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他不仅是少数通过农民起义步入皇位的人,也是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古代的封建等级社会中,皇帝的地位显得尤为尊崇,每一个细节都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称呼和行为上都被赋予了更加独特的含义。
朱元璋姓朱,而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朱这个姓氏曾被视作高贵的象征。传统观念中,人们通常会对权贵的名字有所忌讳,不能随便提及他们的名字,以免被视作不敬。然而,猪肉又是百姓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肉类,且“猪”字与“朱”字同音,这使得人们在日常说话中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无意中提及而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常言道,谁敢明目张胆地造反呢?那无疑是在等待着被斩首的命运。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潜在的麻烦,当时的官兵对这一情况也十分严密地监管,虽然“猪”字是禁忌,但百姓们经常采用“豕(shǐ)”或“彘(zhì)”这样的替代词来表达。
尽管这桩禁忌受到官府的关注,然而作为皇帝的朱元璋本人似乎并不太在意。有一次,他亲自巡视民间,看到许多百姓的门上贴满了春联,唯独有一家并没有,令他心中生出了好奇。于是,他便询问起这个现象,才了解到此家主因经营骟猪的生意而生意不济,连贴对联的钱都没有。听闻此情,朱元璋心生怜悯,便亲自手写了一副对联,赠予了这户人家,内容为“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这一对联的内容实在贴切,反映了朱元璋对于“猪”字的放宽态度,然而在明朝的历史上,确实曾有皇帝对自己的姓氏抱有忌讳,甚至禁止人们食用猪肉。
此人就是朱厚照,当他即位时发布过禁令,明确禁止在正德14年12月乙卯日这天食用猪肉,更不允许屠杀猪,只能以羊肉作为替代。在这样严厉的旨令下,很少有人胆敢公然作违犯之事。值得一提的是,朱厚照除了姓朱,生辰八字中也有属猪的性质。尽管朱元璋对此毫不在乎,但古人普遍迷信,许多帝王也对这些禁忌颇为在意,朱厚照自然是典型之一。他认为,百姓若是饲养和屠宰猪只,无疑是在冒犯自己。
不幸的是,就在第二年,为了祭祖的需要,宰杀猪和羊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官员们寻找了整整一遍,居然没有找到一头适合的猪,按照古制,这是对祖宗极大的不敬。朱厚照意识到这一切都是源于自家的禁令,因而感到相当尴尬。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终于决定废除这条命令,以期不再陷入难堪的局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