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与年羹尧的兴衰:一场由奏折引发的君臣决裂
康熙晚年,皇子们为争夺皇位展开激烈角逐,史称“九子夺嫡”。最终,四阿哥胤禛成功胜出,成为清朝第五位皇帝,即雍正帝。雍正即位后,励精图治,一方面加强皇权,改革官僚机构,另一方面大力整顿吏治。他自称“以勤先天下”,每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展现出一代明君的风范。
在雍正执政期间,曾出现“五星连珠”的天文奇观。古人认为这是祥瑞之兆,预示天下太平、君主贤明。群臣纷纷上奏庆贺,颂扬雍正治国有方。然而,就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雍正却对一位重臣大发雷霆——此人正是战功赫赫的年羹尧。
年羹尧早年深受康熙器重,雍正登基后,他更是成为皇帝的心腹重臣,在平定西北叛乱等战事中立下大功。然而,随着权势日盛,年羹尧逐渐变得骄纵跋扈。他不仅在军中独断专行,还结党营私、大肆敛财,甚至对雍正也渐渐失去敬畏之心。君臣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失误,成了压垮年羹尧的最后一根稻草。
1725年3月15日,“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异象出现,群臣纷纷呈递贺表。年羹尧也照例写了一份奏折,然而,他在文中将“朝乾夕惕”(意为勤勉谨慎)误写为“夕惕朝乾”。这本是无心之过,但雍正却勃然大怒,认为年羹尧故意轻慢君上。他借题发挥,指责年羹尧居功自傲,随即下令解除其川陕总督之职,收缴抚远大将军印,并将他贬至杭州。
其实,“夕惕朝乾”与“朝乾夕惕”意思相近,年羹尧本意是想讨好皇帝,却因字迹潦草、用词颠倒而触怒龙颜。然而,这场风波背后,实则是雍正对年羹尧长期不满的爆发。即便没有这次“五星连珠”事件,以年羹尧的骄横,君臣决裂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
年羹尧的结局警示后人:功高不可盖主,恃宠而骄终将自保。在皇权至上的时代,即便战功累累,若不懂收敛锋芒,终究难逃悲剧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