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3朝元老米高扬,对赫鲁晓夫忠诚,但巴库生活一直受怀疑
创始人
2025-11-22 15:01:58
0

有朋友问我,苏联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一位重要的苏联政治人物,他的名字叫米高扬,大家或许知道,他是米格飞机设计师的哥哥。问题是,为什么米高扬会如此力挺赫鲁晓夫?而在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赶下台后,米高扬又为何依然大力支持赫鲁晓夫呢?我查阅了一些苏联历史资料,发现米高扬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人物。因为他是苏联历史上的关键人物,许多历史事件与他有关,例如他曾访问西柏坡,并与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会面,尤其是在赫鲁晓夫掌权期间,米高扬的作用不可忽视。 米高扬是亚美尼亚人,出生时亚美尼亚还属于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年轻时,他曾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的神学院学习。虽然当时他学习的是神学,但米高扬并没有真正深入研究神学,他更倾向于投身于俄国当时兴起的布尔什维克运动。米高扬自己曾说,他从来不信神。要是他信神,恐怕就无法成为布尔什维克了。

后来,米高扬去了阿塞拜疆的巴库工作。1918年,巴库被布尔什维克控制,而当时阿塞拜疆和奥斯曼帝国都在争夺这座城市。由于新生的苏俄力量无法及时支援,米高扬与其他布尔什维克一起转入地下进行斗争。据历史资料记载,米高扬曾成功营救了26名被囚禁的巴库委员会成员,然而这些人被救出后不久就被枪杀,唯独米高扬侥幸逃脱。为什么他能够独自逃脱呢?这一直是一个谜,甚至苏联方面曾怀疑米高扬是否曾经投降过敌人,至今无人能解答这个谜团。 之后,米高扬进入了苏联高层,成为苏共中央委员,并与斯大林共事。米高扬的工作一度得到斯大林的重用。从一些历史照片可以看出,米高扬在当时已经是苏联的高层领导人,可以称得上是元老级人物。

米高扬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他非常支持赫鲁晓夫。在赫鲁晓夫与贝利亚、马林科夫等人的斗争中,米高扬一直站在赫鲁晓夫一方。即便在勃列日涅夫发动宫廷政变,将赫鲁晓夫赶下台时,米高扬也毫不畏惧,他在会上明确表示,虽然赫鲁晓夫有些缺点,但赫鲁晓夫实施的部分政策是值得肯定的,不应当全面否定赫鲁晓夫。然而,遗憾的是,在当时的苏联高层,只有米高扬一个人支持赫鲁晓夫,最终赫鲁晓夫仍然被迫下台。 有人认为米高扬之所以如此支持赫鲁晓夫,是因为赫鲁晓夫曾经救过他。斯大林晚年时,曾计划清洗一批苏联高官,米高扬在其中。当时斯大林突然去世,米高扬因此逃过一劫。

不过,斯大林去世后,接班人贝利亚和马林科夫并不是简单人物。如果他们上台,将会继续推行斯大林的政策,米高扬的地位也依然无法保障。因此,米高扬极力支持赫鲁晓夫与贝利亚、马林科夫等人斗争,以保全自己和其他人。 尽管如此,米高扬并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当赫鲁晓夫下令逮捕贝利亚时,米高扬曾建议不将贝利亚逮捕,而仅仅解除他的职务。但没想到,贝利亚最终还是被秘密处决。从这一点来看,米高扬是一个讲原则的人,他并非仅仅是为自己报恩。

事实证明,如果贝利亚没有被杀,赫鲁晓夫很可能无法稳固自己的权力,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勃列日涅夫篡位之说。因此,贝利亚之死以及赫鲁晓夫为巩固权力而采取的措施,为苏联后来的内部斗争埋下了伏笔。米高扬的一些做法,其实是在尽力维持苏共内部的团结,避免苏联陷入混乱。 勃列日涅夫对米高扬的意见很大,主要是因为米高扬与赫鲁晓夫关系密切。勃列日涅夫试图整顿米高扬,因此米高扬看出勃列日涅夫的不满,主动提出退休并得到了批准。

有观点认为,米高扬在关键时刻选择退休是非常明智的。事实上,米高扬直到退休时,依然支持赫鲁晓夫的部分政策。他的退休选择也是出于大局考虑,避免苏联内部再度发生斗争,进一步削弱国家的凝聚力。 米高扬的支持赫鲁晓夫,更多是出于对苏联长远发展的考虑,而非个人感情。赫鲁晓夫的改革政策,正是米高扬认为能够解决一些苏联发展中的问题。米高扬清楚地意识到,如果继续沿用斯大林的政策,苏联将难以稳定发展。支持赫鲁晓夫是出于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即使赫鲁晓夫下台后,米高扬依然支持他,这或许就能解释其中的原因。

米高扬希望苏联能够避免内斗,防止被西方国家利用。对于勃列日涅夫,米高扬也有所了解,看到勃列日涅夫不满他,米高扬主动请辞,以避免内部分裂。 一些史料认为,米高扬提前退休的背后,可能与巴库26人事件相关。当时米高扬究竟如何幸存,这仍然是一个谜团。尽管如此,从米高扬儿子为国捐躯的事实来看,米高扬并非一个奸诈之人,他的性格不可能隐瞒历史。 从这些资料分析来看,米高扬是苏联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官员。虽然他讲原则,但也并不具备决定大局的权力。如果他能影响大局,或许苏联的历史将会有不同的走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同路朋友——坦赞铁路采风绘画... 艺术家在坦桑尼亚采风 一条“长虹”跨越远方山水,一群建设者携手开拓通途,一片友谊之花在丛林绽放……...
原创 夏... 夏侯惇在三国演义中以勇猛著称,曾多次击退强敌,比如吕布和关羽。那么如果他与赵云交手,结局会如何呢?很...
原创 赵... 五虎上将的名次通常并不是根据单纯的武功来排序的,而是受到了资历、声望以及地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
原创 春... 《韩非子·喻老》中记载道: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楚庄王熊旅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
原创 苏... 有朋友问我,苏联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一位重要的苏联政治人物,他的名字叫米高扬,大...
原创 日... 1937年,日本将南京作为进攻目标,主要原因是南京在当时被视为中国抗日的心脏。占领南京不仅能够有效削...
原创 美...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科技领域,都占据着全球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经济方面,...
来自世界最大木偶的“家乡请柬”...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四川南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舞台表演木偶——川北大木偶的家乡。11月22日,封面...
原创 董... 十八路诸侯联手讨伐董卓,群雄云集。 在这场战争中,众多历史人物如董卓、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