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宋代词人史浩《卜算子·端午》词赏析
创始人
2025-09-04 11:33:18
0

【原作】

卜算子·端午

史浩

符篆玉搔头,艾虎①青丝鬓。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

角簟②碧纱厨,挥扇消烦闷。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注]①艾虎:用艾草制成的虎型饰物,旧俗端午节给儿童戴在头上,用以驱邪。②角簟:一种竹制或草制的席子。

【译文】

头上插着绘有符咒的玉簪,鬓边戴着艾草扎成的小虎装饰。唱一曲清越的歌谣,将酒倒入莲花状的酒杯中,杯中还残留着菖蒲酒的淡淡红晕。

方形的竹席铺在蒙着碧纱的帐子旁,摇着扇子驱散烦闷。只有先生心境清凉,不畏惧那迫近的炎炎烈日。

【赏析】

绍兴十五年(1145年)进士史浩,历任温州教授、太学正、国子博士、参知政事、尚书右仆射等职,其政治生涯正值南宋初期朝廷礼仪制度建设阶段。作为陆游的推荐者,史浩在文学创作中常融入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味。该词通过端午场景描写反映宋代端午民俗盛况,又暗含官场纷争中心境调节的隐喻。

上阕场景描写首句“符箓玉搔头”运用借代手法,以佩戴辟邪符箓的头饰代指端午习俗,“艾虎青丝鬓”则通过艾草虎形饰物与发鬓的搭配,构建端午视觉符号。第三句“倒酒莲”暗合宋代端午饮菖蒲酒的习俗,“香蒲晕”以植物香气渲染节庆氛围。

下阕心境表达“角簟碧纱厨”通过竹席与纱帐的搭配营造清凉环境,“挥扇消烦闷”以动态动作强化夏日炎热的体感。结尾“唯有先生心地凉”运用对比手法,在物理降暑与心理超脱间形成张力,彰显宋代文人“心静自然凉”的哲学思维。

《卜算子·端午》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浩创作的节令词作。全词通过“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等端午习俗意象的铺陈,勾勒出宋代士大夫阶层避暑消夏的生活场景,以“唯有先生心地凉”的哲理性收束,既展现端午时令特征,又暗含“心静自然凉”的人生体悟。该作品与史浩另一首《花心动·端午》共同构成其端午诗词创作体系,被多家权威媒体列为经典端午诗词代表作。

【附1】

花心动(端午)

宋代 ·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附2·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卜算子·端午

史浩

符篆玉搔头,艾虎①青丝鬓。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

角簟②碧纱厨,挥扇消烦闷。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注]①艾虎:用艾草制成的虎型饰物,旧俗端午节给儿童戴在头上,用以驱邪。②角簟:一种竹制或草制的席子。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端午独特的风情。

B.上片描述了端午时节人们祛邪避害的风俗和歌唱、饮酒的欢乐。

C.下片转入室内描写,人们在厨房里挥扇消除暑气带来的烦闷。

D.全词从端午习俗的具象描摹,到由暑热引发的感悟,层次分明。

16.词作最后两句与陶渊明《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分别从内涵和技巧两个方面加以简析。(6分)

【参考答案】

1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人们在厨房里”理解错误,“碧纱厨”中的“厨”不是厨房,而是指帘子(“厨”通“橱”),“角簟碧纱厨”指(人们)躺在竹席上纳凉,(屋子里)挂上了青碧色的纱帘。

16.

①内涵:均强调心境的主导作用,前者言心凉则不惧暑热,后者谓心远则地自偏,强调主观心态对客观环境的超越。

②技巧:借“炎曦”“地偏”等环境意象衬托心境力量,以“心地凉”“心远”的直白表述,凸显内在精神的决定性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中关键联的赏析,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姬... 魏作为国号,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活跃度,尤其是在隋唐之前,几乎每当一个魏灭亡,另一个魏便会崛起。最...
原创 拓... 北魏(386年—534年),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通常被称为“拓跋魏”或“元魏”,由鲜卑族拓跋...
原创 幸... 在汉朝时期,8000人才能够支持一个相关工作人员的生活;而到了唐朝,这个比例降到了3000人;在明朝...
原创 古...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一项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它的雏形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
原创 大... 在大唐盛世的辉煌篇章中,谈到众多杰出的宰相时,无法不提那位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宰相之首,房玄龄。在唐朝...
原创 李... 武士彟(yu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父亲。他不仅是唐朝建立的重要功臣,还原本只是一个普...
原创 影... 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围绕着战国七雄展开。尽管战国时期的最终结局是秦国统一六国...
原创 关... 前言 别再神化关羽的“威震华夏”了! 那与其说是关羽个人武功盖世的顶点,不如更精准地定义为:曹魏集...
原创 司... 在讨论高平陵之变时,关于司马师如何成功地养起三千死士而不被察觉的问题一直令我感到非常好奇。尤其是在政...
原创 夏...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至今仍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许多谜团尚未被解开。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