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历史地图的“荒谬性”:成吉思汗都得沉默
韩国的历史地图,常常令外界瞠目结舌,尤其是当涉及到它们对于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时,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从文化到历史人物,韩国总是试图将自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譬如孔子、蚩尤,甚至连中国的神话人物孙悟空也被他们宣称为“韩国人”。这种做法虽然令不少人感到不适,但韩国似乎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自己有理有据。
从一些离谱的历史地图来看,韩国的疆域不仅仅局限于朝鲜半岛,甚至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也被纳入其所谓的“韩国地盘”。如果真按这些地图来推算,韩国的历史疆域几乎可以覆盖整个亚洲,甚至接近全球的规模。这些夸张的历史阐释不仅让人质疑其真实性,也让世界各国对韩国的“扩张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些人戏称韩国为“宇宙国”。
从古代中国到现代的“扭曲”地图
虽然朝鲜半岛历史上曾统一过一段时间,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关系在二战前后发生了变化,因此韩国将整个半岛视为其历史的一部分也并不奇怪。然而,当我们看到韩国的历史地图将中国东北、蒙古高原以北的大面积地区,甚至中国东南沿海的大片土地都划归古朝鲜的地盘时,就难免感到荒诞。这些地图甚至标明夏商时期的中国疆域仅限于华北平原,而其余的地方似乎都成了“古朝鲜”的领土。即使韩国以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等古代朝鲜王朝为依据,试图将这些朝代纳入韩国历史,但这种做法仍显得过于夸大了。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韩国在这些地图中不仅将中国的大片领土视为己有,还将历史上其他的民族和部落,包括先秦时期的族群,统统归入韩国的历史。这种“扩张”态度甚至连成吉思汗这位历史上雄霸一方的帝王看了都可能会沉默,毕竟,这种史实的“再创造”已经超出了常规历史的理解范围。
战国到唐朝的“历史改写”
韩国对中国历史的“再创作”并不仅仅停留在古代。在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地图中,韩国人也不遗余力地进行修改,甚至将整个魏国的疆域缩小至一个圈,而把大半个中国的版图替换为百济和新罗的地盘。历史上知名的刘备、孙权等三国英雄似乎在这些地图中消失无踪,仿佛进入了一个平行时空。
进入唐朝时期,情况更为荒诞。在韩国的历史地图中,不仅新罗和百济的疆域被大幅扩张,连高句丽也开始表现出比历史上更为强大的力量,甚至将蒙古帝国的版图也几乎“收归囊中”。相比之下,唐朝的疆域则被压缩到西南一隅,显得极其狭小,甚至连南宋初年都没有像这样“被边缘化”的情况。这个版本的历史地图几乎让唐朝的盛世景象变得支离破碎。
高丽与元朝的“历史扭曲”
在元朝建立之后,韩国的历史地图又一次“突破常规”。高丽不仅被描绘得领土更加广阔,甚至连蒙古帝国的一部分疆域都被包括进来。这种对领土的无限扩大显然是韩国历史地图中的另一大特色。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丽在元朝建立后成为了蒙古的属国,并被设立为征东行省,但在韩国的历史地图中,这种历史背景被忽视,反而让高丽的领土显得比实际还要庞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时期的历史地图对韩国的领土扩张有所收敛。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北和华北北部的部分地区被更为理性地划定为朝鲜的地盘。尽管如此,明朝地图中,韩国仍然将北京视为其领土的一部分,这一说法显然也是不合常理的。
清朝时期的地图与“妥协”
到了清朝,韩国的历史地图才稍微收敛一些,但即便如此,仍然将我国东北的大片区域标注为高丽的地盘。这种做法,显然是在逐渐暴露其不合理性时进行的一种“妥协”。不过,韩国地图中的这一漏洞依然存在,甚至有可能引发更多的历史争议。
结语:历史虚构与现实差距
尽管这些离谱的历史地图充满了漏洞,但它们却通过申采浩等人编著的《朝鲜上古史》以及一系列“历史专家”的加工,变得越来越“官方化”,甚至被纳入了韩国的教科书中。这种对历史的曲解和“创造”显然并不符合真实的历史脉络,但它却以一种荒谬的方式在公众眼前展现,令人不禁发笑。历史不容篡改,而这些所谓的“历史地图”也终将被揭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