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liyaa的艺术基因深植于鄂尔多斯草原。1990年出生于鄂尔多斯乌审旗的她,童年的记忆里,有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有草原上动物的身影,有游牧生活的日常节拍。这些元素后来都成为她创作的不竭源泉。
“我最早的创作源泉大部分来源于自身蒙古生活的经验,这影响了我对色彩和空间的理解。”Haliyaa在接受SuperELLE采访时这样描述故乡对她的影响。蒙古高原的辽阔广袤,赋予了她作品中的空间感与色彩感觉——蓝色的天空、绿色的草原、金色的沙漠,这些自然色彩后来成为她调色板上的主角。

蒙古文绘本《乌仁额吉的帽子》内页,
2016 出版
在2010年左右,Haliyaa接触到绘本这一艺术形式,立刻被其吸引。这一契机也促使她开始创作蒙古文绘本,想要讲述小时候从奶奶那里听来的民间故事,想要记录当代蒙古人的日常生活。与插画的结缘看似偶然,实则是她内心情感表达需求的必然结果。她曾坦言:“因为喜欢画画,就自然而然的一直在做这件事。”
真正让Haliyaa创作生涯出现转折点,是在她赴日本留学之后。在京都的学习和生活让她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氛围和艺术理念。“后来在京都学习和生活,让我在面对身边的事物时,开始有种比较节制的表达方式。”她将这种节制感称为一种宝贵的收获。

绘本《「あまもり」こわい―ブリヤートの民話》2021年
山越康裕 文;
haliyaa 插图
京都留学期间,异国文化的新鲜感给了她一个重新审视自己文化的角度。她发现,距离感反而加深了她对蒙古文化的理解和表达欲望。这种双重视角让她的作品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国际化的表达语言。日本文化中对日常细节的关注也深深烙印在她的创作中,促使她更加关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瞬间。

展览「好奇发生」
图片来源:athaArtSpace
“对异国文化的新奇感,让我多了一个可以重新看自己文化的角度。”这种跨文化体验让她能够跳出本土视角,重新审视和诠释蒙古文化的本质。


插画风格温暖平静,偶尔透出幽默感。她擅长绘制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角色,画面充满了一种静谧的叙事感。这种风格的形成,正是蒙古草原的广阔与京都文化的精致相互碰撞的结果。
我们在Haliyaa的作品中,会发现经常出现草原、沙漠、羊等元素,这些都源自她的故乡记忆。然而,她并不刻意渲染情绪,而是偏好用一种观察者的视角去呈现这些景象,用平淡、自然的方式表达她与自身文化之间的关系。

Unag the pony(小马系列)
作者: Visual-Mongolia&haliyaa
“是的,它们都来自我对故乡的记忆。我更习惯用一种观察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景象,不刻意渲染情绪,用平淡、自然的方式去表达我和自身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观察者的视角使她的作品避免了对民族文化的过度浪漫化诠释,反而以其真实感和平常性打动人心。
近年来,Haliyaa与Visual-Mongolia一起共创了“Unag the pony(小马系列)”插画项目。这个系列的创作过程是一个融合两种视角的过程——Haliyaa更擅长提出与草原上动物的互动、季节变化相关的内容。而Visual-Mongolia则侧重提出与蒙古文化习俗关联更深的内容,如马鞍、篝火、五畜等。“Unag”是蒙古语中小马驹的意思,特指一岁的小马。Haliyaa解释说:“我们觉得这个名字很可爱,也象征着成长的意思,反复还在探索,释放刚刚开始的生命力,非常适合作为主角。”

Unag the pony(小马系列)
作者: Visual-Mongolia&haliyaa
对Haliyaa来说,小马不仅是蒙古草原上常见的动物,更象征着一种成长的力量和初生的生命力。在Haliyaa笔下的众多角色中,小马承载着她最多的情感投射。“小马的造型比较敦实又充满好奇,在画面里自由自在,感觉这种特质和某些内心的体验很接近,所以会在创作时自然投入更多情绪。”

