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一场以“疗愈艺术赋能粤剧创新”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在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温馨启幕。
本场讲座是红线女艺术中心与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携手打造的“粤讲粤有戏”系列公益活动之一。疗愈艺术领域硕士研究生、日本女子美术大学归国学者罗睿,与众多粤剧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疗愈理念的融合路径。
疗愈艺术,慰藉心灵的多元实践
讲座伊始,罗睿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为现场观众详细阐述了疗愈艺术的概念、起源与发展。“从日本女子美术大学早期在儿童医院开展的‘疗愈艺术’项目,到如今疗愈艺术在医疗环境、商业应用及心理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疗愈艺术正展现出其独特的跨领域潜力。”罗睿介绍说。
“疗愈艺术不能简单理解为做瑜伽、打坐或者行为艺术,而是借助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引导人们情感表达、释放压力,助力身心回归平衡。”罗睿认为,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职场疲惫与生活琐碎令不少人陷入情绪困境,而传统艺术与现代疗愈的融合,开辟了一条心灵舒缓的新路径。
全新视角,挖掘粤剧的心理健康价值
讲座中,罗睿以全新视角挖掘粤剧的心理健康价值,为推动粤剧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紫钗记》中李益面对‘科举与爱情’的抉择,可映射为当代青年在‘职场竞争与自我实现’间的挣扎,帮助年轻人在戏曲世界中找到情感共鸣,减轻焦虑情绪。”罗睿提出以艺术赋能为核心,通过提取粤剧中的“情绪内核”,如爱情、正义、成长等主题,以现代、时尚的形式重新诠释和呈现。这种新视角,既能够为粤剧注入新活力,也可以使粤剧更好地满足新生代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
关于粤剧疗愈手法的多样性,罗睿详细介绍了粤剧的“社区属性”在构建“联结感”方面的独特作用。她还谈到,粤剧演绎过程中的“协作支持”,能让个体感受到“被需要”的归属感,是其疗愈功能的重要体现。
创新融合,戏曲与手游的跨界碰撞
在粤剧的商业化融合与推广方面,罗睿提出了创新思路。她认为可以从粤剧的声调、剧情与视觉三大元素入手,开发适配疗愈场景的模块化产品与活动。与此同时,突破传统戏曲的舞台表演边界,将粤剧元素融入多元公共空间与商业场景,如开发粤剧剧情的剧本杀、游戏与动漫等,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播粤剧文化。
从秦腔《神女劈观》与热门游戏《原神》的精彩联动,到《剑网三》的游戏元素融入粤剧的作品《决战天策府》的广受欢迎,以及即将推出的《决战之燎原》的抢票现象,再到《奇迹暖暖》《逆水寒》与广东粤剧院携手推出的联动游戏皮肤,罗睿以多个戏曲与手游结合的作品为例,直观阐述了粤剧不仅能绽放于传统舞台,更能以游戏等创新形态融入年轻人生活,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关注、喜爱粤剧文化。这一观点,也得到现场聆听讲座的观众认同。
据悉,“粤讲粤有戏”作为红线女艺术中心面向社会的公益活动品牌,始终秉持推广普及岭南文化的宗旨,以粤剧文化为纽带,串联起传统与现代文化艺术的精粹。未来,“粤讲粤有戏”系列活动还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之道,为公众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