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常见的俗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成功,他周围的人也会因此受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皇帝的家族。通常来说,如果出生在皇室,即使是个败家子,生活也会过得相当舒适。例如,乾隆皇帝的第十七个儿子永璘,自幼就被视作败家子,但仍然拥有亲王的头衔,因此他的生活无疑是相当滋润的。
在清朝的历史中,有一位王爷的经历颇为耐人寻味。他的父亲是一位皇帝,他的哥哥也是皇帝,他的儿子和孙子都成为了皇帝,但令人惊奇的是,他自己却并没有成为皇帝。那么这位王爷究竟是谁呢?他便是奕譞,属于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生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道光帝的儿子并不算多,而奕譞在这众多皇子中可谓是才华横溢,然而由于他的母亲并非嫡出,因此道光最终没有将皇位传给他,而是让血统更为高贵的嫡子奕詝来继承帝位,奕詝即后来的咸丰帝。奕詝是奕譞的哥哥,排名第四,奕譞心中必定感到不甘,但无奈只能安分守己地接受了面对的现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咸丰帝去世后,同治帝继位。慈禧太后想在动荡中掌握更多的权力,奕譞为了翻身便与慈禧结成同盟,联手削弱了不少政敌。为了稳固这一伙伴关系,慈禧封他为亲王,并将皇宫的守卫重任交给了他。奕譞因此感到自得,以为自己终于迎来了光明的前途,然而不久后皇室局势却发生了剧变。
同治十三年,慈禧亲自主政扶上的同治帝突遭横祸,英年早逝,并且没有留下任何后嗣!经过深思熟虑后,慈禧决定让奕譞的儿子载湉登基,成为了光绪帝。此时,按辈分来说,奕譞本应高枕无忧,被视为太上皇。然而,慈禧却因担忧奕譞会分权,开始对他施加上层的压力。表面上看,她依旧重用奕譞,但私下里却对他进行了抑制,避免他触及自己的核心利益。
在慈禧的层层加压之下,奕譞的处境变得愈发艰难。也许是心理负担过重,这位五十一岁的王爷最终不幸去世。其后,光绪帝因与慈禧在治国理念上存在较大分歧,最终被慈禧囚禁而死未留子嗣。慈禧于是从奕譞的第五子载沣的儿子中挑选出一个人成为新皇帝,这个人恰是奕譞的孙子溥仪。
从某种角度看,奕譞的一生其实过得算是颇为风光。虽然没有亲自登基为清朝的皇帝,但他却因机缘巧合促成了儿子和孙子皆为大清皇帝,可以说这一生也并不算默默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