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年苏联陈兵百万欲南下中国,最终却没有下手,苏联在怕什么?
创始人
2025-09-22 22:31:16
0

当赫鲁晓夫突然下台时,中国似乎嗅到了中苏关系可能缓和的曙光。毛主席深谙政治博弈之道,善于审时度势,于是决定借庆祝十月革命47周年的机会,派出周总理领导的高级代表团访问莫斯科。这本是一次充满期许的访问,然而周总理一到莫斯科,却意外地发现,苏共新领导层根本没有重修旧好的意图,甚至还打算将中国排除在外,进一步挑战中国的立场。面对这一局面,中国该如何应对?苏联又为何没有收手?

周总理此行,表面上是为了庆祝十月革命47周年,实际上是为了重塑两国关系,然而当他与苏共领导人会晤时,却发现他们依旧延续赫鲁晓夫时期的对华敌对政策。赫鲁晓夫执政时,以做出政绩为目标,继承了斯大林的强硬风格,对外实施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这些做法让中国深感反感。毛主席当时明确表示:“坚决反对苏联搞大国沙文主义”,这不仅表达了中国坚决独立的立场,也使得苏共对中国的敌视加剧。赫鲁晓夫去世后,勃列日涅夫上台,他坚持认为,苏联二十大后的政策并非赫鲁晓夫的个人决策,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与中国的关系修复,他并不看好。

其中,苏共国防部部长马利诺夫斯基的一句话,令周总理愤怒不已。他在一次宴会上对周总理说道:“不要让赫鲁晓夫和毛泽东妨碍我们。”周总理不禁勃然大怒,回应道:“你在胡说什么?”他差点愤然离场,表示中国的立场决不妥协。事后,周总理将此事与勃列日涅夫提起,然而勃列日涅夫竟然将马利诺夫斯基的话轻描淡写为“酒后失言”。这使得周总理彻底意识到,苏联并没有任何意图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反而一直在挑拨中国的内部矛盾,为其自身的利益制造机会。

当时的苏联,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信心,认为无论外部形势如何变化,都无需惧怕任何国家。然而,中国则认为,国际关系中的“积善积德”远比一时的强势更为重要。历史上,任何国家或个人,虽可因一次恶行而丧失所有的信誉与威望。马利诺夫斯基所谓的“酒后失言”,或许正揭示了苏联内部的真实态度。尽管苏联此时确实在军事上强大,但他们的傲慢让他们步入了险境。

中苏建交多年,作为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中国曾一度在许多方面对苏联表示崇敬,甚至在某些问题上愿意追随其脚步。然而,政治无小事,一旦涉及到国家安全,中国便会竭力捍卫自己的利益。周总理此次无功而返,毛主席亲自到机场迎接,以此向世界宣告:中国注重与苏联的关系无可厚非,但中国不会因任何外部压力而改变自己的道路。即便是曾经的“老大哥”苏联,也无法影响中国的决策。

1965年初,越南战争愈演愈烈,美国要求苏联介入调解,苏联高层因此派出柯西金远赴越南。在柯西金到达越南时,美国已经对越南北部进行了空袭。苏联的立场尴尬,明明是受美国要求来调解的,结果却在美国发动攻势时出现在越南。这种情况让苏联的外交困境愈发复杂。

2月10日,柯西金急忙从越南飞往北京,寻求与毛主席和周总理会面。这次会晤对中苏关系具有标志性意义,因为这是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后,第二次苏联领导人访问中国。柯西金此行带着两大任务:一是邀请中国参加3月举行的共产党、工人党会议,这个邀请实际上充满了压力,几乎带有威胁的意味;二是劝说中国为美国撤出越南寻找“出路”。对于这一请求,中国自然不可能同意。美国挑起了战争,越战的局势是美国一手制造的,任何让步都可能让中国丧失国际信誉,并且损害与越南的关系。

在这次会谈中,中国明确表态:越南问题不关中国的事,中国绝不会帮美国找任何“出路”。中国早已介入越南,如果突然撤兵,不仅会让中国丢尽面子,也会严重影响国家信誉。显然,柯西金的邀请背后藏有陷阱,如果中国答应,受益的将是美国和苏联,唯一受损的将是中国和越南。

从这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苏联从未真正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而始终心怀算计。到了1966年12月,苏共中央更是公开批判毛主席,称“毛泽东及其政策进入了危险阶段”。这似乎为勃列日涅夫实施更加激烈的对华政策埋下了伏笔。与赫鲁晓夫不同,勃列日涅夫虽然同样推行反华政策,但他的手段更为直接和军事化。他认为,武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随着中苏关系不断恶化,苏联在边界上挑起了无数冲突。1960至1964年,四年间苏联在中苏边界发动了200多起冲突,而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这一数字直接暴涨至4189起。1969年,珍宝岛事件爆发,苏联大举入侵中国领土,尽管中国军队迅速反击,但也付出了人员伤亡的代价。这一事件,实际上是苏联继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继续实施扩张主义的体现。

苏联当时深信中国无法与其抗衡,认为中国没有足够的军力进行反击。然而,他们低估了中国的力量。珍宝岛事件之后,苏联企图通过军事力量树立威信,但中国并未坐以待毙。中国开始全力备战,准备应对苏联的进一步挑衅。苏联的“百万雄师”与核武器威胁,促使中国成立了专门的防空领导小组,并由周总理亲自指挥。

当时,中国的核武器研发也悄然进行。苏联未曾预料到,中国已经掌握了核武器的研发技术,能够出其不意地反击。1966年,美国与苏联检测到来自中国的核爆炸信号,这一事件令苏联大为震惊。柯西金回到苏联后,向勃列日涅夫提出立即撤回军队的建议,担心苏联的“百万雄师”会遭遇惨重损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7月中旬正式关闭了韩国申遗证据提交通道,五项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证据不足,被列入待...
原创 唐... 提到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杀三子,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武惠妃心狠手辣,陷害太子,或者认为唐玄宗冷酷无情,连亲...
原创 袁... 三国这段历史啊,那真的是精彩绝伦,各种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咱就来唠唠袁绍,这人有意思得很,他到底...
原创 东... “再往前走半步,我们就开枪了!” 1946年3月,8旅23团(原新四军3师8旅23团)在团长胡继成...
原创 中... 十一假期期间,有条新闻很火,说大家纷纷涌向西安参观兵马俑,哪怕天空瓢泼大雨,也丝毫没能浇灭游客的热情...
逛市集、看歌剧、玩寻宝!第二届... 第二届Art To Gather新天地艺游季日前登陆新天地XINTIANDI旗下三城六座,以“凝聚个...
原创 八... 1939年8月初,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带领机关和少数部队驻扎在山东梁山宋江寨北部的一...
舞蹈专业报考指南:顶尖艺术院校... 舞蹈专业报考指南:顶尖艺术院校及综合类大学全解析 舞蹈专业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分支,为热爱表演艺术的学...
如何看待西方新清史研究? 问:新清史现在在西方的汉学界中算是主流吗?整体上好像我们的史学界对此是一个冷处理的态度,专业学者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