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齐鲁|画家周肇祥的崂山之旅
创始人
2025-08-06 15:01:26
0

文|刘宜庆

周肇祥擅画梅花,留有长须,时人称为“美髯公”。他一生嗜古,酷爱文物,是出入琉璃厂的收藏大家。

他一生数次名山游,诗文记游,出版“游山专号”。1932年中秋节,周肇祥和藏书家傅增湘同游崂山,太清水月晃动,依稀看出旧时人物身影。

周肇祥其人

周肇祥(1880—1954),字嵩灵,号养庵,又号无畏,别号退翁,室名宝觚楼,浙江绍兴人,清末举人,肄业于京师大学堂、法政学校,曾担任北洋政府官员,为近代书画家、古物陈列所第四任所长。只看这个粗线条勾勒的人生轮廓,还不足以给今人全面清晰的认知。在他去世后,随着《艺林旬刊》《艺林月刊》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周肇祥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功绩逐渐彰显出来。

1926年9月30日至1928年2月,周肇祥任古物陈列所所长,保护了许多珍贵文物。1927年春,周肇祥代表中国学术团体与瑞典方成立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他和沈兼士、刘半农、袁复礼、李济等学者最大限度地维护中方的权益,开创与外国平等合作进行科学考察的先例。

周肇祥工诗文、精鉴藏、通文史、藏碑帖,成为京津画派领袖。他与金城等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自1926年起任中国画学研究会会长,出版会刊《艺林旬刊》《艺林月刊》。

周肇祥著有《琉璃厂杂记》,这是一部笔记体著作,为历来写琉璃厂的书籍中最著名者,颇有史料价值。这本书是周肇祥的古玩经研录,以琉璃厂为中心,涉及京城其他地区乃至外埠的古玩市场,内容不仅包括文物古玩,还涉及旅游、宴集等方面。直到今日,《琉璃厂杂记》亦是文物爱好者和收藏家必读书。用嗜古如命来形容周肇祥毫不夸张,“余保爱文物如手足之护头目”。

1917年,周肇祥买下北京西山樱桃沟的产权,修建了水流云在之居、石桧书巢、退翁亭等,因谷内有“白鹿岩”仙人修行的遗迹,所以取名“鹿岩精舍”。周肇祥在樱桃沟隐居,“鹿岩精舍”成为文人墨客雅集之所。

周肇祥去世后,他的收藏由北京市政府文物调查小组接收,后来将这些文物分作三部分,文物由首都博物馆收藏,字画、部分拓片由市文物局收藏,大部分拓片由市文物研究所收藏。周肇祥一生收藏宏富,仅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藏拓片就多达2000余张。部分拓片的空白处,可见周肇祥以工整小楷写的题签、题记和跋语。

游崂山,出版“游山专号”

“游览山水,拓旷逸之胸襟”,是周肇祥游览天下名山、出版“游山专号”的初衷,既游览山川,又遍访碑刻,为他编撰的《山游访碑录》收集资料。

1932年9月中旬,周肇祥与著名藏书家傅增湘同游崂山,住三日,遍游南北九水、潮音瀑、蔚竹庵、白云洞、上清宫、明霞洞、太清宫、华严寺、仰口、晓望、劈石口和大劳观等处。他们住道观,品农家宴,“饱领山蔬美”,两人各写一篇游记,作诗多首,为人文崂山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几笔。以下为周肇祥写崂山名胜的其中两首诗:

玄真洞

弥山尽松竹,古洞蛰沧溟。

径曲穿云入,钟清隔涧听。

茶烟微袅白,海气远涵青。

奇语谁能解,玄真归有铭。

上清宫

山川齐赴海,元气独蟠幽。

造化钟神奥,真灵肃冕旒。

高风想华盖,遗迹访丹丘。

鸾鹤谁曾见,庭前双树留。

上清宫,宋太祖敕封刘若拙为“华盖真人”后修建。刘若拙手植多株银杏树,枝繁叶茂,其中一株银杏,独木成林,是崂山风景区众多古树名木中的佼佼者。周肇祥看到上清宫的银杏树,想到华盖真人刘若拙;“遗迹访丹丘”之句,则是想到太清宫有邱长春(邱处机)诗词刻石。

