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是“千古一帝”还是汉朝的“罪人”?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带来了什么
创始人
2025-09-04 09:33:20
0

文|艺轩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汉武帝的名字可以说是汉朝的一个代名词,除了开国皇帝刘邦,恐怕就属他的名声最大了,即便是他的父亲和爷爷,也就是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汉景帝都没他名声大。为何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文景二帝都是“低调”的治世之人,而汉武帝则是身处盛世之中,大规模开发的人。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无论在影视剧中也好,还是在古典书籍中也罢,汉武帝的形象从来都是高大而伟岸的。但是事实上,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却使得汉朝国力下降,国民怨声载道。像他这样的穷兵黩武,再强盛的国家也迟早得被他消耗一空,再富裕的国民也会被他压榨干净。这样看来,你对汉武大帝的形象是否有了新的思考呢?

实际上,我们对于汉武帝在历史上的功绩还是肯定的,但是我们就当时汉朝的状况来说,汉武帝确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汉武帝是身处“盛世”之中的帝王,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王朝可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盛世”,一种是“治世”。那么所谓盛世是否就是一个国家的最佳状态呢?实际上不全是,如果是站在国库资源和人民生活状态来看的话,确实可以算作是最佳状态,但是每每在这种时候,百姓很可能走上家破人亡的道路,最后不知不觉的做了盛世赞歌中的炮灰。但是治世则不同,治世才算是真正的人间天堂。王朝处于“治世”时期,基本上很多税务都没有,国家在经济制度上也会有所放宽,甚至允许民营企业开展“印刷钞票”的业务。民营企业投资自由,几乎没有什么负面清单。这就是“治世”期间的好处。

所谓的“文景之治”也和唐代的“贞观之治”一样,都属于“治世”时期。简单来说,所谓“治世”就是自由、自治的社会。政府不干预民间的文化、经济和生活,当然了,这一系列的基础还是得在法定范围之内。不过话说回来,在治世的时候,国家法令禁止的东西也非常的少。

但是反观汉武帝则不然。汉武帝是处于盛世时期,国库充裕,百姓富足,那么在这样的时期该怎样做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呢?很简单——领土扩张。

汉武帝采取了对外扩张政策,除了与匈奴长年的交战之外,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等。在外人看来,这些一系列的举措确实彰显了汉武帝伟岸高大的形象,似乎大家都觉得这个帝王不得了,能打这么远,能将汉朝的领土范围扩张得这么大(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漠北)。但是可能大家都想不到的是,这些一系列的战争开支有多大?

汉武帝年年穷兵黩武,开疆拓土,中央财政也从文景之治时期的“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丰盈变成了入不敷出的悲惨局面。但是与之相对的是民间的富商们富国帝国的财富,这与中央财政的窘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了充盈国库,汉武帝开始搞国营企业,以此来形成垄断。而所谓的“盐铁论”,正是由这些国营企业垄断食盐、铁矿等,不允许民营企业经营。由央企垄断国计民生的举措开始于春秋时期齐国的管子,固化于汉武帝时期。这一系列手段,显然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举措。

但是央企经营所得的资金还是不够汉武帝扩张领土的花费,于是便开始随意加税。加税加到头以后便开始对社会财富存量收税,要求全国中产以上人家向政府申报财产,并课以财产税。这样一来,国民经济开始迅速下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这样一来,百姓当然不愿意申报。于是汉武帝就下令让全国人民相互举报,有不愿意报的,就可以向当地政府举报,举报者可以得到被举报者财产的一半。

如此一来,官吏们开始肆意勒索,没虚报的被打成了虚报的,虚报的也没有被举报,这样病态的循环,使得那些中产以上的人家开始逐一破产,但国库并没有得到丰盈,反而是养肥了那些贪官污吏。

到了汉武帝晚年,汉朝终于玩不下去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和政治负担使得他不得不向国民作一份深刻的检讨: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也。”

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的罪己诏——《轮台诏》。

所以相对来说,孙子就显得比汉武帝明智得多了,即便孙子是兵家,但是他却没有忽悠君主攻城略地,盲目的扩张领土,相反,他一直在强调战争的核心,那就是——不战。因为战争消耗是非常大的,要是没有必要的战争是千万不能去打的,因为只要一开战,那么巨大的消耗就产生了。那么究竟消耗有多大呢?

孙子说: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打一场仗,需要有战车千辆,而一辆战车的人数大概是七十五人左右(车上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那么所谓“千乘之国”,就是七万五千人的军队。而“革车”,也就是运送粮草、兵器等物资的“辎重车”,一辆“革车”大概由二十五人组成,那么一千辆革车也就是二万五千人,这就是“带甲十万”。既然是这么大的军队,那么所需要的粮草就不用说了,于是就有了“千里馈粮”,千里之外运送粮食。但是运送粮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在长途征战的时候,运送十车粮食,前线战士只能得两车,为何呢?因为运粮的队伍要在路上吃四车,回来的时候还要吃四车,这样一来,前线部队不是只有两车了吗?如果粮食不够的话,他们就得在路上饿死,那么还怎么运得到呢?不仅如此,还有一系列迎来送往的使者宾客,车甲器械的修缮等等都需要钱。

所以说,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尚需如此巨大的消耗,更何况汉武帝这么长年累月以及这么大规模的扩张呢?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汉武大帝,一世的英名,却毁在军费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东北八旗驻防是清代八旗驻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直隶及关内的驻防城市,东北地区的驻防城设立和建设...
成为企业的“栖凤良枝”,德化这... 如何成为众多陶瓷企业的“栖凤良枝”,实现山区经济突围赶超,是泉州市德化县自开展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以来...
原创 明... 我们都知道,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朝代。最终,明朝被满洲人推翻,标志着清朝的统治开始。...
家世、情缘与学术:说不尽的陈寅... “说不尽的陈寅恪”,几乎要成为文史学界的口号;“劝君莫谈陈寅恪”,则是学者在早年“陈寅恪热”中的提醒...
武契奇:很快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 据环球网援引塞尔维亚“Telegraf.rs”网站等媒体报道,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4日在访华期间对记者...
从普通人经历中发现历史,王笛解... 任何叙事都暗含着某种与真实的关系。自古以来,各种各样的叙事便交织在一起,彼此杂糅,互相指斥,矛盾相向...
三星堆器物坑这样形成 三星堆器物坑这样形成 赵 昊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3日第 17 版) 三星堆器物坑...
匹夫之捐,匹妇之责(重读抗战家... 侨批的雏形最早可追溯至明末清初。随着下南洋(包括南美)的人日渐增多,“水客”应运而生。往返于番外和家...
原创 刘... 刘表是东汉末年一位特殊的存在。在赤壁之战之前,他的实力完全足以与其他三大势力—孙权、曹操和袁绍—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