Unag the pony(小马系列)
作者: Visual-Mongolia&haliyaa
从草原到京都,从绘本创作到跨界合作,Haliyaa的艺术之旅是一次漫长的文化寻根。她的作品不张扬却深入人心,不华丽却温暖真挚。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中,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那是一种基于深厚文化底蕴,却又向世界开放的视觉语言。

SuperELLE:您的艺术风格有哪些独特之处?是如何受到蒙古传统文化和京都留学生活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Haliyaa:我最早的创作源泉大部分来源于自身蒙古生活的经验,这影响了我对色彩和空间的理解。后来在京都学习和生活,让我在面对身边的事物时,让我开始有种比较节制的表达方式,两者叠加,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风格。

《平常的一天》
SuperELLE:在京都留学期间,异国文化、植物昆虫和气候新鲜感如何激发了您的创作灵感?这些经历如何融入您的作品?
Haliyaa:对异国文化的新奇感,让我多了一个可以重新看自己文化的角度。

蒙古文绘本《树屋》内页,2020出版
SuperELLE:您是如何开始与插画结缘的?是什么契机让您从日常创作转向绘本和插画项目?
Haliyaa:与插画结缘的契机实际上是创作出版蒙古文绘本这件事,2010 年左右接触到绘本后被这种图书形式吸引,于是有了要做蒙古文绘本的想法。
我想尝试去讲小时候从奶奶那里听来的民间故事,以及现在的蒙古人日常生活相关的故事,从整理记忆中的民间故事,到搜集当地的服饰饮食文化相关的素材再到开始创作。

展览「好奇发生」
图片来源:athaArtSpace
用画去讲故事的这个过程中,才慢慢开始接触到插画。因为喜欢画画,就自然而然的一直在做这件事,自己创作的同时也会有约稿,然后到现在与Visual-Mongolia 一起共创了一个叫“Unag the pony(小马系列)”的插画项目。

Unag the pony(小马系列)-旅-
作者:Visual-Mongolia&haliyaa
SuperELLE:您的作品常出现草原、沙漠、羊等元素,这些是否源自故乡记忆?您如何通过艺术表达个人与文化身份?
Haliyaa:是的,它们都来自我对故乡的记忆。我更习惯用一种观察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景象,不刻意渲染情绪,用平淡、自然的方式去表达我和自身文化之间的关系。

蒙古文绘本《找太阳》内页,2020 出版
SuperELLE: 在风格演变中,您如何平衡传统媒介(如雕刻)与现代插画手法?是否有特定的艺术家或运动影响您?
Haliyaa:两个方式是比较容易自由切换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想法”,媒介作为实现想法的工具,在创作的时候会选更好呈现的方式来表达。
在上学期间偶然读到关于乌拉圭艺术家华金·托雷斯·加西亚(Joaquín Torres García)的书,他的木雕作品让我印象很深。让我感到他的画作和雕刻之间没有屏障,雕刻好像也可以像创作一副画一样自在有趣,也对后面尝试立体作品带来了影响。

《平常的一天》
SuperELLE: 您的个展主题"平凡一日"源自蒙古语"engiin neg odor",这种语言转换如何体现文化翻译的创作理念?展览中如何通过空间设计强化"日常中的非日常感"?
Haliyaa:这个展览是在日本举办的,为了更好地表达自身文化,展览主题用了我的母语——蒙古语。而在一个对蒙古文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大部分人无法去读这个标题,所以尝试用了相对更容易被拼读的英文字母来拼写,我希望观展的人看到这个陌生的文字的时候可以读出来,可以发音。
以及这个展览中我也想更多的展示蒙古文字有趣的部分,请朋友来帮我翻译了这个展览的介绍。除此以外,还做了观展者可以用自己的母语和文字写下“平常的一天”的互动空间,让不同文化的大家可以彼此了解和交流。


