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弘历与老八在一些方面展现出相似之处,其中最显著的一点便是他始终表现出自己非常贤明的形象。然而,除此之外,弘历在许多方面与老八截然不同,这也是雍正决定将皇位传给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弘历非常注重不结党营私。同样作为皇子的他深谙,皇帝最为忌惮的便是党派的形成,而老八在这一点上显得有些疏忽,最终建立了一个与太子分庭抗礼的八爷党,这对皇帝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威胁。相对而言,弘历在这方面显得更加成熟,他从不参与结党,朝中大臣的交往也极为有限(比如刘墨林就是雍正安排给他的,而非他自己主动交往的),因此给雍正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其次,弘历善于不树敌。他在智谋上明显胜过老八,且处事风格更为低调。虽然他并不结成派系,但也明智地避免得罪他人。例如,雍正让他调查田文静被参的原因,而弘历则巧妙地将得罪人的工作交给刘墨林来处理。尽管最终应当斩杀的仍然斩杀,该流放的也如有其事,他却在舆论中保留了良好的声誉,这一行径不仅完成了任务,更得到了雍正的表扬,处理事务游刃有余。而老八却相对树敌甚多,四哥、太子乃至十四哥都与他关系紧张,这样的局面怎能不导致失败?
最后,弘历在关键时刻知道如何赢得人心。以李绂为首的一众官员曾托折子请求罢免田文镜,以此来安抚天下,因而激怒了雍正,甚至一度想要杀掉李绂。此时,弘历适时站了出来,劝说雍正从宽处理,最终他还亲自带着圣旨将李绂救下。李绂在朝中声望颇高,弘历的举动无疑赢得了不少人心。而老八虽也懂得收买人心,但是他这样的行为却过于频繁,从而引起他人的警觉。相比之下,弘历则善于在关键时刻施展他的手腕,将自己的企图隐藏得更为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