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跌下宝座的末代皇帝溥仪:一生留恋紫禁城,晚年却不愿再回紫禁城
创始人
2025-09-01 15:34:09
0

一直在想,末代皇帝溥仪在被冯玉祥赶出宫的那一刻,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据当时负责驱赶溥仪出宫的将领鹿仲麟晚年回忆,当时他向冯玉祥保证,只用二十支手枪便可割掉民国最后一条辫子,于是他只率二十多名士兵向龟缩在紫禁城的小皇帝溥仪下了最后通牒,马上撤出紫禁城,否则将炮轰内宫,溥仪大惊,连忙收拾金银细软,仓皇离开了他生活了二十年的紫禁城。

当溥仪率侍卫出紫禁城时,鹿仲麟对溥仪说:溥仪先生,今后你愿做中华民国的一名普通公民呢?还是继续做你的皇帝呢?溥仪吓得六魂无主,面色惨白的回答道:我早有出英留学的打算,只是被遗老禁锢在宫中,难以实现,从此以后我愿意做一名普通的公民。鹿仲麟对溥仪的回答非常满意,而溥仪的心中却是五味杂陈,离开紫禁城的皇帝还算是皇帝吗?溥仪心灰意冷而又无可奈何。

清朝小朝廷的愿望也由复辟大清转为早日还宫,离宫之后,溥仪曾在天津住过很长一段时间,而这个时期的溥仪将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军阀身上,溥仪希望这些割据一方的军阀有朝一日能够良心发现,帮助自己复辟大清,早日实现宣统盛世,为此,溥仪派人积极与各方联络,送出去大量从宫里带出来的珠宝、字画,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二八年间,张宗昌、张学良、徐源泉等人是溥仪府上的常客,然而这些军阀对溥仪的礼物来者不拒,态度却模棱两可,军阀们虽然口头上对溥仪毕恭毕敬,内心却视溥仪为政治笑话。

在强烈的复辟情绪下,溥仪在现实中又看不到任何希望,因此走上了另一条不归路:选择依靠日本关东军,企图借关东军的势力恢复大清。关东军占据东北后,一直希望找一个傀儡充当伪政府的执政,了解到末代皇帝溥仪的窘境后,便派代表与溥仪密切接触,希望溥仪能够尽早归政东北,就任伪满洲国执政。溥仪开始对此颇为犹豫,关东军便又打又拉,一方面对溥仪处处尊崇,另一方面又私下用炸弹威胁溥仪。在关东军的恐吓下,溥仪连夜乘船赶赴东北。

据后来知情者回忆,在当晚溥仪乘坐的邮轮上,日本关东军早就装了满满一船炸药,中途一旦被中国军人拦截便炸毁船只,当时的溥仪并不知情,到达东北后,溥仪信心满满,一心想在先祖的龙兴之地,重整旗鼓,做一位中兴之君,日本关东军组织了大批前清遗老前来欢迎溥仪,一见溥仪下车,遗老们争相叩头,嚎啕大哭,溥仪也颇为心酸,但又感到无比欣慰,这一刻,溥仪顿感自己真的是真龙天子了,然而没过几天,溥仪的皇帝梦便宣告破产了。

日本人将溥仪骗到了东北,便露出了真实面目,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对溥仪严格管控,在登基大典当天,关于穿龙袍还是穿海陆空军大元帅服的问题,溥仪与关东军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后来二者各退一步,溥仪穿龙袍祭祖,但要穿日本人特定的海陆空军大元帅服登基。溥仪从这次冲突事件中也看出了端倪,认清了自己的傀儡地位,在后来的日子里,溥仪痛苦不已,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十分小心谨慎,甚至在晚上睡觉时都不敢大声说话,担心屋内藏有窃听器,溥仪本来疑心就重,被关东军如此折腾,显得更加病态,伪满洲国末期,关东军节节败退,溥仪担心自己性命不保,各种讨好日本关东军,甚至在逃跑路上听到日军战败的消息自扇嘴巴表示对天皇的效忠,希望关东军能带自己离开,可是命运不会眷顾背叛祖国和民族的败类。

