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三国时期涌现了许多英勇的将领,刘备、张飞、关羽等人是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英雄人物。刘备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其一生的英勇和智慧使得他在后世享有极高的声誉。刘备以其宽广的胸怀和杰出的眼光,吸引了许多贤才。提到刘备,首先想到的便是他麾下的五虎上将。
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至于吕布,他的武艺是无人不知的。大多数人认为,若要找出能与吕布抗衡的将领,那必是马超,也有少数人认为张飞也能与吕布一较高下。而如果论谁能够战胜关羽,大部分人会认为那非赵云莫属。然而,马超和赵云这样武艺超群的英雄,为什么在刘备的麾下并未得到应有的重用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
01 马超的从军历程
马超,扶风人,今陕西省人,出身于军事世家,乃东汉末年著名军阀马腾的长子。马腾名声赫赫,手握重兵。马超出生于显赫家庭,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安逸度日,而是早早便投身于军旅生涯。年仅十七岁时,马超便跟随父亲参军,表现出过人的勇气与才能。
在建安元年,马腾与韩遂发生冲突,两方兵戎相见。在这场冲突中,马超差点被韩遂部下阎行的断矛刺死,所幸逃脱。建安七年,马超跟随父亲出征,在作战中不幸腿部受伤,但他依然坚守岗位,凭借英勇作战大败敌军。曹操见马超出色的战功,曾多次邀请他入朝做官,但马超均予以拒绝。此后,马腾入京城,马超接管了父亲的军队。
建安十六年,马超与韩遂合谋反叛曹操,并在劝说中口出大逆之言:“如今,马超弃父,以韩将军为父。韩将军亦当弃子,以马超为子。”最终,韩遂答应与马超共同起义,史称潼关之战。然而,这场战役以曹操的巧妙计策而失败,马超的父亲和200位家人惨遭曹操杀害。马超回到凉州,在夺回父亲遗产后,依旧无法站稳脚跟,最终投靠张鲁。尽管在张鲁旗下效力了一年,马超依然未获得重用。215年,马超决定投奔刘备。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马超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自己的妾儿。
02 马超与吕布的对抗
说到能与吕布抗衡的将领,众人多半认为是张飞。张飞与吕布在战场上交手过百回合,未曾分出胜负。尽管吕布最终凭借装备的优势战胜了张飞,但若论武艺,吕布并未占据绝对上风。若抛开装备的因素来看,张飞与吕布的战斗,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甚至可以说张飞能够与吕布抗衡。
然而,张飞在刘备麾下的地位相对较高,虽然他未曾长期驻守一方,但始终在刘备身边,作为亲密的朋友和守护者,刘备更倾向于将其留在身边,确保自己安危。这并不意味着张飞被忽视或不重用。相比之下,马超的处境则要复杂得多。
马超在与曹操作战时,表现得极为勇猛,甚至一度将曹操打得兵败如山倒。吕布同样以骁勇著称,他在濮阳之战中,一人独自迎战曹操麾下的六位大将,展现了超凡的勇力。可以说,马超与吕布的实力相差无几,都堪称猛将。马超加入刘备麾下后,尽管参加了许多战役并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但由于一些原因,刘备并未赋予他重要职务。
首先,马超的声誉较差,潼关之战的失败不仅让马超背负了“父死”的沉重负担,还让他在西北的口碑受损。刘备对马超的投诚存在怀疑,担心他投奔自己不过是为了自身利益,不足以信任。而且,马超的转变太过频繁,从投靠张鲁再到背弃自己的一切来投奔刘备,这让他在人情上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其次,马超的身体状况日渐恶化,刘备手下的军力分配已经非常均衡,缺乏合适的位置可以让马超展现出自己的优势。最终,马超在222年因病去世,未能再度为刘备立下更大功勋。
03 赵云与关羽的对抗
如果说刘备手下有能与关羽对抗的将领,那非赵云莫属。若论杀敌数,赵云的战绩甚至超过了关羽。在多次单挑中,赵云的表现也丝毫不逊色,尤其在面对李典时,赵云与李典激战十余回合,最终击败对方。李典的战力较管亥要强,因此赵云的综合能力显然优于关羽。
赵云,字子龙,号称“燕南三士”之一,他与张飞、诸葛亮等人共同参与了西川的征战。赵云有着出色的武艺,常年守护在刘备身边,几乎成为刘备的私人护卫。在多个重要战役中,赵云展现了他的勇气和智慧,尤其是在长坂坡之战中,一战成名。赵云也曾亲自指挥过川之战,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然而,尽管赵云的能力出类拔萃,刘备却始终没有给予他足够的重用。原因在于,赵云虽然勇猛,但刘备认为他过于注重战斗,而忽视了大局和人际关系。在刘备攻打东吴时,赵云极力反对,为了维护内部的和谐,他不希望刘备因报仇而做出不明智的决定。刘备因此对赵云心生嫌隙,认为他不懂人情世故。
04 总结
刘备麾下的两位猛将,马超和赵云,虽然在战场上都表现得极为出色,但由于各自的个性和背景,他们未能得到刘备的充分信任与重用。马超虽有名门背景,但由于曾背弃亲情和频繁投靠他人,刘备始终怀疑他的忠诚。而赵云虽然有勇有谋,但在刘备眼中,他过于专注于个人英雄主义,缺乏大局观,导致了他的长期不被重用。若刘备能够更好地信任并合理使用这两位猛将,或许蜀汉的局势会更为有利,刘备的威信和事业也会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