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场史无前例的严重矿难,那就是本溪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1942年4月26日,在日本占领统治下的满洲国辽宁本溪湖煤矿,发生了严重的安全事故——一场致命的瓦斯爆炸,造成1549名工人遇难。如今,埋葬这些遇难者的地方被称为“肉球坟”,这个名字不仅令人心痛,也彰显了那段悲惨历史的悲惨与冷酷。
本溪湖地区蕴藏着丰富且优质的煤层、铁矿石及其他各种矿物资源,正是基于这些资源优势,本溪湖煤铁公司应运而生,全力开采并加工这些宝贵的自然馈赠。日本作为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小岛国,对外扩张的野心愈加显露。在深刻的历史背景中,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我国东三省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片土地不仅美丽而且富饶,矿产资源丰富,但为了掠夺更多资源,日本人不惜奴役大量劳动者,在矿山中,工人们每天天不亮就开始上班,而他们的管理者却尽享假期与优越的待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72年4月26日清晨,中国的矿工们像往常一样下井工作,其中包括一名日本员工,他担任管理者陪同工人下井。事件的爆发出乎所有人意料,就在下午两点前后,矿井口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五个井口冒出浓厚的烟雾。身为采煤所长的日本管理者在3点左右才到达现场,并下令关闭通风主扇,希望能防止氧气的补充以避免再度爆炸。然而,在他们的思维中,设备似乎比工人的生命更为重要,关闭风机的理由竟是为保护设备而非挽救人命。突如其来的缺氧使得井下千余名工人被浓烟呛到,众所周知,在爆炸事故中,许多人往往死于窒息。在工人们奋力向井口逃生的关键时刻,日本管理者的冷酷无情却断送了他们的生命。
矿难发生后,过了半个多小时,管理者才再次启动通风扇,然而这只是为了挽救唯一的幸存者——坑长上野健二。而那些为生计不懈努力的矿工,几乎没有生还的机会。
在煤矿工作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各地被征召而来的普通劳动者,另一类则是在抗日战场上被俘的士兵,其中后者占据了绝大多数,具体人数无从统计。因此,矿区管理制度的混乱不言而喻。虽然瓦斯爆炸是事故的直接诱因,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停送风机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
安全生产无小事,从这个惨痛的教训中,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企业管理的好坏与事故发生的频率密切相关,管理者的责任不容忽视。尽管这一事件发生在1942年,但是无论哪个时代,良好的管理都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措施,也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所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以安全为先,强调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自身责任,建立有效的机制,确保生产安全的责任得到落实。
第十九条明确指出,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需清晰界定各岗位的责任、责任范围以及考核标准。同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相应监督机制,强化对安全生产责任的考核,以确保其有效执行。
总之,管控风险、保障安全生产需要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我们期望不再出现悲剧重演,同时呼吁管理者不断实践、深入学习,洞察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牢记安全在心中,为无数家庭带来幸福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