1945年日军战败,溥仪乘坐飞机准备东渡日本,然而在半途却被苏联空军截获,从当时保留下来的老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溥仪被捕的尴尬一幕,溥仪双眼无神,面如死灰,认为自己必定被处死。然而苏联军官却对溥仪颇为友好,还分给溥仪黑面包吃,溥仪甚至想通过贿赂苏联军官的方式,永远留在苏联,不愿再回中国,因为他知道自己所犯下的罪过罄竹难书、百身莫赎,回到祖国,必将遭受人民的审判,而审判过后唯有一死而已。

任凭溥仪如何哀求,苏联还是将溥仪和他的伪满洲国官员们送回了中国,溥仪在回国的火车上,一言不发,静静的等待着死神来临,一下火车,溥仪提了一口气,装作大义凛然的样子举起右手喊了几句口号:太祖高皇帝万岁!火车站接站的解放军战士一看溥仪这架势全都哈哈大笑。

随后溥仪便被压进了战犯管理所,接受了长期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溥仪从一个高高在上,吃穿住行全靠人伺候的皇帝变成了一个能看病、能挑水的普通人,这种思想上的转变在各国历史上都堪称奇迹,在接受改造期间,溥仪在研究人员的帮助下写下了回忆录《我的前半生》,成为了研究清史的重要资料。

后来溥仪被成功释放,当管理人员宣读释放名单时,溥仪竟然痛哭流涕,说了很多感谢的话。被释放后的溥仪早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天子之气,混在人群中相貌普通,当想到故宫转转回忆往日时光时,竟然被售票员拦下要求其购买门票,溥仪苦笑不已,余生再未踏进故宫一步,紫禁城留下了溥仪太多的记忆和童年的美好时光,然而溥仪为何再也不愿回到紫禁城呢?或许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溥仪不愿再回忆自己的皇帝时光,作为亡国之君,溥仪一生自觉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再回紫禁城只是勾起自己的伤心往事而已。二是溥仪晚年谨言慎行,担心出入紫禁城被人举报,戴一个留恋封建皇帝宝座的罪名。因此晚年的溥仪才选择平凡度日,最终郁郁而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胜利,国军以5万伤亡毙伤日军2万余人。这一大胜极大...
原创 这... 1947年3月,党中央撤出延安后,一直在陕北的山沟沟里打转。6月,西北野战兵团也开进了毛乌素大沙漠。...
原创 明... 锦衣卫的前身是朱元璋在建国之初设立的拱卫司,也就是皇帝的私人卫队。洪武二年设立亲军都尉府,又以负责皇...
学剪辑必看的书籍有哪些书名?这... 嘿,朋友们!如果你刚入门视频剪辑,或者想提升自己的技能,肯定会遇到一个问题:软件操作一堆,理论又复杂...
学剪辑的书籍在哪里看?小白也能... 嘿,朋友们!如果你正想学剪辑,但不知道从哪里找书籍,那你来对地方了。别担心,我今天就用大白话跟你聊聊...
学剪辑的书籍推荐:从零开始轻松... 大家好呀!如果你对学剪辑感兴趣,但又不知道从哪儿入手,别担心,今天我就来聊聊一些超级实用的书籍推荐。...
原创 傅... #头条创作挑战赛# 水利民生乃固国之根本,我国在水利上尤为重视,我国的首任水利工程部长正是傅作义,他...
原创 中... 可能大部分都认为,“王爷”这个职位自封建王朝灭亡后,就早已经我们远去。很多时候我们了解这两个字都是在...
原创 唐... 我们历史上最被大家熟知认可的朝代就是唐朝。所谓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名声就是在那时候闯出来的。当时的唐...
原创 “... 在古装历史剧中,时常有跪拜的画面,大臣见到皇帝要下跪,百姓见到官员要下跪,奴仆见到主子也要下跪。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