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沙俄的波罗的海沿岸、外高加索地区,皆能出来单干,为何远东不能
创始人
2025-09-23 02:01:08
0

当代的俄罗斯与昔日的沙皇俄国相比,差距显而易见。沙俄鼎盛时期,拥有高达228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疆土,而如今的俄罗斯仅剩1709万平方公里。尽管依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其领土已经大幅缩水,缩水幅度相当显著。

不仅如此,俄罗斯的周边地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遥远的远东地区,周围一圈原本的“朋友”纷纷脱离了俄罗斯的控制。西北方向的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西部的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部分波兰,西南的摩尔多瓦和外高加索三国,还有南部的中亚五国,几乎全部选择了独立。

这种局面真是让人感到诧异,各个方向的领土都缩水了,唯独北冰洋和远东地区依旧坚如磐石。对于北冰洋的控制还好理解,那毕竟是极地地区,荒无人烟,只有北极熊在那里盘踞,自然没有人争抢。但远东地区为何能保持稳定呢?

以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为例,这些国家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居民。芬兰的情况更加特殊,作为原本属于瑞典的领土,后来脱离瑞典归入沙俄,并成立了相对独立的芬兰大公国,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民族属性其实与沙俄时期的东斯拉夫族群基本一致。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分化出各自的民族身份,文化和习俗方面依然相似。然而,因为历史上发生了分裂,加上众多原住民族的存在,当地居民自然更倾向于独立自主,谁愿意一直被他人管制,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岂不更好?

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文化上极为相近,讲罗马尼亚语,历史上大部分摩尔多瓦领土都曾是罗马尼亚的一部分。因此,摩尔多瓦更愿意靠拢罗马尼亚,而不愿与俄罗斯共处一国。

至于外高加索的三国,他们与沙俄的联系更为疏远。三国位于高加索山脉南麓,历史上几乎与沙俄无交集,并且各自拥有独特的民族和文化信仰。格鲁吉亚人信奉东正教,阿塞拜疆人信仰伊斯兰教,而亚美尼亚人则是基督教徒。虽然格鲁吉亚与俄国在宗教上较为接近,但他们依旧坚持保持民族独立性,且民风豪迈,不愿被融入大俄罗斯主义。

中亚五国的情况则比较特殊。历史上,他们曾被沙俄征服,并且由于地理位置依赖俄罗斯的物资补给,1991年苏联解体时,这些国家实际上最不想脱离俄罗斯。然而,由于俄罗斯当时自身陷入困境,难以继续大量扶持这几个贫困的邻邦,最终他们只能各自为政。此后,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资源的出口,这些国家也逐渐习惯了独立运营,不再急于回归俄罗斯的怀抱。

远东地区则基本上是指环绕中国东北的外东北地区,约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历史上,这片土地曾属于清朝统治范畴。清朝时期,吉林省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堪称大有作为。可是到了1860年,沙俄通过两份不平等条约,强行夺走了这片土地。

事实上,在清朝入关之前,女真人已经长期定居于此。清朝入关后,将整个东北视为“龙兴之地”,采取封闭管理策略,除了派遣犯人前往宁古塔,内地汉人基本不进入此地。外东北更是荒无人烟,除沿黑龙江沿岸少数适合居住的地区外,几乎无人居住。1860年时,这片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地区,仅有约五千名中国原住民。

这无疑给了沙俄入侵的良机。尽管1689年双方签署了《尼布楚条约》,以外兴安岭为界,但随着清朝在19世纪中叶逐渐衰弱,沙俄乘机越过外兴安岭,开始勘探这片荒地,发现人迹罕至后,逐步派遣俄罗斯族人前来定居。时间一久,俄族人口大量涌入,俄罗斯人便将这片土地视为无主之地,坚称他们才是这里的第一批定居者。

