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南京市六合区,位于长江北岸,而在清朝时期,它则隶属于六合县。特别是在太平天国时期,这片土地曾经成为了战火的焦点,爆发了极为激烈的战斗。其中有一位人物,名为温绍原,成为了历史中的亮点。他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知县,却在抗击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成为了坚守六合的关键人物。在清朝的正规军全线溃败之际,温绍原顽强地守住了六合,为这座城市赢得了“铁打的六合”的美誉。然而,尽管他顽强抗争,最终六合还是落入了太平军的手中,而攻占它的正是英王陈玉成。究竟,陈玉成是如何攻破这个坚固的城市呢?接下来,让我们一探六合之战的全过程。
(一)
有时候,历史的细节带有些许戏剧性。温绍原的知县职务,竟然是他通过金钱购买来的。他出生于湖北江夏,由于家庭富裕,他花费了一大笔资金,在1852年成功当上了六合知县。通常,买官的人多是为了能通过权力获得财富。温绍原当初的心态可能也正是如此,但命运给了他一个不同的选择。随着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温绍原意外地展现了自己在军事上的潜力,一跃成为了战场上的英雄人物,成为了抗击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令世人刮目相看,完全超出了他自己最初的设想。
1853年5月,太平天国北伐军的朱锡琨带领军队进攻六合。温绍原模仿《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新野的计谋,提前在城外的民房中布置好柴草,并浇上火油。当太平军进入民房休息时,温绍原率领民团趁夜进行偷袭,火光冲天,太平军被猛烈的火攻和袭击打得措手不及,遭遇了惨重的损失。此役之后,温绍原声名鹊起,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1854年,太平军占领了长江中的八卦洲。温绍原再次带领兵力进行夜袭,成功击溃了驻守八卦洲的太平军,并迅速接连攻占九洑洲,再度取得了重大胜利。
1856年,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发动了进攻江南大营的战役,秦日纲的部队奉命从江北行动。可是,当秦日纲的军队抵达六合时,温绍原又一次进行顽强抵抗,并得到了江南大营张国梁的支援,成功拖延了太平军的进攻。尽管太平军最终摧毁了江北江南大营,但温绍原始终坚守六合,使得太平军始终无法攻破。
随着一系列的胜利,温绍原的声望逐渐上升,理应得到朝廷的奖励。然而,朝廷并没有给予他更多的实权,而是将他升任为江宁知府。由于南京城已经落入太平军的控制,温绍原实际上依然只能待在六合,无法像曾国藩那样扩展自己的势力。后来,他又被任命为盐运使衔的浙江候补道台,以及江南大营的翼长,这两个职务虽然光鲜,但实质上仍然没有赋予他足够的实权。即使他身边有着江南和江北大营的庞大兵力,然而由于大营的指挥官无能,导致这些兵力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调动。倘若温绍原能够独立指挥,他本可能改变战争的局势。可惜的是,他始终未能如愿,成为了满清腐朽体制下的牺牲品。
(二)
温绍原和六合县的坚守,成了太平天国的心头大患。要想彻底消除这一威胁,太平天国必须打破六合的坚固防线。然而,要攻破这座城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江南江北大营的存在,令太平军在进攻六合时面临巨大的困境。只要太平军进攻六合,便必然遭遇来自两座大营的夹击,使得太平军的进攻陷入被动局面。如果没有这两座大营的制约,单凭温绍原的防守,恐怕很难阻挡太平军的攻势。因此,想要攻占六合,首先得解决江南江北大营的问题。
1856年,太平军在击破江南江北大营后,原本有机会拿下六合。可惜,随即爆发了天京事变,江南江北大营卷土重来,错失了这一关键时机。
进入1857年,石达开出走的事件让太平天国形势进一步恶化。江南江北两座大营再次对南京城发起了猛烈进攻,而南京周围的孤城瓜洲和江浦也相继陷落。到1858年夏天,南京城几乎被彻底合围,形势危急。太平军决定召开枞阳会议,由陈玉成指挥全军,开始反击。
9月17日,陈玉成率领20万大军,从滁州出发,向南京进军,并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屡次与清军交锋,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经过几场战斗,陈玉成迅速消灭了江北大营的清军,并于9月26日攻破浦口的江北大营总部,彻底摧毁了这个防线。江北大营的统帅德兴阿在战败后狼狈逃命,太平军的反攻成功地解除了对六合的压力。
不过,尽管江北大营的主力已经溃败,但扬州附近的残余清军依然存在,江南大营也时刻威胁着六合。太平军明白,若不解决这些外援,六合仍然难以攻克。因此,陈玉成决定与李秀成联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分散清军兵力,争取更多的时间,最终一举攻破六合。
(三)
陈玉成最初计划通过偷袭来攻占六合。9月27日,他派出一支部队伪装成清军,试图通过欺骗打开六合城门。然而,温绍原机警敏锐,立刻识破了太平军的伎俩,及时反击,将太平军赶了回去。
此时,附近的清军逐渐汇聚,江南大营的冯子材和江北大营的富明阿也开始集结兵力。为了能够顺利攻占六合,陈玉成与李秀成商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决定分兵两路展开进攻。陈玉成率军主攻六合,而李秀成则北上进攻扬州。
9月30日,陈玉成率军与冯子材、富明阿的部队在泰山墩展开激战。经过激烈的回马枪战术,陈玉成成功将敌军围困并击溃。冯子材和富明阿的残余部队狼狈撤退,未敢返回六合,而是逃向了扬州。
这样一来,六合成为了孤城,剩下的只有温绍原和少数守军坚持防守。然而,陈玉成并没有因此放松攻势,而是继续加大对六合的围攻力度。
李秀成在同一天攻占了天长县,随后迅速南下,攻占了仪征,并直指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