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 “八百里加急” 有多快?换算成现代时速,答案藏着帝国极
创始人
2025-11-21 02:31:16
0

在古装剧里,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驿道尘土飞扬,一名骑士背插猩红的旗帜,腰间佩刀、背着密函,策马如飞。路上商旅闻声避让,驿站守军早已牵出备好的骏马。“八百里加急!换马!”声还未落,骑士已翻身上新马,继续向着下一站狂奔。

这便是古代最顶级的“极限速递”,可若换算成现代时速,它究竟有多快?

要算清这笔速度账,得先破解古代“里”的计量密码。

和现代统一的“1里=500米”不同,古代“里”的长度随朝代略有差异,其中明清时期的标准最具代表性:

1古代里约等于如今的576米。

以此为基准,“八百里加急”的距离便有了清晰答案:800乘以576米,得出总距离460800米,换算成公里就是460.8公里,约等于461公里。

这个距离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从北京到济南的直线距离,或是从上海到合肥的路程,或从成都到巴中的距离,放在现代自驾也需5小时左右,步行至少需要26天,若有高山的话,至少39天,极端情况下,翻山越岭且只有羊肠小道,则需要60天,还有可能领盒饭。

所以,这个距离在古代绝非短途。

再看时间维度。

“八百里加急”是国家最高级别的信息传递任务,仅用于边境告急、大规模叛乱等关乎王朝存亡的大事,皇帝与朝廷必须在24小时内收到消息,才能及时调兵遣将、制定对策。

因此,计算时速的核心条件明确:24小时内跑完461公里。

根据“速度=距离÷时间”的公式,461公里除以24小时,得出平均时速约为19.2公里,大致在19至20公里/小时之间。

看到这个数字,不少人会疑惑:“才19公里/小时?骑共享单车使劲蹬都能到!”可若结合历史典故与制度细节,就会发现这19公里/小时的背后,藏着冷兵器时代信息传递的“物理极限”,更见证着无数生死攸关的历史瞬间。

唐朝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八百里加急”的威力显露无遗。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避寒,两地相隔三千余里。

据《资治通鉴》记载,叛乱消息仅用6天便传至长安,算下来日均传递五百里,按唐代一里合454.2米换算,日均行程约227公里,小时均速接近10公里。

虽未达到“八百里”的理论峰值,却已是当时常规驿速(日均180里)的近3倍,正是这及时的军情传递,让朝廷得以仓促组织防御。

而唐代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中“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的诗句,更生动描绘出驿卒飞驰的紧迫场景。

到了宋代,“八百里加急”升级为“金字牌急脚递”制度,将速度推向新高峰。

这种急递用红漆黄金字木牌,刻有“御前文字,不得入铺”字样,驿卒腰间系铃,沿途驿站闻铃便需提前备马等候交接,真正实现“过如飞电,望之者避路”。

最著名的便是绍兴十年,宋高宗接连发出十二道金字牌,从临安至岳飞北伐前线约二千里路程,4天便送达,日均五百余里,换算成现代距离约270公里,小时均速超11公里。

这急促的铃声不仅终止了岳家军的北伐进程,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扼腕的“加急快递”。

明代的驿传体系则以严密著称,朱元璋登基后一月内便下令广设急递铺,“每十里设一铺,铺丁十人”,全国近两万处铺站形成庞大网络。

康熙年间吴三桂叛乱时,昆明至北京近三千公里的军报,驿卒仅用九天送达,日均超三百公里,小时均速达13公里,甚至快于现代普通快递的陆运速度,正是这高效传递让清廷得以统筹调度平叛兵力。

这些典故无不印证着“八百里加急”绝非单人单马的冲刺,而是整套国家系统的协同作战。

首先,它是“全国驿站的接力赛”。唐代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2万余名驿务人员待命,每20里一驿的布局让换马接力无缝衔接。

其次,它依赖“严苛制度的保驾护航”。唐朝法律规定,驿卒延误军报罪加三等,若致战事失败直接判绞刑;而“阻碍加急传递者格杀勿论”的铁律,更让强盗都不敢觊觎——毕竟加急文书多为军事机密,既无变现价值,劫取便等同于谋逆。

更关键的是,这速度是“拿马命与人力换的”。

唐代为八百里加急专门选用肩高超1.4米的波斯种马,即便如此,一场加急任务下来,累死十几匹马也属常事。

驿卒更需在马背上吃喝作息,不少人体质不支,送达后便劳累而亡。

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虽讽刺的是宫廷享乐,但从岭南到长安的荔枝运输,确实动用了同等规格的加急驿传,足见其成本之高——非国家存亡或帝王特需,绝不轻易启用。

若与现代场景对比,更能凸显这19公里/小时的含金量。

人步行时速约5公里,慢跑约10公里,即便是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全程平均时速也仅20公里左右——“八百里加急”的理论速度竟能与之持平,且运动员只需跑42公里,而加急系统要24小时不间断运转。

更直观的是与现代电动车对比:城市合规电动车限速通常25公里/小时,19公里/小时已接近这一标准,也就是说,古代最紧急的信息传递速度,几乎能赶上现代民用电动车的通行速度。

说到底,19至20公里/小时的数字虽不惊人,却是古代帝国用“全国驿站网络、训练有素的驿卒与驿马、严密的交接制度”堆出来的极限。

从安史之乱的军情到十二道金牌,从边塞告急到皇权更迭,这马蹄踏出来的速度,曾维系着王朝的生死存亡。

在没有内燃机、电报与互联网的年代,这19公里/小时,就是能点燃烽火、调动千军万马的“古代光速”,每一公里都浸透着王朝的财力、人力,更藏着驿卒与驿马的悲壮。

那尘土飞扬的驿道上,奔跑的不只是马蹄,更是一个王朝守护存亡的“速度与决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少... 大家好,欢迎关注百家号青辉说史。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关于川岛芳子和她的蒙古丈夫之间的一些历史趣事! 川岛...
原创 从... 标题: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情深意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刘禅作为蜀汉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所执政...
原创 颜... 在《三国演义》中,颜良和文丑是袁绍麾下最为强悍的两员大将,号称“河北双雄”。其中,文丑曾与赵云在磐河...
朱丽叶·比诺什性感写真美爆了!... 谈到法国著名女星朱丽叶·比诺什,大家一定想起《浓情巧克力》《布拉格之恋》《新桥恋人》《英国病人》等影...
原创 直... 清朝灭亡后,中国各地逐渐形成了以武力为基础的政治力量。这些力量在时间的变迁中,逐步分化成了三大主要的...
原创 古... 在古装剧里,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驿道尘土飞扬,一名骑士背插猩红的旗帜,腰间佩刀、背着密函,策马如...
原创 它... 众所周知,自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相继对中国展开了侵略,涉及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甚至崛起不久的日本...
原创 门... 在中国民间,秦琼与尉迟恭作为门神的形象家喻户晓,每逢春节,他们的画像被贴在千家万户的门上,担负着驱邪...
多维解码湖湘文化“五色”神韵!... 华声在线11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赵瞳铱 通讯员 刘欢)今天,2025中国文学盛典·湖南文学周暨第...
原创 大... 1927年初,第四军进行扩编,叶挺被任命为第十一军副军长,同时兼任第二十四师的师长。独立团也进行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