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889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战国时期承接了春秋时期的大变革,是列国诸侯争斗极为激烈的时代,呈现出了七国鼎立的局面。虽然表面上看,七个国家之间分庭抗礼,...
战国历史上,燕国的存在感比较弱,留给后人印象最深的约有两件:大将乐毅率五国军队攻打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齐国差点儿灭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嬴政,留下了千古悲歌“风...
引言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他以战略家的眼光,发现了一大批人才,他又以统帅的气魄,重用了一大批难得的人才。 上世纪50年代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虽然原油...
毛泽东,这位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历经风云变幻的岁月,始终坚定地站在人民的一边。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毛主席一生的事业便是为了人民的...
成也诸葛败也诸葛,蜀国之败与诸葛亮脱不了干系?到底蜀国之败与诸葛亮有无关系?下面小编就告诉大家蜀国之败与诸葛亮有无关系,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哦。 蜀国之败与诸葛...
成亲王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满洲爱新觉罗氏,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清朝著名书法家。乾隆十七年二月...
1941年暑假,周幼海回到上海,日夜被日本特务看守。当时周幼海对于日本人和汉奸十分痛恨,便约自己在香港读书时的知心同学姚祖彦商量,自己已经决定到大后方抗战,准备...
今天,小编和大家聊个有意思的事情,三国时期的两大高危官职——魏国大司马、吴国大都督。为何这么说呢,魏国三任大司马曹仁、曹休、曹真都是当上大司马之后不久就挂了,东...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他们的功绩并未被过多的光环笼罩,甚至连后人也未必清晰记得他们的名字。然而,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出场,却能决定历史的走向。诸葛亮的北伐,...
其实历史并没有污化隋炀帝,只是后人理解的方式不同,导致对隋炀帝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历史就是根据当时的事实进行记载的,不存在污化与不污化之说。对隋炀帝这个人,我觉得...
《史记·平准书》:“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贝壳与货币 在人类社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货币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
自古华夏,历史悠久,五千年风云激荡,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化瑰宝,代代相传。这份沉甸甸的文化传承,早已深深植根于我们每个人的血脉之中。我们常说,这份文化不光是文字...
一直在想,末代皇帝溥仪在被冯玉祥赶出宫的那一刻,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据当时负责驱赶溥仪出宫的将领鹿仲麟晚年回忆,当时他向冯玉祥保证,只用二十支手枪便可割掉民国最...
引言 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正是江南好时光,而就在这草长莺飞的时节,在南京城那道高高的城墙下面,却总是传来一阵阵大煞风景的惨叫声。 随着一只只装满沸汤的...
在那个封建王朝时代,如何巩固皇权是皇帝最重要的问题,一旦皇权受到了挑战,那么他的宝座也就不稳了。为此明清时期的皇帝专门设置了宗人府,为的就是管理宗室,毕竟都是身...
这些个列强进到了北京城,那干的事儿要说是打砸抢烧,那是一点儿都不为过的,和当年的这些个倭寇比起来,他们也是有比较好的人。 比如说在这些国外人里面,在那个时候有...
封建王朝两千多年,要说那些皇子最想要成为的就是皇帝了。不管是被皇帝立为太子,还是并没有被立为太子,到了自己羽翼丰满的时候都会选择为自己积攒力量,即使自己不能够成...
文字是传承历史的有利鉴证,通过文字记载而流传至今的历史事件,才是最为权威的文化载体。因为文字能更加客观和理性的将时代缩影于纸张之上,让后世得以鉴证和传承。 尤...
古代中国,宰相制度始终是国政运作中的一项重磅存在。提起宰相,世人皆知他地位尊贵,权力滔天。宰相之职,是一国政务的总指挥,万象皆在其掌控之中。从上至下,宰相可谓“...
清朝是最后一个朝代,所以他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他的建立者也并不是汉族而是少数民族满族,少数民族和汉族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的姓氏很长,就比如说像皇帝一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