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朝鲜战争前,四野3个朝鲜师回国参战,战后为何有1万人重回东北?
创始人
2025-09-14 01:01:17
0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全面爆发,国内革命胜利的曙光已近。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朝鲜劳动党委员金一奉命前来中国访问,见到毛主席后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将解放军中的朝鲜籍士兵移交给朝鲜政府。

毛主席考虑到战局已经逐渐稳定,认为即将迎来胜利,便同意了这一请求。当时,中国境内有三支朝鲜籍部队,分别驻扎在东北和长江南岸,中国共产党准备随时将这些部队交给朝鲜。那个时代,许多革命者的思想已经超越了国界,不再拘泥于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不久后,解放军中的三个朝鲜籍部队回到了朝鲜半岛,这些部队在金日成南下进攻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约一万多名曾经在朝鲜作战的士兵陆续回到中国东北。这一现象,或许令许多人感到困惑,为什么中国领土上会存在如此大规模的外籍部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到另一个邻国——日本。

日本自1937年全面侵华,但早在甲午战争后,它就已经开始向朝鲜半岛渗透。1910年,日方更是强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实施殖民统治。在日本的高压统治下,许多朝鲜的爱国志士纷纷来到中国,组建了抗日武装。最具规模的有两支部队——朝鲜抗日游击队和朝鲜义勇军。

九一八事变后,在共产党的组织下,中朝人民在东北地区成立了多个抗日队伍。金日成当时也加入了其中,并曾担任过磐石游击队的政委。朝鲜籍的游击队员们逐渐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形成了第32军、南满游击队、东满游击队等部队。然而,由于东北的局势异常严峻,尽管得到了苏联的支援,抗日联军最终还是被压制,部分朝鲜战士退到了苏联,而少数则辗转到延安。

另一支朝鲜义勇军则主要活跃在太行山区,与八路军一道抗敌,许多朝鲜籍战士在延安接受了训练,最终参与了抗战。在抗战的后期,中国共产党也曾考虑让朝鲜同志返回家园,朱德总司令在1945年8月专门指示他们返回东北,发动群众、扩展队伍,为将来的归国做准备。

随着日本败退,朝鲜义勇军取得了显著进展,迅速招募了3000余名战士。然而,抗战胜利后,苏联却阻止朝鲜义勇军过鸭绿江,结果只有武亭率领的70多名干部成功回国,其余3000人则滞留在中国,成为后来的解放战争朝鲜籍部队的基础。

抗战胜利时,中国东北的朝鲜侨民已达170多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和朝鲜义勇军有着深厚的感情。青壮年人逐渐成为解放军的兵源,最终有约4万人加入了解放军。到1948年底,这些朝鲜籍部队被整编为解放军的164师、166师和156师,其中前两个师驻扎在东北,按要求迅速移交给朝鲜。由于156师驻扎在长江南岸,因此它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休整,随后中央从四野的139师、140师和141师中抽调朝鲜籍士兵,并与1956师合并,组建了独立15师,于1950年返回半岛。

这些在中国战斗过的朝鲜籍部队战斗力极强,但令人遗憾的是,金日成并未给予他们重要的军事任务。金日成曾在苏联军队中服役,对苏联强大的兵力和先进的装备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他花费巨资组建了两个全副苏制武器装备的师团,并聘请了3000多名苏联军事顾问,目标是开展大规模的兵团作战。

然而,金日成和苏联顾问们并未看重解放军的战术,认为其过于依赖游击战,因此,在1950年6月部队南下时,原四野的朝鲜籍部队主要被分配到牵制任务上。现实战斗中,金日成寄予厚望的两个苏制师团却因战术僵化,缺乏灵活应对,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战争初期,朝鲜军队依靠出其不意的攻势和苏制武器的优势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随着战斗的深入,尤其是推进到釜山一线后,敌军的反扑显得越来越强,朝鲜军队渐显乏力。尽管不断从后方调动部队支援,依然未能突破敌人的防线,最终迎来了美军的釜山登陆。