在“游山专号”《劳山》中,收录了金代刊刻的邱处机写崂山太清宫诗四首,“邱处机磻溪集三卷,金大定丙午、中条山玉峰老人胡光谦序而刊之,傅氏双照楼所藏也。”“宋元本传世尚多,金錾稀有,劳山太清宫有长春诗刻十首,拓本一时莫致,金本有之,因影印半页,附游记以传。”“游山专号”《劳山》一书中,选了傅氏双照楼所藏稀有版本、金大定年间的邱处机《磻溪集》半页,与崂山太清宫邱处机诗石刻相呼应,可见周肇祥用心良苦,也为这本只有二十多页的“游山专号”增添了古籍善本的文化分量。

“烟岚初到上清宫,晓色依稀路径通。才到下方人未食,坐观山海一濛鸿。”邱处机的诗刻在太清宫之时,为南宋年间,周肇祥所看到的崂山风景,和邱处机看到的山海胜景是一样的,但诗情迥异。周肇祥的诗句“茶烟微袅白,海气远涵青”,是美术家的眼光,是画家的视角,观察细致入微,可谓神来之笔。

周肇祥游览太清宫,在游记中描写太清宫的地理环境和道观分布。太清宫的古树名木深深吸引了他。他写道:“宫中古木,银杏方熟,叶气臭恶。耐冬莫古于三清殿一株,老干支离,缚木架之,相传张三丰自海岛携来,花叶如山茶,然秋末吐花,逾春始尽,天何厚于兹卉耶。采其子,归种寿安。殿外紫薇,高柯斜出,霜皮崩裂而腹中空,双枝迭起,犹老翁之抱儿孙。山中候长,花萼尚盛。山榆黄杨,轮囷离奇,皆数百年物。”周肇祥对太清宫中的名木、奇葩感兴趣,因为这些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博物馆,承载着崂山文脉。

蒋兆和画周肇祥六十二岁肖像

周肇祥游览蔚竹庵、华严寺、白云洞、明霞洞等景点,都留下了诗歌。山借名流诗文更闻名,人借山川风景,诗文流传更久远。白云洞畔,白云缭绕,一天之间,白云千变万化、亦真亦幻,宛如轻纱绕青黛,有时升腾,化为云雾,在山海之间缓缓流淌,令海上仙山半隐半显。周肇祥诗兴大发,作《白云洞看云放歌》:

劳山何所有,古洞生白云。

白云长在山,隔断人间尘。

我来揽胜崖下宿,白云覆盖成幄茵。

侵晨我起云未起,松石与云同浑沦。

有时高飞入无际,化为孤鸡游天钧。

有时低飞贴碧浪,偶寻鸥鹭相狎亲。

胡为今朝变岩壑,高卧不出如隐沦。

云兮爱我示我意,招我脱俗此结邻。

白云苍狗等闲尔,翻覆轻薄讵足云。

世间万事若前定,卷舒任运全吾真。

有云不归如海水,狂歌当誓天应闻。

周肇祥带着崂山的元气、大海的海气踏上归途。1932年9月17日,周肇祥、傅增湘一行到达济南,游览大明湖,参观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王献唐热情地接待他们。

周肇祥在游记中写道:“出新的高氏砖瓦、杨氏书,玩览逾午。”王献唐购得潍县高鸿裁收藏的历代墓志及古砖瓦,“均为金石精品”,还购得聊城海源阁藏书大家杨氏流散的古籍善本。周肇祥精通金石,傅增湘为藏书大家,仅从“玩览逾午”四字,就可想见王献唐、周肇祥、傅增湘品评文物、沉醉其中的场景。

1932年12月,《劳山》(游山专号第三卷)出版,封面“劳山”二字集《雁塔圣教序》字,封面图片是琅琊秦刻石拓片,右下有周肇祥的题跋。封面简洁典雅,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

笔者查阅国家图书馆电子文献时,发现了《劳山》(游山专号第三卷),如获至宝。从吴曾勤、刘承植编纂的摄影集《劳山》,到周肇祥、傅增湘诗文集《劳山》,可见文人墨客与崂山之关系。

(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媒体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