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欢喜有人愁
今年7月,33岁的胡女士与丈夫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从越南首都河内搭乘豪华卧铺大巴前往海滨城市岘港,花费接近3000美元。
“越南有它独特的魅力,”胡女士说,“我喜欢自然、原始的地方。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
胡女士一家,正是今年 350万名中国游客涌入越南的缩影。这股新兴人潮正推动越南创下旅游业纪录,同时也让泰国在中国游客心目中的区域首选地位不再稳固。今年以来,因对电信诈骗园区的隐忧叠加中国演员王星在泰国被绑架事件,令不少游客望而却步,中国赴泰人数因此骤减约 35%。
东南亚旅游格局重组
越南的旅游热潮正重塑东南亚千亿美元的旅游业,直接蚕食了泰国的市场。
根据追踪中国游客和信用卡消费的研究机构 China Trading Desk 的数据,这一客源转向可能让泰国损失35亿美元的旅游收入,而这些钱正流入越南及其他邻国。
推动这一变化的,是新一代独立出行的中国游客,他们正代表着世界最大旅游市场偏好的根本性转变。
“对这群新的中国游客而言,越南提供了一种新鲜感,”China Trading Desk 首席执行官Subramania Bhatt表示,“许多人觉得越南更少商业化,更接地气。”
截至今年8月,越南已接待了近 1400万外国游客,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游客同比增长44%,是最大客源国。
同样,马来西亚今年上半年也迎来大陆游客 35% 的增长,来自中国的航班座位供应量激增近 50%。马来西亚酒店业主协会执行董事Shaharuddin Saaid表示,免签政策加上林吉特贬值,正在吸引更多中国游客,酒店的需求和入住率均较去年大幅上升。
越南的“新打法”
为了留住更多外国游客,尤其是中国游客,越南政府和旅游公司不断推出新项目。
例如,在与中国接壤的广西省,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发了滑翔伞、热气球节等活动,以吸引游客更久地停留。
在岘港,醒目的中文招牌几乎无处不在,从酒店门口到街边小吃摊和按摩店。
而酒店也开始雇佣会讲中文的员工,或通过翻译软件与客人沟通。
一些旅行社也抛弃了疫情前的低价团队游模式——那种几十人跟着导游举旗,穿梭于廉价购物店的行程已经不再流行。
“现在超过40%的中国游客是第一次出境,他们独立、受过教育,并寻求真实的体验。”巴特说,“他们不想被塞进大巴,走一条完全‘刻板中国印象’的行程。”
这些游客也越来越愿意多花钱。位于岘港和芽庄的 Hava Travel 转型主打精品路线,仅在8月就服务了约2000名游客,同比年初增长20%。副总经理Nguyen Ngoc Thien表示:“中国游客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
在雅高集团旗下的美居芽庄海滩酒店,约有一半房间长期由中国游客预订,酒店市场销售总监Luong Phu Hai说。
在岘港皇冠假日度假村对面,一家名为 Viet Lam Ban Vi 的餐厅为高消费客人提供粤式火锅和新鲜海鲜。餐厅员工透露,部分来自大陆的顾客可能是“大老板”,来这里工作、打高尔夫和赌博。他们在铺着大理石、吊着金色吊灯的包间里用餐,一顿饭往往超过400美元,相当于一名普通工人的月薪。
这样的消费正推动越南旅游零售额大幅上升。市场研究机构 BMI 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越南旅游零售额同比增长约 51%。分析师预计,越南全年接待游客将达到 2260万人,刷新2019年1800万的纪录。
泰国的“失落”
与越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泰国的低迷。
今年前八个月,中国赴泰单程航班座位供应量同比下降 11%,降至510万个座位。
尽管中国游客仍是泰国最大客源,但人数减少导致泰国整体入境游客下降7%,即便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游客有所增长也难以弥补。
开泰研究中心预计,2025年泰国酒店业收入将萎缩4.5%,入住率也将下降。
年初中国演员王星在泰国被绑架并被贩运至缅甸的案件至今仍在发酵,令游客心生畏惧。
泰国酒店协会主席Thienprasit Chaiyapatranun表示:“那些从未去过泰国的中国游客仍然感到害怕。我们在宣传政府如何打击电信诈骗、提升安全方面做得很差。”
与此同时,泰国也失去了“物有所值”的口碑。疫情后酒店、餐饮、出租车的价格上涨,令中国游客在社交媒体上频频抱怨。
不过,随着传统旺季冬季的到来,泰国业界仍抱有期待。
“在我们的平台上,曼谷依然是亚洲重游率最高的城市,”Agoda 首席商务官Damien Pfirsch说。他认为中国游客回流有望推动泰国旅游“重回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