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下长河:黄河决口,康熙为何不杀于振甲?1举动2细节已然表明
创始人
2025-09-05 04:32:40
0

文丨娱乐小暴风

在近日更新的剧情中,由于于振甲不遵从指示决堤泄洪,导致下游和多省百姓无辜遭殃。

尸横遍野,民不聊生,甚至“食人而饥”,皇帝和大臣闻之无不落泪。

依据责任划分,于振甲应该负主要责任,靳辅和陈潢次责。

但索额图却不这样想,好不容易抓住机会,必须想法把靳辅和陈潢扳倒。

于是联名多位大臣上书处斩,皇帝知道断不能杀,再说也不是他俩的过错。

表示金科玉律不杀无罪之人,所谓靳辅之罪全是臆断之词,于是委派官员前去调查实情。

其实皇帝是在保住靳辅与陈潢的性命。

毕竟治理黄河还需他俩鼎力相助,其他人根本靠不住。

接着再来说于振甲,犯下如此大错按律当斩,为何皇帝却不杀他?

如果单论护堤救民的话,他并没有犯法,作为县令就是要保护百姓,维护利益和财产安全。

对皇上也忠心耿耿,为官清廉,在位期间不贪一厘一毫,常三省吾身加勉。

百姓一有问题就想法解决,人手不够时,还亲自去帮大家修补房屋。

这样的清官,在当时确实是很少见,于振甲唯一缺点就是愚孝,受其母思想观念太深。

但他因一念之差造成的后果却是真实存在,

于是皇帝决定令其官升四品,奉命去三省发放赈灾之粮。

看似升职加薪,实则是让于振甲直面过错,希望能铭记这次教训。

细节一:而对靳辅来说,虽然恨不得将于振甲大卸八块,但其心里也清楚不能杀。

他和皇帝曾有过眼神交流,两人都心照不宣,如果于振甲能够把个人名声看淡,将来必会成一代名臣。

他们知道于振甲以往做过的所有事情,其实就是想千古留名,成为后世传颂典范。

权势、钱财、女人对其来说不屑一顾,唯一在乎的只是名声。

如果连这点都能克服,那于振甲之后的前途将无可限量,因为他已无弱点。

细节二:于振甲的出发点虽是自己,但对百姓们来说都是好事

不管是劫道抢官粮、修补房屋、誓死守护河堤等,这些都被百姓看在眼里。

多年来未曾娶妻,家境一贫如洗,做的实事深受桃源县村民爱戴。

从士兵奉命缉拿于振甲时,大家拼命守护就能看出来,要不是他下令让撤退,当时场面绝对一发不可收拾。

基于以上几点,皇帝肯定不会杀他,

况且正治用人之际,不能轻易斩杀忠臣

再说连阿席熙的贪污账本都能选择烧掉不予追究,于振甲这件事情也可以原谅。

毕竟皇帝之心思深远,考虑的绝不会是眼前得失,而是未来大局发展走向。

相信于振甲在看到百姓惨状时,也会逐渐找到真我,真正做好一个“父母官”。

如能得你欢喜,欢迎积极关注、点赞、评论以及分享。

笑点不断,精彩继续,我们下次不见不散哦!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创作不易,抄袭、洗稿必定追究!一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和我联系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二百四十七):江山代有才人出。 光绪二十一年的深秋,鸭绿江两岸乌云密布,战...
广州的图像符号 一个城市的图像符号并不是固定的,这个时期是这样,下一个时期又会与时俱进变成另外的。比如广州的图像符号...
吕文扬绘画大师澄怀观道养浩然 在水墨丹青的世界里,吕文扬大师以“澄怀观道”为心灯,以笔墨为舟楫,在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中涵养浩然之气。...
原创 旧... 说起旧社会的土匪,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智取威虎山》里那种“座山雕”式的山大王,凶是凶,但好歹还有点...
陶瓷烧结高温炉:赋能先进陶瓷产... 先进陶瓷崛起,烧结炉成核心支撑 在先进陶瓷产业的链条中,烧结环节是决定产品性能的“终局性”步骤,而陶...
原创 民... 故事发生在唐朝延和年间,泸州府有一个姓易的家庭,这个家庭世代经营生意,积累了万贯家财。到了易乾元这一...
2025年11月发泡陶瓷构件,... 在当今建筑装饰材料市场中,发泡陶瓷凭借其优异的性能逐渐成为众多建筑项目的首选材料。然而,市场上发泡陶...
天津大学冯骥才博物馆落成 天津11月22日电 (记者 孙玲玲)天津大学冯骥才博物馆22日正式落成,馆长由冯骥才担任。 博物馆坐...
宁波:垃圾分类走进历史文化名城 央广网宁波11月23日消息(记者刘欣莹)22日,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指导中心、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
书法行业的一大丑闻 中国的书法,现在是一地鸡毛。 按照传统的习俗,中国书法有隶书,楷书,行书,篆书,草书方式。写出来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