因此,不论是1917年沙俄崩溃,还是1991年苏联解体,远东地区始终紧紧依附于俄罗斯。最根本的原因是,这里的原住民早已俄化,成为了俄罗斯人。

沙俄对远东的安全感其实一直很薄弱。因为这片土地距离沙俄的核心区域遥远,近万公里之遥。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时代,要守护这片土地极其困难。为此,19世纪末,沙俄大力兴建西伯利亚铁路,将远东各大城市如海参崴、伯力、赤塔等地与首都莫斯科连接起来,缩短距离。

即使如此,沙俄依然心存不安。守住远东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建立一个缓冲区。这是俄国传统的安全策略,周围地区普遍设有缓冲区。远东没有天然缓冲区,沙俄只好自建。

因此,从1896年到1904年,沙俄在东北大力投资,修建铁路、银行、学校,发行卢布,开发矿产,建设军事基地,将这里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尤其是在1900年,沙俄派遣17万大军占领了东北。

沙俄的策略十分高明:即便不能完全控制东北,他们也扶持清朝高官担任代理人,辅以俄国官员,以实现对东北的事实控制,确保远东的安全。

这招非常成功。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主战场设在东北,远东基本未受波及。这就是沙俄高明之处,总能把战场留给敌人,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

二战时苏联沿用类似战略,在西部筑起东方战线,将抢占的领土变成缓冲区。东部方面,苏联与日本签署《苏日中立条约》,避免正面冲突,防止日本侵占苏联本土。即使欧洲战场形势紧张,苏联仍在远东驻扎七八十万大军。

1945年8月8日,苏联出动150万大军迅速攻入东北,击溃70万日军,彻底防止日军反扑,确保远东稳固。

因此,远东地区多年来一直稳稳落入沙俄和苏联手中,经历的战争不多。除了1917年沙俄崩溃时,列强短暂染指外,基本无大规模战火。

现代俄罗斯更是不能再失去远东。它失去了波罗的海和黑海部分控制权,但远东出海口海参崴一直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核心海军基地。俄罗斯在远东部署了大量战略核武器,这些“蘑菇”级别的大国重器令边疆固若金汤,谁敢轻举妄动?具体威慑对象众说纷纭,大家自行联想。

俄罗斯在远东部署这么多核武器,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安全。虽然大家都在反对萨德,但对俄罗斯的核武器关注不足,事实上两者都应坚决抵制。

俄国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如果俄国不存在了,地球还有什么意义?”这话情绪浓厚。面对这样一个时常情绪化的邻居,手中还握着致命武器,我们怎能感到安全?

换位思考,俄罗斯一直将东北视为战略缓冲区,以保障远东安全。而我们同样希望把远东作为战略缓冲,守护好我们的东北疆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在洛阳的一个宁静府邸中,春风轻拂着院子,带来了初春的温暖。此时,府邸的主人——前蜀汉皇帝刘禅,端坐在...
原创 1... 37年前,山东安丘的农妇晁正坤在一群信徒的簇拥下,模仿了历史上一代女皇武则天,宣称自己建立了一个叫“...
原创 邓... 1989 年 11 月 13 日,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内,气氛庄重又透着几分特别。邓小平如往常一般,身着...
原创 梳... 司马家的三代奋斗与晋朝的建立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想一个家族能够实现阶级的跨越,通常需要三代人...
原创 曹... 曹操作为三国时代一位颇具霸气的枭雄,性格狠辣至极,甚至能下得了手杀害对自己有恩的人。那一次,他在逃亡...
原创 田... 三国时期,最为人熟知的谋士非诸葛亮莫属。诸葛亮不仅为刘备打下了辽阔的江山,还在多次重大战役中为刘备出...
原创 他... 1991年,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临终前,平静地对家人说道:“我对国家大事和家庭生活都没有遗憾,唯一的...
原创 粟... 1947年5月11日,粟裕原本已经决定从河阳发起进攻,准备调动整编48师和第七军来作战。然而,他突然...
原创 鲁... 鲁迅和蒋介石,这两位浙江的传奇人物,无论在文化界还是政界,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人虽然出生于相隔仅...
原创 民... 傅秉常,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与外交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1923年,他受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