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5年,葡属锡兰的形势早已岌岌可危。他们一面要在海上迎击荷兰人,同时与来自内陆的僧伽罗土著角力。即便是防御严密的首府科伦坡,也将在对手的合力围攻中陷落。
然而,残存的殖民地守军依旧咬牙坚持,甚至有过几百人战胜几万敌军的奇迹胜利。他们在那个潮湿的春日出击,为帝国的基业奏响最后一曲绝唱。
荷兰人的出现完全打破原先的海陆平衡
早在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不请自来,开始在富饶的斯里兰卡建立长期基地。他们积极联络中央高地的康提王国,希望借僧伽罗人之手驱逐竞争者。
当时,葡萄牙人刚击退丹麦东印度公司,勉强维持西南沿海的大片肉桂产地。奈何无法与雄厚的尼德兰资本相抗衡,始终面临以少打多的不利困境。尤其是在欧洲本土的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海外的殖民地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几乎没有什么喘息之机。
荷兰人抵达斯里兰卡马上与康提王国结盟
1654年,由荷兰与爪哇士兵组成的联军,趁夜突袭科伦坡城外围的卡卢塔拉要塞。由于葡萄牙守军的顽强抵抗,他们在惨重损失后暂停攻势,等待新一批从巴达维亚赶来。
很快,消息被内陆的康提国王拉贾-辛哈获知。因为有独霸肉桂产区的野心,不希望将利益让渡给东印度公司,便立即策动大军南下。除自己身边的荷兰卫队外,这支部队的规模可达40000之多。其中18000人持传统枪矛、9000人使用进口的欧洲滑膛枪,另有13000名弓箭手,以及30头大象。
内陆的康提王国始终与沿海地区矛盾重重
相比之下,葡萄牙指挥官加斯帕尔的机动部队相当迷你。其中主力是八个连队的240名欧洲裔步兵、一个37人编制的独立混血连队,以及数量不祥的莫桑比克武装黑奴。他们周围还有1700名改宗基督教的僧伽罗辅助部队,只是忠诚度与战斗意志较为薄弱。
1655年1月,加斯帕尔就靠这支迷你野战军接连获胜。他们击败几波分散驻扎的康提军队,迫使对方撤回山区躲避,并且让拉贾-辛哈怒不可遏。这位国王正在御驾亲征的路上,丝毫没察觉到一举一动皆为斥候所掌握。甚至写信请荷兰人出兵围攻卡卢塔拉要塞,好让葡萄牙人将全部注意力留在沿海。
欧洲人笔下的拉贾-辛哈
可惜,加斯帕尔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坚持要在半途中给国王制造惊喜。他佯装增援科伦坡,实则悄悄折返回内陆通道。随后让少部分留守人员在营地内彻夜燃烧篝火,借以吸引拉贾-辛哈派来的各类间谍。
直至4月12日凌晨,通过俘虏僧伽罗哨兵,加斯帕尔知晓国王就在科蒂卡波拉。随即分兵两路,由若昂率150名葡军和800僧伽罗附庸突袭总督营地,自己则率余部直取拉贾-辛哈本人所在位置。一旦遭遇阻拦,立刻绕开而不纠缠,誓要对敌军展开斩首行动。
拉贾-辛哈的军中包括战象与荷兰卫队
正午时分,西南季风带来巨大雨云笼罩整片战场。葡萄牙人几乎是盯着小雨前进,深怕过于潮湿影响到火绳枪发射。好在雨云逐渐飘到敌军上空,浇灭火药之余还严重影响到弓箭使用。下午1点,僧伽罗辅助兵在渡口遭遇封锁敌军。加斯帕尔毫不含糊,亲率20名精锐冲入阵中搏杀。康提人毫无心理准备,不久又遭一轮火枪齐射,仅半小时就丢掉营区控制权。
斯里兰卡的葡萄牙士兵非常善于在狭小空间内肉搏
下午4点,拉贾-辛哈和他的主力军姗姗来迟,大摇大摆的沿山路缓慢开进。可能是因为规模过于浩大,吓得500名僧伽罗辅助兵临阵叛逃。葡萄牙人只能加速攻击,仅发射一轮齐射就贴身肉搏,让疏于准备的敌军惊恐不已。那些土著只知遭遇伏击,却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对手拦在前路,很快就相互引发溃退狂潮。
此时,拉贾-辛哈如梦初醒,试图斩杀逃兵来稳定军心。可惜还没处决几人,自己的帽子就被一颗射来的子弹击穿。于是也混入溃退人流,仓皇逃到附近的一处沼泽密林躲避。唯有荷兰士兵临危不乱,坚持掩护到大部队走完才赶去同国王会和。
荷兰士兵成为僧伽罗人战胜葡萄牙的关键
这场科蒂卡波拉之战,堪称非常典型的葡萄牙式胜利。他们以5名欧洲士兵+4名土著辅兵阵亡为代价,杀死约700康提士兵,俘虏另外300多人。然而,这些成绩无法扭转整体溃败厄运,更大规模的荷兰-爪哇军队即将在科伦坡附近登陆。
六个月后,加斯帕尔的不败神话,也在与荷兰人的正面交锋中被打破。他无力挽救葡属锡兰的全线溃败,只能在历史记载的字里行间,为自己保留短暂且悲壮的史诗空间。