《Engiin neg odor》个展 ,2023 年
SuperELLE:在创作“Unag the pony(小马系列)”系列时,除了广袤的草原,您的哪些个人经历或童年记忆是最常浮现的灵感来源? “Unag”这个名字对于小马主角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或故事吗?
Haliyaa:这个系列是我和 Visual-Mongolia 一起创作的,在构思内容时,我们会各自提出想法。我更容易想到跟草原上动物的互动、季节变化相关的内容,我想这些灵感来源和我在牧区生活的经历有关;而他侧重提出跟蒙古的文化习俗关联更深的内容,比如马鞍、篝火、五畜等等……以及一些跟蒙古文关联的趣味话题,我们在创作中会把它们都融合进来 。
“Unag”是蒙古语中小马驹的意思,一岁的小马。我们觉得这个名字很可爱,也象征着成长的意思,反复还在探索,释放刚刚开始的生命力,非常适合作为主角。

Unag the pony(小马系列)
作者: Visual-Mongolia&haliyaa
SuperELLE:作品中的色彩总是给人一种温暖、宁静的感觉。您是如何为这个系列选择和搭配颜色的?有什么特别的考量吗?
Haliyaa:颜色方面,我们两个人都特别喜欢蓝色,所以蓝色自然成为系列里最常出现也最具标识感的色调。蓝色比较让人放松,和这个风格很和谐。蓝色作为整体的情绪基调,有时候也会配一些橙色、淡黄色等偏暖的色调。

Unag the pony(小马系列)-新年好
作者: Visual-Mongolia&haliyaa
SuperELLE:《最喜欢的一天》中城市孩子与草原动物的互动暗含文化适应主题,您如何通过画面色彩渐变(如从灰色调转向草原绿)视觉化这一过程?
Haliyaa:这个是牧区孩子去城里上学,然后在回家路上和搭顺风车的动物之间互动互相帮助的故事。色彩变化是因为在草原生活,一般移动的距离会很长很长,回家的路上可能会路过沙地、草原、灌木丛等,这种色调的变化是想区分它们,也可以在画面中感受时间变化。

绘本《「あまもり」こわい―ブリヤートの民話》2021年
山越康裕 文;
haliyaa 插图
SuperELLE:在改编民间故事时(如《我的晚饭在哪儿?》),您如何处理口传文学与图像叙事的张力?是否刻意保留某些蒙文拟声词的原生节奏?
Haliyaa:小时候听奶奶讲故事基本都是在晚上睡前,所以在创作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感觉画面是一种暗而神秘的氛围。有保留一个拟声词,是刮风的声音“ser ser”。

蒙古文绘本《我的晚饭在哪儿?》内页,2016出版
SuperELLE:最后,您认为艺术家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核心责任是什么?您的创作如何回应蒙古文化正在面临的现代性挑战?
Haliyaa:在全球化的语境里,我觉得艺术家的责任可能不在去强调差异,或者刻意去承担“保存者”的角色,而是自己所处文化的当下的状态继续被看见。

蒙古文绘本《茶壶》内页,2016出版
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化,但语言、饮食的习惯以及节日的庆祝方式等文化仍然在今天的生活中延续着。
所以会通过观察这些与今天的生活连接的部分来呈现,我希望大家看到的“蒙古文化”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形象,而是一个在变化中的、鲜活多样的世界。


《平常的一天》
正如Haliyaa所说:“我希望大家看到的‘蒙古文化’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形象,而是一个在变化中的、鲜活多样的世界。”
或许正是这种动态的、发展的文化观,让她的作品能够跨越地域和语言的界限,触动如此多人的心弦。
在Haliyaa的世界里,一匹名叫Unag的小马,正承载着草原的智慧与宽容,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编辑:Waiwai Wong
设计:Zhang Tiantian
图片来源:IC、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