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早高峰地铁上
手机充电的通勤族
还是居家办公时
依赖移动电源的居民
充电宝早已成为生活 “刚需品”
但你可能不知道
这个手掌大小的设备
若因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
可能瞬间变成“炸弹”
全国多地因充电宝引发的住房火灾
设备损毁甚至人身安全风险频发
该如何防范?
帮你守住 “充电安全线”
先搞懂:充电宝的安全身份证
认证标准要“可见”
正规产品需在本体或产品标牌上,必须取得3C强制认证。3C认证是我国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及环境,依法实施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
企业需备案、认证
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应当依据新版规则和强制性产品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要求,制定对应的认证实施细则,向国家认监委备案后方可按照新版规则实施认证并颁发认证证书。
重抽查、留样品、可追溯
生产企业关键工序的明确要求,提高了飞行检查(一般指事先不通知被检查部门实施的现场检查)比例,同时企业及相关机构在抽样与测试环节必须同步进行视频记录,留存样品,为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充电宝安全事故常有发生
2025年
9月
王女士在家休息时,正在床上充电的充电宝突然发生爆炸起火。事故导致充电宝完全烧毁,床垫和被褥部分损毁,所幸发现及时未造成更大损失。
2025年
4月
北京石景山区一居民家中突发火灾,致该住户南侧卧室内的桌子、床铺、空调等物品过火,严重烧损,其他房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烟熏痕迹。经调查,起火原因为正在充电的充电宝锂电池发生热失控。
2024年
12月
上海一名大学生将充电宝放在宿舍书桌上充电,约5个小时后充电宝突然爆炸。据其室友称,爆炸前疑有电流声,随后爆炸起火宿舍楼层有浓烟,造成该学生的平板电脑、充电器、桌子等物品均被炸坏。
警惕!这些情况会让充电宝失控
1
无法散热时充电
把充电宝放在被子、抽屉、沙发等密闭环境充电,或暴晒在烈日下、靠近发热的电脑机箱 —— 高温会导致电池热量堆积,极易引发自燃。
2
长期过度充电
别依赖 “过充保护” 功能!充满电后仍长时间插着充电器,不仅缩短充电宝寿命,还可能导致电池鼓包、最终爆炸。
3
选用劣质产品
无 3C 认证、电芯和电路板质量差的 “三无” 充电宝,本身就是 “定时炸弹”,充电时易发生短路、过热。
4
摔碰挤压后使用
不小心摔落、挤压充电宝,可能导致内部零件错位、电芯泄漏;若发现外壳有轻微鼓起,必须立即停用,再用可能爆炸。
5
超年限频繁使用
正规充电宝上有 “循环使用标识”(如数字 “5” 代表可循环使用 5 年),电池是消耗品,超年限后性能下降,易出现异常。
如何防范充电宝爆炸、起火?
这些安全提示
一定要了解
充电宝虽小
安全责任重大
把 “安全充电” 融入日常
让充电宝真正成为便利工具
让每一次充电
都是“双向奔赴”的安心
便捷随行,安全常在
▌来源: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