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躺在病床上,气若游丝,身形消瘦,她渴望能再见丈夫一面,然而护士以夜深为由拒绝了她的请求,劝她好好休息。谁也未曾预料,这位身心疲惫的女子,竟在凌晨悄然离世。她,就是将大半生献给国家的民国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于1904年出生在福建闽侯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6岁时便随她那早年留学日本的父亲前往欧洲旅行。或许是年轻时便看遍了世界的风景,这一切都为她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也让她的人生故事令世人钦佩。
她的才华让人折服。16岁时,她便凭借诗作广受赞誉,许多诗作成了经典,最著名的莫过于她写给儿子梁从诫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她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一种深情的传递。
她还是一位卓越的建筑师。20岁时,她考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学,毕业后与丈夫梁思成一道踏上了欧洲考察建筑的旅程。回国后,她投身于东北大学建筑系的创办,并深深扎根于古建筑的研究领域。她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保护中国古建筑,成为这一领域的开创者。
从1930年至1945年,林徽因与梁思成不畏战火,走遍了中国的15个省份和200多个县城,考察并测绘了2700多处古建筑,为中国的建筑历史留下了珍贵的遗产。通过他们的努力,世界看到了中国丰富的建筑遗产,认识到中国同样有着值得保护的建筑史。
1. 人生最后的高光
1950年,林徽因参与了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她一次次思考、绘制草图,经过无数次的推翻与修改,面对的既有设计难题,也有身体的痛苦与疲惫。早在20岁时,林徽因便患上了肺病。在日军侵华时,尽管友人们劝她离开祖国避难,她依然坚定地与祖国同命运。她在李庄避难,那里的生活条件艰苦,药物匮乏,常常让她的病情加剧。战时的艰难岁月,给她的身体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即使身体每况愈下,林徽因仍然坚持工作。当时,她的病情已非常严重,常常食不下咽,入睡困难,每天依赖药物才能勉强安眠。寒冬时节,她的病情尤为严重,药物也无法缓解她的痛苦。为了帮助她舒缓病情,梁思成不遗余力地照顾她,每年秋冬,都会用牛皮纸封住房间的墙壁与天花板,并且点燃多个火炉来维持室内温暖,尽管如此,林徽因的呼吸依然困难。
国徽设计完成后,林徽因接下了为景泰蓝设计工艺品的任务。在那段日子里,她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她甚至以工作来暂时忘却自己的病痛。当她亲自考察景泰蓝的制作时,一位年迈的工艺师恳求她:“求求你,救救景泰蓝吧!”原来,景泰蓝工艺制作精细,成本高昂,设备简陋,市场销售不畅,濒临失传。林徽因深受触动,便亲自设计了新的图案,推动景泰蓝焕发新生。
她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负责设计碑座的装饰花纹和浮雕。尽管此时她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她仍不愿放弃,她在床上安放了绘图桌,寻找助手帮助完成设计。尽管她的病情日益加重,林徽因依然坚持为英雄们设计纹饰,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她对祖国的深情和对英雄的缅怀。
然而,尽管她的设计作品最终完成,她却未能亲眼见到1958年竣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2. 带着遗憾离开
1954年8月,林徽因接到了女儿梁再冰的电话,原以为是出了什么急事,然而女儿只是与她闲聊家常。此时,梁再冰怀孕在身,关心母亲的身体,而林徽因也在心里计算着女儿的预产期。挂掉电话后,她猛然记起,这天是女儿26岁的生日,自己却未曾及时记起这个重要的日子。此后,林徽因发现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记忆力严重衰退,然而她仍执着地继续工作,哪怕是在床上也不放松。
秋天,林徽因病倒了,身体日益消瘦,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梁思成不离不弃,寸步不离地守在妻子床前,但流感让他们两人都感染了肺结核,几乎同时住进了同仁医院。尽管梁思成很快康复,林徽因的病情却没有好转,渐渐进入了病危状态。
1955年3月下旬,梁再冰从月子中出来,急忙赶去医院探望母亲,林徽因看到女儿健康的模样,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甚至高兴地向护士们炫耀:“你们快看,我女儿多好啊!”她真心为女儿的健康感到欣慰。可梁再冰看到母亲脸色苍白、气息微弱,不禁心生悲凉,开始自责,为什么没有早些发现母亲病情的严重。
意识到母亲未曾见过外孙的模样,梁再冰急忙带着刚出生的儿子赶往医院,希望让母亲看一眼孙子。可是,护士因顾虑肺结核的传染性,拒绝让婴儿进入病房。无奈,梁再冰带着孩子去了照相馆,想给孩子拍照送给母亲。然而,照片的洗印速度太慢,最终没能赶上林徽因离世的时刻。
3月31日深夜,林徽因终于在弥留之际,微弱地告诉护士:“我想见梁思成,我有话对他说。”然而,护士没有多想,轻描淡写地答应:“夜深了,明天再说吧。”然而,这一刻,却成了永远的告别。林徽因没有再等到丈夫,也没能对他说出她想说的话。第二天凌晨,她悄然离开了人世,享年51岁。
3. 林徽因永存
林徽因,这位民国才女,曾在爱情与人生的波折中书写出不朽的篇章。16岁时,她与诗人徐志摩相恋;24岁时,她嫁给了梁思成,度过了一生的深情岁月;而在她的中年时光,哲学大师金岳霖也为她倾倒。
然而,世人往往只看到她爱情的风花雪月,却忽略了她身上更为深刻的才华和成就。林徽因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她更是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奠基人。她精通中英双语,能绘制最精细的建筑图纸,并为中国古建筑写下最具诗意的文字。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林徽因凭借着非凡的坚韧和柔软,取得了令同时代男性都为之敬畏的成就。她的成功,超越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的偏见,她的才华,至今仍然让我们敬仰。
她的人生,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绘出了爱情、事业和家庭的完美交织。她与梁思成的深厚感情、她在事业上的卓越成就,都让她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和缔造者。而她的孩子,也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赫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