足。醒悟不是服输,是算清账本,实力面前,谁都得低头。
参考资料
中国夺回钓鱼岛实控已10多年,为何迟迟不驻军?背后彰显大国智慧 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