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度这个名字也许不少人都比较陌生,因为他实在是个小角色,但就是这个小人物的一个建议却差点毁了刘备的入川大计。
郑度,益州牧刘璋手下的从事,大概相当于州政府里的处长或局长一级,善于谋划。赤壁之战后,郑度的老板刘璋感到日子不大好过,于是在张松、法正等人的怂恿下邀刘备入川,帮助他进攻汉中的张鲁。
在那个乱世,花钱请人帮自己打仗,有一点必须要注意,那就是请来的人不能比你更厉害、更有野心。可惜刘璋不懂这个道理,实心实意把刘备请来不说,还派法正、张松带数千人马协助他。
如果此时还不对刘璋下手,那刘备就太愧对枭雄这个称号了。
建安十七年(212年)12月,刘备在川北的葭萌关起兵反击刘璋,之后亲率大军南下,进攻梓潼、涪城等地。
直到此时刘璋才如梦初醒,认清了刘备的真面目,心里那个恨那个后悔呀,如果他面前有块豆腐的话,估计刘璋能一头去碰死。后悔解决不了问题,清醒过来的刘璋忙派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将领率各部人马向涪城增援。
但刘备还是攻克了涪城,于次年5月向成都进攻。刘璋乱了阵脚,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时郑度给他出了条计策。
“刘备现在孤军深入,其前锋不足万人,士气不齐,粮草不足,为今之计不如把巴西郡、梓潼郡的百姓全部迁到涪城以西,把田野里正在长的和仓库里存的谷物全部烧毁(仓廪野谷,一皆烧除),之后筑起高垒,开挖深沟,静而待之。刘备来战时,闭门坚守,时间长了,他们缺少后勤保障(久无所资),不出百日,自己必然退走。待他撤退时发起攻击,定可将刘备擒获。”
郑度的这番见解,眼光可谓毒辣,看问题也很准。他的这个建议,用现在的话说叫坚壁清野,对付强敌入侵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打不过不要紧,把该藏的全藏起来,不跟你打,饿死你,困死你,你熬不下去想抽身,我再狠狠地揍你。在当时情况下,对刘璋来说这无疑是最正确的方案,刘备的软肋就是不能拖,如果刘璋不跟他打,而是跟他耗,刘备还真不好应付。
刘备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好,有法正、孟达、张松等人的帮助,刘璋的身边也有刘备的耳目,郑度的建议很快被刘备侦知,刘备“闻而恶之”。
郑度的这个建议戳到了刘备的软肋,刘备真急了,问法正该怎么应对。法正很了解刘璋,针对郑度的计策,他给出的对策很简单:不用理。
法正对刘备说:“别担心,郑度的建议刘璋不会采用。”
还真让法正料对了,刘璋听到郑度的建议后对大家说:“我只听说拒敌以安民,从没有听说把人藏起来避敌取胜的(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不仅不用郑度之计,还免了他的职。
刘备这下开森了,率领大家一路高歌猛进,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包围成都,刘璋在简雍的劝说下投降,刘备入主四川,为今后的三国鼎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郑度虽然称不上千里马,但刘璋离伯乐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他的失败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听郑度坚壁清野的建议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原创作品多谢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