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五胡十六国中,为什么只有北燕建国后一直只称“天王”?
创始人
2025-09-21 03:30:49
0

在前文《在东晋十六国时期经常出现的“天王”究竟是怎样的尊号?》中,我提到“天王”这一称号在十六国时代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它相对于皇帝而言要低一些,但又比地方诸侯王的地位要高出许多。然而,由于“天王”这个称号本身带有一些模糊性和不合适的意义,导致当时的许多君主将其视为一个过渡称谓,类似于向称帝转变的过渡阶段。诸如后赵、前秦、后秦、胡夏、后燕等国的君主皆是如此。

让人感到有趣的是,在十六国中,北燕从建国始终坚持使用“天王”这一尊号,成为了唯一一个在整个存在期间都未冠以“皇帝”之称的政权。这一现象更令人费解的是,北燕的实际创建者冯跋是汉族人,而非历史上通常提及的“五胡”。那么,在五胡十六国的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下,是什么原因让北燕的历代统治者始终使用“天王”这一称号呢?

在皇始二年(397年),北魏趁机攻下了后燕的都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将后燕的政权分割为南北两个部分。南方的后燕宗室慕容德(后来的南燕开国之君)在南部稳固立足,而后燕的皇帝慕容宝则选择逃往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尽管北魏成功占领了都城,但后燕并未完全灭亡,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的局面依旧存在。由于后燕的开国君主慕容垂自始至终称帝,因此逃亡至龙城的慕容宝继续沿用皇帝之名。

到了天兴三年(400年),慕容德在南方建立了南燕,而北燕只剩下北部孤立存在。然而,北燕内部的不安定因素频繁出现,导致慕容宝最后不幸死于内乱。慕容宝的儿子慕容盛继位后意识到国家实力已经无法维持皇帝的地位,因而决定将自己的尊号降低为“天王”。

在天赐四年(407年),后燕的大将冯跋支持慕容宝的养子慕容云成为后燕“天王”。值得注意的是,慕容云本名为高云,属于高句丽人,和后燕的皇族不仅没有血缘关系,甚至在民族上也存在差异。继位后,慕容云迅速恢复了自己的高氏姓氏。后来的历史学者普遍认为,慕容云的即位标志着后燕的灭亡及北燕的成立,高云实际上成为了北燕的开国之君。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北燕开国君主高云其实只是一个傀儡,真正的权力却完全掌握在冯跋一族手中。高云内心深知自己的权位极其不稳,甚至感觉连“天王”的位置都危险,因此根本不会考虑称帝的想法。到了永兴元年(409年),高云被他的宠臣离班和桃仁杀害,而杀害高云的两位宠臣被冯跋推举为新的天王,至此北燕的统治权从高氏转变为冯氏。

或许是由于国力的薄弱与登基的合法性缺乏,冯跋也自认以“天王”之名自处已属勉为其难,更不敢妄想称帝。因此,自冯跋开始,北燕的统治者便长期只使用“天王”这一称号,直到北燕在太兴六年(436年)被北魏的太武帝彻底灭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朗普被曝已批准结束俄乌冲突的... 据新华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1月19日晚援引白宫官员的话报道说,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已批准一项旨在结束...
原创 三...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奇迹,红军在这段艰难的征途上,取得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一系...
原创 若... 在封建社会时期,皇帝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如何选择继承人。以清朝的“九子夺嫡”事件为例,康熙皇帝在选...
原创 司... 在三国时期,历史证明了司马懿,也被称作“冢虎”,最终才是最大的赢家。那么,当年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凤...
韩国出土1500年前木简,写着... 据韩联社11月20日报道,近日,韩国京畿道杨州市出土了1500年前的木简,引发关注。 这些木简属于朝...
曼彻斯特哈雷管弦乐团音乐会精彩... 2025年11月20日晚,百年传奇乐团——曼彻斯特哈雷管弦乐团音乐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震撼奏响。这支被...
道氏技术披露总额3553万元的... 道氏技术11月19日披露总额3553万元的对外担保,被担保方为广东道氏陶瓷材料有限公司。本次担保的担...
原创 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能够留下真实姓名的女性并不多,而清朝的孝庄皇后是其中记录较为真实的一位传奇女性。她...
原创 成... 成吉思汗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位伟大的军事统帅竟然是一个文盲。 作为一个典型的文盲,...
原创 安... 唐朝的府兵制最终崩溃,最根本的原因是均田制的破坏。均田制原本是为了保障参与兵役的百姓,确保他们拥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