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年2月的一个夜晚,曹操沐浴更衣后,饮下三碗醇厚的杜康美酒,顿觉心跳急促,体内荷尔蒙迅速飙升。他低声对身边侍从说道:“大概是老毛病又犯了,头痛得厉害,快把吕布的妻子貂蝉带来,给我治病。”
在击败吕布之前,曹操早已对貂蝉心生渴望,如今这位三国第一美女已落入手中,正是享受她风采的好时机。
“主公,千万不可,貂蝉乃祸水祸星,切勿碰她。”谋士急忙劝阻。
曹操听后沉默良久,神情中显露出犹豫。
“主公,您难道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吗?”谋士再三提醒。
闻言,曹操如梦初醒,眼中兴致顿时消散。
“主公,为彰显胸怀大志,最好将貂蝉除去,以激励军心。”谋士继续劝说。
“杀一女子,只会让世人耻笑,我决定将她送人。”曹操思索片刻,嘴角浮现一丝浅笑,“传人,将貂蝉送到关羽将军处。”
谋士闻言,竖起大拇指称赞:“主公英明,这正是高明之举。”他早已察觉,曹操此举暗藏深谋远虑。
关羽武艺盖世,纵横沙场如探囊取物,曹操对其器重有加,渴望将他纳入麾下,许以丰厚的财富与荣耀。但关羽对刘备忠诚不渝,始终不为所动。
英雄难过美人关,曹操甚至赠送数位佳丽,均被关羽婉拒。更试图让关羽与刘备之妻同居一室。
“男子汉哪有坐怀不乱?只是诱惑不足。”曹操如此断言,妄图借此让关羽失足,断绝对刘备的忠诚。
然而,关羽不但未沾染,反而彻夜秉烛达旦,令曹操的阴谋全然失败。他叹道:“关云长果真不食烟火,无可挑剔,真是大丈夫也。”
不过,攻打吕布之前,曹操意外发现关羽其实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对美女有浓烈兴趣。
当曹操围困吕布于下邳,准备发起总攻时,关羽突然来访。
“关将军,有何事?”曹操问。
“我……丞相,能否留给我秦宜禄妻子杜氏?”关羽欲言又止。
“兄弟有话尽管说。”曹操笑道。
“丞相,我托付的事,千万别忘。”关羽再次叮嘱。
这让曹操好奇起来,关羽这般铁汉为何对他人妻如此在意?定要一探究竟。
吕布败北后,曹操让人将杜氏带来,一见其美貌,立刻心猿意马。杜氏容颜倾城,风姿别致。
曹操忘记关羽嘱托,亲昵缠绵,甚至带她入许都,纳为小妾,育有子女。
此事让曹操认识到,关羽并非对美女无感,只是普通美人无法动摇他,唯有绝色才能吸引其注意。既然如此,不如将貂蝉送给关羽。
一来,曹操弥补自己占有杜氏的愧疚;二来,既然貂蝉是祸水,不如将这祸水引到关羽身上。
关羽虽英勇无双,对刘备忠心耿耿,但曹操对他无计可施,索性摧毁他所看重之物。于是决定将貂蝉送给关羽。
命令一出,曹操躺在床上得意洋洋,期待貂蝉抵达关羽营帐后上演一场精彩戏码。
然而次日中午,噩耗传来,貂蝉自缢身亡,令曹操遗憾不已。
他不禁好奇,关羽到底对貂蝉做了什么,令这位绝世美人选择了死路?
《三国演义》中,貂蝉原为宫女,虽倾国倾城,却被众多美女掩盖,鲜为人知。若非十常侍之乱,她或许永远默默无闻。
东汉末年,昏庸汉灵帝在宦官操控下,民不聊生,黄巾军起义爆发。灵帝驾崩,朝廷为继承权争斗激烈。何皇后与宦官头目蹇硕相争,刘辩作为嫡长子应继位,蹇硕却扶持刘协。
何皇后哥哥何进在袁绍协助下先下手为强,斩杀蹇硕,但后被十常侍骗入宫中惨死。手下愤怒,杀宦官大举报复,皇帝皇后逃亡宫外。
貂蝉等宫女惊恐逃出宫外,被司徒王允收留。
何进死后,董卓以护驾名义入京,实则祸乱朝政。废刘辩立刘协,残酷肃清异己。
他无视皇权,肆意妄为,宫中美女多被他强占,令朝堂阴云密布,群臣噤若寒蝉。
唯有司徒王允心怀正义,欲除董卓,却无兵权,无人脉,徒劳无功。
某日,王允偶遇貂蝉独自在园中焚香祈愿董卓早死,感动不已,遂决定利用她行美人计。
王允暗中将貂蝉许配给董卓干儿子吕布,使二人情愫暗生。
继而将貂蝉许配董卓,令其公开成亲。
貂蝉告知吕布自己心属他,厌恶董卓;王允亦劝吕布认清事实,二人矛盾激化。
虽未即刻行动,但吕布趁董卓朝政时偷情。董卓发觉后大怒,亲手捉奸,吕布仓皇逃跑。
貂蝉谎称被吕布逼迫,令董卓疏远吕布。
吕布虽内心挣扎,终被王允劝说,发动反董卓行动。
这段“红颜祸水”的传奇成就了董卓的覆灭。
董卓死后,貂蝉与吕布结为夫妻,但随王允失势,吕布败走多方。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围攻吕布于下邳。陈宫建议内外夹攻,曹军将乱,但貂蝉阻挠,说陈宫曾为曹操效力,不可信赖。
吕布听信貂蝉,放弃计策,沉迷于与她的欢愉中,终被曹操擒杀。
由此可见,貂蝉虽未直接害吕布,却间接拖了后腿,实为祸害。
得知要被送给关羽,貂蝉心中复杂。她对吕布由利用渐生情愫,吕布死后她已心灰意冷。
面临被曹操占有,她宁愿选择跟随关羽,一个重情重义的盖世英雄。
然而关羽钟情朴实的杜氏,拒绝貂蝉。
关羽担忧貂蝉的心机会毁了自己的斗志与生命,决心断然拒绝她。
貂蝉被送至关羽营帐,满心期待,但关羽冷静自若,专注读书,完全无视她的存在。
绝望的貂蝉在夜深人静时,用布条自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天明时分,侍从发现美人已逝,此情此景令人唏嘘不已。
虽有传言称貂蝉未死,关羽假装她自尽,将她送往尼姑庵,但无论真相如何,她的结局都充满了悲凉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