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苌是后秦的开国皇帝,他是景元帝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也是魏武王姚襄的弟弟,文桓帝姚兴的父亲。在前秦时期,姚苌受到苻坚的高度信任,曾多次参与战斗并立下赫赫战功。建元二十年(384年),姚苌跟随巨鹿公苻睿一起征讨慕容泓,然而战争失败,姚苌被迫逃亡。在逃亡过程中,姚苌得到了古羌和西州豪族的支持,宣布自己为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并最终建立了后秦。白雀三年(386年),姚苌正式称帝,定都长安。 姚苌当上皇帝后,内政方面推崇节俭,积极提倡儒学,广泛建设学校,并且关爱将士。对外,他成功征服了羌族的豪强雷恶地,击败了西燕的慕容永和东晋的杨佺期。建初八年(393年),姚苌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武昭皇帝,庙号太祖。姚苌去世后,他的8个儿子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
一、姚兴 姚兴是后秦的第二位皇帝,景元帝姚弋仲的孙子,也是武昭帝姚苌的长子。后秦建立之初,姚兴被册立为皇太子,留守长安,威望极高。建初九年(394年),姚兴成功击败了前秦皇帝苻登,正式继位,改元皇初。姚兴在位期间,勤政爱民,关心水利,体恤百姓,并且逐渐统一了关陇地区,形成了后秦、北魏和东晋三足鼎立的局面。弘始元年(399年),姚兴发动南征,攻占洛阳,基本控制了黄河、淮河和汉水流域。然而,由于姚兴长期征战,国家的资源逐渐耗尽,再加上皇子之间的争权斗争,导致朝政动荡。弘始十八年(416年),姚兴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谥号文桓皇帝,庙号高祖,安葬于偶陵。 二、姚嵩 姚嵩是武昭帝姚苌的儿子,文桓帝姚兴的弟弟。白雀元年(384年),姚嵩曾作为人质被送往西燕,西燕的国君慕容冲被杀后,姚嵩得以回到后秦。永和元年(416年),姚兴去世,姚嵩的弟弟姚泓继位,正值仇池国主杨盛攻打后秦。姚嵩率军迎战,但不幸在竹岭的战斗中被击败并死于战场。 三、姚平 姚平是武昭帝姚苌的儿子,文桓帝姚兴的弟弟。弘始四年(402年),姚平在与北魏的战争中被打败,不愿被俘,他带领部下投河自尽,与姚嵩一样,他的结局也非常悲惨。 四、姚崇 姚崇是武昭帝姚苌的儿子,文桓帝姚兴的弟弟。后秦建立后,姚崇参加了多次战斗,击败了东晋和前秦,屡立战功。皇初二年(395年),姚兴封姚崇为齐公,后晋升为大司马,担任高级武将职务。然而,由于史料记载的匮乏,姚崇的具体去世时间没有明确记录。 五、姚显 姚显是武昭帝姚苌的儿子,文桓帝姚兴的弟弟。姚显外表清秀,才智出众,文武双全,门下宾客云集,待人谦和,尤其擅长与名士讨论朝政。弘始十五年(413年),姚显被封为太尉。不久后,姚显去世,谥号文成公。 六、姚邕 姚邕是武昭帝姚苌的儿子,文桓帝姚兴的弟弟。姚邕精通音乐,且具有很强的识人之明。弘始年间,赫连勃勃归顺后秦,姚兴对赫连勃勃深信不疑,并给予了特殊的礼遇。然而,姚邕对此心存忧虑,认为赫连勃勃可能会反叛并成为大患。可惜姚兴并未采纳姚邕的建议。果不其然,赫连勃勃果真叛变,成为后秦的巨大威胁。七、姚冲 姚冲是后秦开国皇帝姚苌的儿子。后秦建立后,姚冲曾图谋篡位,企图夺取兄长姚兴的皇位。阴谋败露后,姚冲被迫自尽。 八、姚和都 姚和都是武昭帝姚苌的儿子,文桓帝姚兴的弟弟。姚和都曾在后秦任职,担任过太子右卫率和给事黄门侍郎。后秦灭亡后,姚和都投奔北魏,并迎娶了陇西公主拓跋氏,官至驸马都尉和左民尚书。他还撰写了《秦纪》。姚和都去世后,北魏朝廷追赠他为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