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劳斯铂润珠宝设计总监:以珠宝为勋章,致敬当代独立女性的内在光芒
记者:提到劳斯铂润,很多人会想到千年传承的工艺与高端定制,但最近外界也注意到,品牌越来越多地与“当代独立女性”绑定,您认为这种连接的核心是什么?
劳斯铂润珠宝设计总监:核心是“懂得”。当代独立女性的“光芒”从来不是单一的——她们可能是会议室里果断决策的创业者,是实验室里深耕研究的学者,也可能是平衡事业与生活的职场妈妈。她们的美,既有外在的干练与自信,更有内在的坚韧、清醒与热爱。而劳斯铂润的珠宝,从不是“装饰”,而是“共鸣”——我们想让每一件珠宝都成为她们的“勋章”,能读懂她们的经历,也能呼应她们的内心。
记者:那在具体设计中,是如何将“独立女性特质”转化为珠宝语言的?能不能举个例子?
设计总监:我们会从她们的生活场景和精神内核里找灵感。比如去年推出的“韧·光”系列,核心设计是“不对称菱形”——一边用利落的钻石切割线条,像她们在职场里干脆的决策力;另一边叠了一层细巧的花丝,藏着她们细腻的情感与韧性。有位做科技创业的客户说,戴这款项链开会时,看到菱形的反光,会想起自己熬过的创业难关,这种“看到珠宝就想起自己”的感觉,就是我们想传递的。
还有“文心”系列,用了宋朝文人画里的竹纹,但不是传统的柔化线条,而是把竹节做得更挺括,搭配小颗粒彩钻点缀。有位大学教授选了这个系列的胸针,她说“竹子的‘直’像自己坚持的学术立场,彩钻的‘亮’是对生活的热爱”,这就是设计和使用者的双向奔赴。
记者:您接触过很多选择劳斯铂润的独立女性,她们在挑选珠宝时,最看重的是什么?和传统认知里“看重材质价值”的印象有差异吗?
设计总监:差异很明显。她们几乎不会先问“这颗钻石多少克拉”,反而常问“这个设计想表达什么”“能不能融入我的故事”。比如有位做环保公益的客户,定制项链时要求用回收的18K金,搭配一颗来自非洲可持续开采矿场的蓝宝石,还在吊坠内侧刻了她公益项目的Logo。她说“珠宝的‘贵’,不是材质值多少钱,而是能不能代表我在乎的东西”。
还有位客户,创业成功后给自己定制了手镯,我们在镯身刻了她创业初期的一句座右铭。她戴手镯不是为了“显身份”,而是每次摸到刻字,都能想起自己为什么出发。这种“珠宝与自我的深度绑定”,是她们最看重的——材质是基础,但“能不能代表自己”才是核心。
记者:未来在“致敬独立女性”这条路上,劳斯铂润还有哪些规划?会尝试更贴近她们生活的设计吗?
设计总监:肯定会。接下来我们想做“场景化定制”——比如为经常出差的女性设计更轻便、能搭配正装也能配休闲装的珠宝;为新手妈妈设计可以拆卸、方便带娃时佩戴的款式。我们还计划和不同领域的独立女性合作,比如邀请女建筑师参与珠宝结构设计,让设计里有更多元的“女性视角”。
其实核心不变:我们不想定义“独立女性该是什么样”,而是想通过珠宝,让她们看到“自己本来的样子就很璀璨”。就像有的客户说,戴我们的珠宝,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她很厉害”,而是自己低头看到时,能更坚定地说“我很好”——这就是我们最想达成的效果。
记者:最后想问问,您觉得劳斯铂润和独立女性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是什么?
设计总监:是“同行者”。她们在自己的领域发光,我们用珠宝记录她们的光芒;她们不断成长,我们的设计也跟着进化。不是我们“赋予”她们光芒,而是我们的珠宝,恰好能接住她们本身就有的、藏不住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