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对荆州被东吴袭击、关羽遭遇不测的事件心怀遗憾,因此提出了许多问题和假设。在这些假设中,有一个观点让我觉得特别有趣,因此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假如荆州真的被东吴袭击,关羽在逃入麦城时得到了刘封的援军,最终逃回了益州的成都,准备见刘备,那么刘备会如何处理关羽呢?
实际上,鉴于关羽一向骄傲自负,而且在守卫荆州之前已经立下军令状的背景下,假如他如愿侥幸逃生返回蜀地,他必然会自缚请死,以维护军法的尊严。然而,我认为只要刘备没有失去理智,他绝不会像诸葛亮在街亭之战后那样对马谡实施极刑,斩杀关羽以示正义。关羽和马谡的身份与地位是天壤之别,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首先,关羽在刘备军中的威信之高可想而知,而马谡不过是首次出征的小将而已。关羽追随刘备已长达三十年,经历过无数战斗,早已名声远扬,甚至连曹操对他都心生畏惧。因此,诸葛亮斩杀马谡完全是为了表演一场政治秀,战争失利总需找个替罪羊,而不幸的马谡正好成了替罪羊,死得也算是不冤,毕竟他总是自以为是,妄谈兵法,最终酿成了惨痛的失败。而关羽在水淹七军一役中展现出的卓越指挥能力,更是将其威望推向了巅峰。更重要的是,关羽和张飞是刘备最早的追随者,两人从二十多岁便开始跟随刘备,一直陪伴到他六十岁。可以说,关羽实际上是刘备军事集团的二把手,其地位无疑高于诸葛亮。因此,我想问,刘备又怎可能轻易斩杀这位二当家呢?如果刘备真一失足斩了关羽,那他该如何继续领导和指挥自己的队伍?
其次,刘备的性格向来宽容,更何况与关羽之间还有深厚的结义情谊。根据刘备的性格,只要他没有产生巨大的改变,就绝不会轻言杀关羽。历史上的刘备,虽然与《三国演义》中夸张的形象有所出入(不可能随时都在落泪),但他绝对是个宽厚仁义之人。回顾刘备的一生,他从未对功臣施以严厉的制裁。尤其是那些与他从徐州起共同打拼的心腹,比如关羽和张飞。最典型的例子是糜竺,尽管他的弟弟糜芳出卖了关羽,但糜竺却选择自缚请罪,而刘备根本没有追究的意思,反而安慰他:“这是你弟弟犯的错,不关你的事情。”其言外之意是,只要是跟随我的老兄弟们,我绝不会让你们受损。相比之下,孙权对陆逊的逼死及对张昭的羞辱,曹操对荀彧和崔琰的逼迫,确实显得刘备更加仗义。
因此,客观而言,历史上的刘备虽然是个倔强且不乏脾气的老将,但他绝不是一个残忍之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汉末乱世,未曾表现出残忍的人,已经算得上是仁者了。所以,假如荆州真的被东吴袭击,关羽败逃麦城,而得到了刘封的援助,最终成功逃回益州成都,准备面见刘备,我相信刘备不仅不会对关羽施加责罚,反而会对他给予奖励与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