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深度解析:指鹿为马背后的权力博弈,赵高三步谋国最大险招
创始人
2025-09-09 17:03:26
0

“指鹿为马”这一历史典故,源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故事的发生缘由赵高的权谋伎俩,旨在通过一场荒诞的举动来试探群臣的忠诚与服从。赵高有意挑战秦二世的权威,故设计了让群臣看到一头鹿却称其为马的荒唐事件,借此观察谁会反驳,从而识别出那些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权臣。赵高这种看似荒谬的举动,实则是其深藏的政治图谋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权力,更多的是为了掩藏他真正的目的——篡位。

赵高的“指鹿为马”并非仅仅是一次权力的展示,更是他篡位计划中的一步险棋。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丞相、太尉等职掌握国家政务,地方上则设有郡守、郡尉等职位。然而,秦始皇并未设立正式的相邦职位,这使得左右丞相的职务实际上成为最高政务长官。赵高凭借自己出色的书法与法学才华,深得秦王嬴政宠爱,从而得以进入朝堂。初期,赵高的职位仅仅是中车府令,负责管理秦王的车马,虽然职位显赫,但在秦始皇在世时,他并未得到进一步升迁。

然而,秦始皇去世的突然变故和继承人之争为赵高提供了一个机会,胡亥正是他谋取权力的跳板。赵高通过辅佐胡亥继位,巧妙地联合李斯,迅速掌控了政权。李斯的支持使得胡亥能够顺利继位,并未受到任何大臣的质疑,赵高也因此跻身最高权力圈层,成为二世元年时的郎中令,负责宫廷安全。赵高的这一身份转换,是他政治图谋的第一步,原本一个宫廷的内侍,如今已经成为权力的核心人物。

在此之后,赵高运用巧妙的权谋,先后铲除了一系列潜在威胁,包括右丞相冯去疾和御史大夫冯劫等人,最终一手掌握了秦朝的最高权力。赵高通过清除障碍,成功打破了秦朝朝堂上原本的权力格局,掌控了大权。然而,这只是赵高权谋的第二步——挑战秦二世的独立权力。

虽然胡亥在历史上被描绘为一个昏庸的帝王,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胡亥虽然性格软弱,却并非完全没有智慧。在继位初期,他已察觉到大臣、地方官员以及宗室公子可能对其权力的威胁。胡亥的洞察力使他能够有效地掌控朝政,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赵高在此时的确已掌握了胡亥的命运,但也仍需谨慎应对秦二世的反制。

当李斯被赵高设计致死时,赵高还巧妙地通过伪装与手段,防止秦二世的使者直接调查李斯的死因。李斯未能借此机会为自己辩护,错失了自证清白的机会。而这场政治斗争的背后,也反映了赵高在当时对权力的深刻掌握与对手的洞察力。尽管在秦二世二年时,秦二世依然有足够的权威威慑赵高,但赵高依然心存侥幸,试图通过一场极具冒险的“指鹿为马”来最终实现对朝廷的完全控制。

赵高利用“指鹿为马”的荒诞事件,故意牵出一头鹿上朝,并坚持称其为马,目的并非单纯展示个人的权力,而是通过这一荒谬的举动来测试秦二世的忠诚度和反应。这种行为充满了极大的风险,因为一旦秦二世意识到其中的险恶,赵高的政治图谋将彻底失败。但令人惊讶的是,赵高居然成功了。秦二世不仅没有发现其中的异样,反而仍对赵高深信不疑。赵高通过这一事件,成功地巩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开始进一步操控朝堂。

随着赵高控制了包括宫廷在内的各个关键领域,朝堂上的权力格局彻底改变。接下来的第三步对于赵高来说相对容易,他通过一系列手段将胡亥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发动了所谓的“望夷宫之变”,最终杀死了胡亥。然而,赵高并未完全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当他试图通过强硬手段控制新帝子婴时,却遭遇了质疑与反抗。最终,赵高在自己的党羽未能支持的情况下,被子婴刺杀,权力梦想彻底破灭。

赵高的失败也反映了他在权力斗争中,虽然步步为营,但最终未能实现对整个朝廷的绝对控制。即使他在权谋方面无所不用其极,依然未能成功建立自己永恒的权力基础。这一历史故事,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变数与不确定性,以及即便是最精密的权谋计划,也可能因突如其来的反转而付诸东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任皇帝,他的治国智慧和对文化的推崇,让他的名字至今仍然广为人知。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
原创 地... 大多数人对于恐龙的印象,往往来自现代的一些电影或电视节目。这些恐龙的形象,是基于考古学家通过对恐龙化...
原创 朱...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帝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争议,留下了众多动人的故事。而...
原创 择... 提到诸葛亮出山,大家都会联想到三顾茅庐的故事。这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之所以能流传千年,主要是因为它展现了...
原创 刘... 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布衣皇帝,一位是曾经在街头混迹的刘邦,另一位是出身贫寒、做过和尚、当过乞丐的朱元璋...
原创 商... 《诗经·商颂·玄鸟》中提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这段记载提到商朝的起源,讲述了玄鸟的降临...
原创 历... 袁天罡与李淳风,这两位名字在历史上常被与神秘、智慧以及未解之谜联系在一起。他们被传说能预测未来、洞察...
原创 和... 明清时期的比较,一直是互联网文史圈内一个持久不衰的话题。喜欢明朝的网友和喜爱清朝的网友,甚至有一些既...
原创 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决策都会在岁月的水面上激起层层涟漪。今天,让我们回到南宋末年,探讨一个让后...
原创 刘... 吕后和刘邦之间,既有默契又充满紧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韩信的死,正是这种微妙关系的结果。 我们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