在长时间的战斗后,朝鲜人民军的士气和后勤系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更是彻底切断了朝鲜军队的后路,导致部队大乱,伤亡惨重,甚至连朝鲜人民军的总参谋长姜健也在美军空袭中丧生。

由四野移交的三个朝鲜籍部队的情况也并不乐观。164师改编的第五师团只剩下3000多人,166师改编的第六师团也损失过半,独立15师改编的人民军第十二师团在攻占安东时就损失惨重,仁川登陆后更是伤亡过半。至于那些完整归队的或走失后重新集结的士兵,数量已经难以统计。

随着志愿军的到来,朝鲜人民军的战局逐渐好转。志愿军和朝鲜军队的联合作战逐渐取得了优势,尤其是原四野的朝鲜籍部队在人民军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关键任务。例如,方虎山率领第六师团在伤心岭和血染岭的战斗中,给美军造成了超过四千人的伤亡,李奇微将其称为“迄今为止最为残酷和紧张的战斗”。

然而,战斗的代价也非常沉重。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战斗,四野移交给朝鲜的4万多名士兵,战后只剩下1万多人,战争的残酷程度可见一斑。1958年,志愿军撤离朝鲜后,原先移交给朝鲜的三个朝鲜籍部队就再也没有进行过重新协商。但到了1981年,国内曾做过统计,返回中国的朝鲜族士兵大约有6000人。

1982年,黑龙江五常对辖区内45,000多名朝鲜族进行普查,发现其中209人是战后返回的朝鲜籍军人。按照这一比例,最终从朝鲜回到中国的总数大约为1万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原因其实有三。首先,当时中国的整体形势明显优于朝鲜,毕竟战争发生在朝鲜半岛,很多地方都已变成废墟。许多曾经经历过战火的士兵并不愿再继续打下去,而中国相对安全且经济建设逐步恢复。其次,尽管他们是朝鲜籍,但大多数朝鲜籍士兵已在中国生活多年,部分甚至在中国出生,与亲戚朋友紧密相连,因此他们内心早已将自己视为中国人。最后,朝鲜政府对这些战后归国的朝鲜籍士兵并不太重视,许多曾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反而被边缘化,甚至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像武亭这样的前朝鲜义勇军领袖回国后,本应担任重要职务,却逐渐被冷落;方虎山也因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被迫从事军事教育工作;而那些曾任志愿军副司令员的领导,如朴一禹,也遭遇了残酷的处决。

1956年8月,朝鲜爆发宗派事件,许多曾为中国赴朝的高级干部的结局悲惨,这让那些在战争中为朝鲜效力的士兵感到深深的不安。最终,他们选择回到中国,寻找一片相对安稳的生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当然,没问题!我会帮你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稍微丰富细节,调整语言,字数也基本保持不变。下面是改写版本...
原创 江... 1972年1月2日深夜,周恩来总理突然接到了来自医院的紧急报告,内容关乎陈毅元帅的健康状况:“陈毅同...
原创 商... 商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经历了约六百年的辉煌时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化与政治发展。然而,关于...
原创 如... 在您阅读此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不仅方便您与他人讨论与分享,还能带来更独特的参与感,衷心感谢您...
原创 南... 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常让人联想到那个横跨三大洲、疆域广袤的强大帝国:从西边的直布罗陀海峡到东边的里海和...
原创 她...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建议您先点击页面上的“关注”,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带给您...
原创 青... 文|孙俊彬 近日,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引发舆论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原创 原... 在明朝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曾有一个位于遥远的边疆的地区——安南(今越南北部),这个地区曾一度是明朝的一...
原创 北... 在我们悠久的封建历史中,君主几乎完全掌控着他所统治的百姓的生死与荣辱,尤其是那些紧随其后的朝廷人物,...
原创 吕... 自古以来,英雄皆有美人相伴。三国时期,枭雄曹操的好色之风早已传遍天下。他的一生中娶了14名妻妾,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