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10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发布了《淞沪战役作战命令》,宣告上海解放战役正式拉开帷幕。
5月21日下午6点左右,上海市区突然实施了严密的戒严,南京路、西藏路一带戒备森严,荷枪实弹的军警像是面对敌人般严阵以待。每隔三步便有一名哨兵站岗,五步便有一名警卫巡视,交通被完全封锁,行人被强行拦停,市区顿时陷入了紧张与恐慌之中。
不久,一辆囚车从贵州路老闸捕房急速驶出,快速穿过马路,直到一家公司门口才停下。车门打开,几名军警迅速将车上押解的两名“犯人”推出。两人身着国民党将军的黄呢军服,但肩章和领章被卸去,衣着简朴,四五十岁的年纪,身体依旧健壮。他们双臂被五花大绑,几乎不能动弹,身后还插着一块歪斜的纸牌,上面写着“银牛”二字。
那时,上海的金融形势混乱,金圆券贬值严重,民众生活困苦,倒卖银元的“黄牛”猖獗。此类银元走私贩子被人称为“银牛”。然而,此时上海即将解放,国民党竟仍不放过这些银元贩子,难以理解。而且,这两个“银牛”与普通犯人显然不同——他们气宇轩昂,丝毫没有临刑前的恐惧和狼狈。
在行刑前,其中一人请求发表讲话,但被刽子手严厉拒绝。他们依旧坚毅地站立,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喊道:“毛泽东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刽子手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伴随着枪声,这两位“银牛”倒在了血泊中,尸体暴露在上海街头。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国民党已经无法阻挡解放军的进攻,上海也即将解放。为何国民党在此时仍要抓捕这些金融罪犯?更为奇怪的是,为什么其中一人临终前喊出“毛主席万岁”?他们究竟是什么人?答案从这位喊出“毛主席万岁”的人说起……
此人名叫张权,1899年出生于河北武强县张家庄。18岁时,他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被送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攻读炮科,学成归国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并因战功晋升为师长,后来又担任国民党陆军步兵学校少将教务长,培养了大量炮兵军官。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权组建了国民党机械化装甲部队,成为中国战车防御炮部队的创始人。在反攻滇缅的戍战役中,他的部队一天内摧毁了四十余辆日军坦克,创下辉煌战绩。
1944年,张权率部参与豫湘桂战役,击溃日军,并因此被誉为抗日名将。张权的战车防御炮教导队曾驻扎在四川璧山,而在重庆,周恩来和董必武曾邀请张权到“周公馆”做客。
在周恩来和董必武的劝导下,张权一度有意加入共产党,但两位领导认为他在国民党军队的作用更大,最终他决定继续留在国民党军队中。为此,周恩来通过张治中特意将地下党党员王亚文介绍给张权,担任他的秘书。
张权曾多次对他人说道:“北伐时,林伯渠是我的老师,现在,周恩来和董必武对我的指点让我茅塞顿开,得益匪浅。今后,我愿以周董二位为师,听命于他们!”
1948年初,王亚文曾到张权家中做客,谈起特工李明灏的情况,并透露他已经秘密前往华北解放区。张权听后,非常激动,迫不及待地问:“我能否像李明灏一样,前往解放区?”
王亚文回答道:“我们认为你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你在上海做好策反工作,在蒋介石的‘心脏’里埋下定时炸弹,为解放军进攻上海做好准备。”
张权思考片刻后,提出了一个请求:“参加贵党是我多年的愿望,现在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吗?”王亚文答应向上海地下党报告,并表示:“这是党对你的考验,期待你能干出一番成绩。”
张权在解放战争中为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期间,凭借其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地位,他提供了大量宝贵情报。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拒绝签署《国内和平协议》,和谈破裂。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展开长江渡江战役,并成功突破国民党的防线,急速向上海推进。
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彻底覆灭。蒋介石急忙乘船逃往上海,企图进行最后的抵抗。消息迅速传到上海地下党组织,他们与张权取得联系,商议实施起义,决定活捉蒋介石。
经过与王亚文的密切配合,沙文汉到张权家中传达中央军委的决定,要求张权负责起义的具体实施。张权听后,激情满怀,并汇报了策反的进展,信心满满地认为此次起义必定成功。
沙文汉接着说:“我们已经掌握了蒋介石父子住在‘永兴号’舰上的情况,而‘永兴号’的舰长是我们的同志的父亲,只要我们做好准备,起义的枪声就会响彻蒋介石身边。”
张权立即决定制订起义计划,并迅速前往吴淞要塞和上海郊区,进行详细侦查和安排。在与参与起义的将领们商定具体行动细节时,张权注意到一些将领产生了动摇,决定推迟起义。
蒋介石到达上海后,通过威逼利诱安抚军心,并将军官家属送往台湾做人质,企图加大控制力。与此同时,他命令杀掉所有共产党的谍报人员,并加强了对上海的戒严和大搜捕。
然而,蒋介石的措施反而导致了更多的将领产生了恐慌,一些曾答应参与起义的主力将领开始中途变卦。张权与王亚文意识到形势的紧迫性,决定加紧推进起义。
5月12日,第三野战军正式发起了上海战役,巨大的炮声震撼了整个上海。张权心情激动,期待着起义的时刻越来越近。
5月15日,张权与王亚文在黄浦公园见面,讨论起义的细节,并做了最后的准备。然而,张权在访问吴淞炮台时,发现炮台司令邵百昌迟迟未决。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张权继续督促相关军官做好准备。
然而,就在起义前夕,起义计划遭遇严重背叛。132师的情报科长张贤向国民党警察局长毛森泄露了消息。5月15日,李锡佑和秦然轩被捕,张权也在返回家中时被捕。
张权被捕后,立即遭到严酷审讯。尽管他遭受了种种酷刑,始终保持沉默,坚守住了党的机密。敌人无奈之下决定加快执行死刑的进程。
5月21日,张权和李锡祐被带到行刑现场。尽管他们的身后挂着“银牛”的标牌,但两人的表现毫不畏惧,他们坚毅的目光和铿锵有力的呼喊,让在场的人们不禁为之动容。
不久后,解放军如愿进入上海,张权和李锡祐的牺牲为上海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