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春秋战国历史故事-一鸣惊人,楚庄王韬光养晦,帝王统御之术!
创始人
2025-11-22 15:02:01
0

《韩非子·喻老》中记载道: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楚庄王熊旅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他年轻即位,仅二十岁,父王去世后,他肩负重任,继承王位。庄王上任之初,楚国局势动荡,前任楚王与令尹先后离世,引发王室内乱,几位公子甚至起兵反叛,朝政陷入不稳。

起初,庄王沉迷享乐,频繁出入歌台舞榭,国家大事多交由大臣处理。即便蔡国来求援,他也无动于衷。宫廷内依旧奢华繁盛,欢歌笑语不断。然而,当饥荒来袭、外敌侵扰时,庄王仍沉溺于田野游玩与酒宴,政务无人问津。宫门口甚至树下悬挂进谏者死无赦的告示,使忠臣难以直言。

随着国家逐渐衰败,忠臣苏从忍无可忍,冒死进谏。他向庄王比喻说:楚国出现了一只奇异的鸟,三年未鸣。庄王听后豁然开朗,对苏从说道:此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自此,庄王痛改前非,挥剑斩断酒色,解散乐队舞女,开始励精图治,积蓄力量。他清除奸臣,掌握实权,楚国的霸业由此逐步兴起。 在位期间,庄王以智慧与谋略带领楚国强盛起来,与晋国争霸中原。他与齐国联合抗晋,围攻宋国,各种策略使楚国在诸侯中独占鳌头,奠定了楚庄王的霸业基础。庄王不仅英勇善战,政治谋略也极为高明,一鸣惊人的成语由此逐渐成为他实力与智慧的象征。 庄王之所以三年不鸣,实际上是在国家政局不稳、权力被多位大臣牵制的情况下,隐忍观察、积蓄实力,待时机成熟才出手解决纷争,以显示自身真正的能力。 一鸣惊人也常被用来形容人在默默努力多年后,终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寒窗苦读多年的学子,终于考入理想大学,便是一鸣惊人的生动例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同路朋友——坦赞铁路采风绘画... 艺术家在坦桑尼亚采风 一条“长虹”跨越远方山水,一群建设者携手开拓通途,一片友谊之花在丛林绽放……...
原创 夏... 夏侯惇在三国演义中以勇猛著称,曾多次击退强敌,比如吕布和关羽。那么如果他与赵云交手,结局会如何呢?很...
原创 赵... 五虎上将的名次通常并不是根据单纯的武功来排序的,而是受到了资历、声望以及地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
原创 春... 《韩非子·喻老》中记载道: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楚庄王熊旅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
原创 苏... 有朋友问我,苏联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一位重要的苏联政治人物,他的名字叫米高扬,大...
原创 日... 1937年,日本将南京作为进攻目标,主要原因是南京在当时被视为中国抗日的心脏。占领南京不仅能够有效削...
原创 美...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科技领域,都占据着全球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经济方面,...
来自世界最大木偶的“家乡请柬”...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四川南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舞台表演木偶——川北大木偶的家乡。11月22日,封面...
原创 董... 十八路诸侯联手讨伐董卓,群雄云集。 在这场战争中,众多历史人物如董卓、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