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与陈再道的救命之恩
建国后,陈锡联和陈再道都成为了开国上将,并分别担任了重要的大军区司令员,两人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一次偶然的机会,陈锡联与陈再道相遇,陈锡联感慨万千,深情地对陈再道说道:“多亏了你当年送的十几只鸭子,我才保住了性命。”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大家都知道,陈锡联曾在徐向前的帮助下免遭了杀身之祸。那是因为一次吃早餐的误会,他被诬陷为“吃喝委员会”的成员,肃反派企图将他处决。幸亏徐向前总指挥及时出面,才救了他的性命。然而,除了徐向前,开国上将陈再道也曾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救了陈锡联一命。
那是在长征的途中,陈锡联率领部队坚守千佛山。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战斗,士兵们疲惫不堪,连日作战的压力使得陈锡联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他出现了严重的上吐下泻,并伴随着持续的高烧。对于陈锡联来说,伤病早已是家常便饭,他总是忍着病痛继续指挥部队。但这一次,身体的极限终于让他倒下了。警卫员将他抬到担架上,准备将他送下山。
在下山途中,正巧遇到了徐向前。徐向前看见陈锡联虚弱的样子,立刻走上前去,摸了摸他发烫的额头,震惊地问道:“怎么烧得这么厉害?”陈锡联艰难地回答:“已经烧了好几天了,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徐向前一听,顿时变了脸色,语气急切地说:“赶紧送医院,找个老中医看看,救命要紧!”
于是,陈锡联被迅速送到了一家设在一个富商宅邸里的后方医院。那时正是六月,天气炎热得令人难以忍受,而陈锡联却仍穿着厚重的棉衣,依旧觉得寒冷,不停地打着哆嗦。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头发开始一缕缕地掉落,每次抓一把都能掉下许多,头皮红肿得异常厉害,几天后,头发全掉光了,陈锡联几乎成了一个“光头和尚”。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身体依旧虚弱无力,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此时,一位外号叫“富农”的警卫员始终在陈锡联的身边,照顾得无微不至,为他端茶倒水,换洗衣物。更麻烦的是,陈锡联食欲全无,几乎无法进食,每天都要忍受腹泻的痛苦。每次腹泻出来的,都是脓血和粘液,气味难闻,且常常吸引来成群的苍蝇,场面十分令人作呕。陈锡联自己都觉得恶心,但警卫员却不曾离开,拿着一根小木棍,绑上布条,努力驱赶那些讨厌的苍蝇。
“富农”警卫员心中非常难过,看着陈锡联的病情日益严重,甚至暗自以为他可能撑不过去,不禁躲在一旁悄悄流泪。陈锡联看在眼里,虽然身体非常虚弱,但他依然轻声安慰道:“你走吧,别管我了,我也快不行了。”然而警卫员坚定地说:“我不走,要死就一起死!”这一份情深意重,让陈锡联非常感动,尽管此时他的身体几乎被病魔摧残到极限。
几天后,一位年约七十的老中医被请了过来,为陈锡联诊断病情。老中医摸了摸脉,眉头紧皱,说道:“你病得很重,应该是伤寒症状,咱们这里没有西药,只能先试试中药。”陈锡联照着老中医的吩咐吃了几剂中药,但并没有见效。与此同时,作为红十一师的政委,陈锡联的师长正是陈再道,后者得知情况后非常关心,立即派人送来了十几只鸭子,要求用鸭汤来滋补陈锡联的身体。
老中医告诉警卫员,把这些鸭子杀了,煮成汤,只让陈锡联喝汤,不吃肉。陈锡联连续十多天喝着鸭汤,身体的变化开始显现。老中医再次为他诊脉,惊喜地发现脉搏恢复了力量,哈哈大笑道:“有救了!这些鸭子汤功不可没!”
经过十多天的治疗,陈锡联的身体逐渐恢复,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借着警卫员的扶持,艰难地在院子里慢慢走动,恢复的速度令他自己都感到意外。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后,陈锡联的身体终于好了起来,终于离开了医院,再一次脱离了死神的魔掌。
回想起那一段生命垂危的时光,陈锡联深知,自己能够活下来,离不开四位贵人的帮助。首先是徐向前,他及时发现并救了他;接着是那位不离不弃的警卫员;还有那位老中医,他为陈锡联的病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治疗。而最重要的,是陈再道——如果没有陈再道送来的十几只鸭子,如果没有连续几天的鸭汤滋补,陈锡联很可能就此丧命,哪怕是扁鹊再世,也难以救回他那时几近枯竭的生命。
“救命之恩,岂能忘记?”正因如此,陈锡联才在与陈再道相见时,深情地说出了那句令所有人动容的话:“多亏了你当年送的十几只鸭子,我才保住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