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很多事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能否把握住合适的时机。曹操决定攻打荆州,这个选择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接下来的决策中,曹操却做出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错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我们来看一下当时三国的整体形势。孙权控制了江东和扬州的六郡,刘备则依附在荆州的江夏刘琦一带,益州归刘璋所有,汉中由张鲁把守,雍、凉则分别被马超和韩遂占领,公孙康占领辽东,士燮控制了交州的大部分地区,而其余的地方几乎都被曹操所占领。
到那个时候,曹操已经平定了吕布、袁术、袁绍、张绣等中原诸侯,几乎占据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唯一还能对曹操构成威胁的是雍、凉的马腾,但马腾已经表示臣服,并带着家人迁往邺城居住。可以说,北方已不再有太大的威胁。
恰在此时,刘表去世,曹操打着天子旗号,决定收回荆州的管辖权,这个时机非常合适。事实证明,曹操的判断是准确的。当曹操的大军刚刚经过宛城时,刘琮主动投降。曹操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荆襄七郡中的六郡,唯一剩下的江夏郡仍然由刘备和刘琦控制。此时,曹操已经得到了实质性的利益,攻占荆州的决定没有错。
然而,曹操由于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荆襄六郡这片物产丰饶、交通便利的地区,开始变得有些飘飘然。正是在这个时候,曹操犯了一个错误——他没有听取程昱和贾诩的建议,决定继续进攻,而非趁着这个机会稳固已得之地,反而选择去挑战孙刘联军,参与“赤壁之战”。结果,曹操在赤壁一战中惨败,改变了天下的大势,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
如果当时曹操没有参与赤壁之战,而是选择稳固已经获得的荆州,那么孙权和刘备就只能固守扬州和江东,无法再有进一步的发展。曹操只需专心发展自己的国力,富国强兵,接下来的益州、汉中、雍州、凉州、辽东以及交州,攻占起来将变得相对容易。
事实上,刘备轻松就能够占领益州,曹操自然也不会难以征服。若曹操统一了除了扬州六郡和江夏郡外的其他区域,可能真如贾诩所说的那样:“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意思就是,如果曹操依托荆襄这片富饶的土地,发展生产,以优厚的待遇来回报官吏和士兵,安抚百姓,那么即使不战,江东也可能归顺于他。
如果曹操没有去打赤壁之战,而是稳住荆州,再攻取益州、汉中、雍州和凉州等地,孙权和刘备的联合力量就会显得微不足道。到时,孙刘两方可能会因为形势所迫而主动投降。毕竟,其他的地方都已经被曹操掌控,孙刘不仅耗不起,更无法打败曹操,最终只会选择投降。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攻占荆州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而他真正的错误在于,取得荆州后不应该继续打“赤壁之战”。如果曹操选择稳固已得之地,稳步扩展,统一大业可能会提前完成。
上一篇:原创 曾国藩的特殊处世之道,有事没事找人借点钱,借还之间有大智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