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王韩成:西楚十八诸侯之一,有谋圣张良辅佐,为何还被项羽杀害
创始人
2025-09-10 07:31:43
0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你们乘坐鹦鹉螺号,跟随我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

话说秦二世二年六月(公元前208年7月),在项梁与张良的协助下,韩成登基称王,成功复国,重新建立了韩国。然而,仅仅两年多之后,韩成就在汉高祖元年七月(公元前206年8月)被项羽处死。那么,韩成拥有智勇双全且忠诚的张良辅佐,为什么他没能复兴韩国,反而迅速灭亡呢?船长将在下文为您一一解答。

一、韩国宗室背景

韩成出身于韩国的宗室,因此从小便接受了优良的教育。成年后,他被韩王封为横阳君。然而,随着秦军的进攻,韩国很快灭亡,韩成也沦为平民。为了避免引起秦朝的怀疑,他在秦朝的统治下保持低调、安分守己。

二、参与反秦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各国贵族纷纷联合反秦称王,唯独韩国宗室后裔未曾出面。此时,韩国贵族后裔张良立志复国,他决定向楚将项梁寻求帮助。

张良劝说项梁道:“将军已经立了楚怀王为王,韩国的宗室后裔中,韩成最为贤明,可以让他为王,增强我们的盟友力量。”项梁听从了张良的建议,便派张良去召韩成,正式立韩成为韩王。

韩成即位后,封张良为司徒,并向项梁借兵,带领军队西进,意图收复韩国的故土。在张良的辅佐下,韩成成功击败了秦军,夺回了多座城池。然而,秦军不久后展开反攻,迅速夺回了失地。面对实力的悬殊差距,韩成只能在颍川一带与秦军展开游击战。

然而,项梁在定陶战役中惨败,被秦将章邯杀害。韩成得知消息后深感震惊,只得带领部队逃入楚王熊心麾下。楚王随即派遣刘邦西进攻秦朝,楚军迅速攻占了颍川郡的多个县城,韩成与张良才得以重返韩地。

刘邦意识到张良的才能,决定将其收为己用。于是,刘邦建议韩成留下,让张良继续随自己西进,自己带兵守住韩国的故地。韩成认为韩国故土已经收复无遗,心中对刘邦充满感激,便答应了刘邦的请求,并让韩信带领一支精兵随刘邦攻秦。张良最终协助刘邦攻入咸阳,为秦朝的灭亡立下了赫赫战功。

三、遭遇忌恨而被杀

汉高祖元年二月(公元前206年3月),西楚霸王项羽在戏亭分封诸侯。由于韩成是项梁所扶持的,因此依然被项羽封为韩王,领地为颍川郡。然而,韩成在灭秦过程中并未立下显赫战功,加之张良与刘邦关系密切,张良的出谋划策帮助刘邦抢夺了项羽灭秦的荣誉,项羽因此对韩成产生了忌恨,将其囚禁,并拒绝让其回到韩国。

张良感到事态严峻,忧心忡忡,于是劝刘邦前往汉中时烧毁栈道,表示自己没有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心思,以此打消项羽的疑虑。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张良随后与刘邦辞别,返回韩成的营帐。为了缓解项羽对刘邦的猜忌,张良再三为刘邦说情,并成功减轻了项羽对刘邦的戒心。然而,项羽依然心生嫉恨,最终决定带着韩成与张良一同回到楚都彭城。

在这一过程中,张良多次为刘邦出谋划策,甚至冒着得罪项羽的风险。相比之下,张良对韩成则显得冷淡,没有为其美言一句。由此可见,张良在心里早已认为刘邦的能力超越了韩成,而刘邦的未来也更加光明。可惜,韩成未能识时务,最终成为了项羽复仇的对象。

不久后,刘邦决定东进攻打关中,项羽感到极度愤怒。为了报复,项羽先是将韩成贬为穰侯,随后将其杀害。张良对于韩成的死感到悲愤交加,但他依然在好友项伯的帮助下成功逃离彭城,最终投奔了刘邦。在随后的楚汉之争中,张良协助刘邦击败项羽,最终赢得了这场旷世大战的胜利,为韩成复仇,也为自己与刘邦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朱常洛:登基匝月亡,疑案迷朝堂 如果按照历史上皇帝登基时间最短排序,第一名当然是金末帝完颜承麟,只当...
原创 大... 假如你生活在清朝,面对皇帝的提问,让你在男爵与一品大员之间作出选择,你会如何抉择呢?当我第一次看到这...
原创 东... 1948年5月,上级将李作鹏调任到第六纵队,担任副司令和第十六师的师长。他的任务是带领这支资历最为深...
原创 清... “铁帽子王”是清代用来形容一种特殊爵位的俗称,指的是那些可以世袭不降、永远保留原有爵位的亲王、郡王宗...
原创 朱... 洪武三年,为了彻底铲除北元对明朝北部边疆的军事威胁,朱元璋决定采取果断行动,任命了徐达为总指挥,李文...
原创 东... 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正式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设立了四位副总司令,分别为吕正操、周保中、李运...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曹军阵营中最常与刘备的五虎上将交手的将领,有两位尤为突出:许褚和张郃。这两位将领与...
原创 中... 美帝国始终没有放弃过对我国的敌视与打压!伟人的这番话至今依旧深刻警示我们,时至今日,依然言之凿凿!自...
原创 一...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言: 在《上篇》中,笔者主要讲述了晋藩的大宗,特别是晋定王一脉的宗室故事。今天,...
原创 对... 长城蜿蜒,烽燧相望。从秦始皇连接边墙,到明朝大修九边,这道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防御工事,见证了两千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